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最新章节。
就这几辆车,拉着哨站三十多号人都挤得像麻袋里的土豆,人挨人、人摞人,车厢板都快被压塌了,哪还能匀出一辆给他?
瞅了眼墙角立着的56式步枪,又瞟了瞟窗外漫天的风雪。
“现实版人在囧途!”张涵嘴角撇了撇,没再吭声,没车,说啥都是白搭。
时间眨眼溜到中午,哨站里总算有了点活气。
灶上的铁锅冒起白汽,混着土豆的焦香在屋里漫开。
张涵跟着凑过去,也混上了一顿正经午饭。
许是他话里话外透着的老经验入了少尉的眼,这群民兵看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信服,竟还开了两罐午餐肉罐头。
民兵们早蹲成了一圈,手里的家伙什七零八落。
有搪瓷缸子缺了个角,有铝制饭盒瘪着一块,还有人干脆用洗干净的军用压缩饼干铁盒当碗。
锅里的土豆炖得粉烂,筷子一戳就散,混着点盐粒,在嘴里越嚼越香。
小个子颧骨上的红晕透着热气,眼疾手快夹起一块午餐肉,油香“腾”地窜进鼻子,他龇着牙笑,咬一口又赶紧抿住,像是怕香味跑了似的:“嘿,今儿真是沾了老张的光!”他舌头舔了舔嘴角的油星,“那箱午餐肉自打上个月县里送来,总共没开过三回,每次就抠一小块掺土豆里,今天这两罐下去,怕是能让这帮小子念叨半个月。”
少尉脸一红,手里的筷子在碗里转了两圈,才抬头跟张涵解释,声音里带着点不好意思:“兄弟,让你见笑了。”他往灶膛里添了根柴,火星子“噼啪”跳了两下,“不是咱抠门,实在是这补给的事……说起来复杂。”
张涵正嚼着块土豆,闻言“唔”了一声,示意他接着说。
“您是老资格,该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少尉叹了口气,“咱们这些民兵,说起来是‘兵’,可跟部队里的正规军不一样。他们是军委统管,后勤补给卡得严丝合缝,该发多少粮、多少油,都是按人头按月算的,少了一点都能往上找。”
“可咱们呢?”他指了指头顶,“归地方武装部管,补给得靠周边市县凑。县里财政宽裕了,能多给两箱罐头;遇上哪个乡镇穷的叮当响的,送来的可能就是半车红薯干。就说这土豆,前阵子邻县遭了灾,地里的土豆被雪埋着,挖不出来,连着吃了十天压缩饼干。”
小个子在旁边搭腔,嘴里还塞着饭,说话含糊不清:“可不是嘛!上个月市里来检查,说咱们编制报了三十二人,实际在岗就27个,那五个的补给愣是给扣了一半,说怕咱们‘吃空饷’。自打那以后,我就算知道,前线吃紧,后方紧吃,蛀虫啊,多的是呢!”
张涵舀了勺土豆汤,笑道:“这事儿我懂。正规军是‘亲儿子’,军费拨下来一分都不能少;你们啊,算是‘地方养的娃’,得看当妈的手里有多少余粮。”他顿了顿,恍惚间像望见了更早的烟火。
明末的团练就是这样。
账册上写得满满当当的“千人营”,实际凑起来也就几百号饥民,手里攥着的镰刀锈得快看不出刃。
朝廷拨下的粮饷,打巡抚那儿过一遍,先刮下一层油;到了知府手里,再剜一块去填私库;等传到知县这儿,剩下的那点,够不够给乡勇们买口像样的锅都难说。
结果呢?乡勇们顿顿喝稀粥,粥里的米粒能数得清,流寇真打过来,官老爷揣着克扣的钱财头一个跑路,只留战斗力为零的乡勇在村口挺着没有矛头的长矛挨刀子。
民国的地方武装更荒唐,保长把佃户们从地里拽回来,凑成个“自卫队”,领来的军装是粗麻布的,穿俩月就露棉花;发的子弹用麻袋装着,倒出来一半是受潮的哑弹,另一半当晚就被保长扛去山坳里,换了烟土藏在炕洞里。
上头派官来查,就把佃户们赶到晒谷场,每人塞根木棍,扯着嗓子喊“保家卫国”,官老爷在轿子里掀帘瞅一眼,见黑压压一片,点点头就走。
人刚走远,佃户们扔下木棍就往地里冲,误了农时,全家老小来年都得喝西北风。
张涵用袖子擦了把头顶的薄汗,把肚里那些道听途说的见闻掺着点实在话往外倒:“再说了,现在各地的民兵,跟开春后扎堆冒的春笋似的,没个准数。有的人手底下就三五条枪,七八号人,报上去敢写一个连的编制。补给领下来,先紧着自己腰包鼓,剩下点边角料分给底下人,能混上顿热乎土豆就算烧高香。真要较起劲儿来跟正规军比补给?那不是拿着鸡蛋往石头上撞,自找不痛快么。”
这话一出,倒让蹲在旁边的民兵们都跟着嘿嘿笑起来,可偏偏又露出一副半懂不懂又好像啥都门儿清的模样。
少尉也松了口气,夹起一块午餐肉往张涵碗里送:“可不是这个理!能有口热乎的,就比啥都强。来,张哥,尝尝这个,这还是上个月县里慰问时送的,说是给‘守边的功臣’,其实啊,咱们也就是守着这道梁,不让闲人乱闯罢了。”
土豆的粉香混着午餐肉的油香在嘴里散开,张涵看着这群晒得黝黑的汉子,心里清楚,这补给上的差距,说到底是“名分”的问题。
正规军有统一的编制、严格的管理、国家财政托底;而民兵散在各地,归地方管,经费靠地方凑,自然就得看地方的财力和管理水平,遇上混乱的时候,能填饱肚子就已经是幸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