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乘坐热气球去三国》最新章节。
到现在为止,纵观袁熙的一生,就像是爽文的主角。
家族的废物公子,通过自身的努力与算计,一步一步走到家族的巅峰,成为家主。
不得不说袁熙的确不是易与之辈,他的成功也绝不是偶然。
袁熙掌控冀幽二州后,并未沉沦在权力的蜜糖中,而是迅速将目光转向了外部的威胁。
因为他知道,在乱世之中,一时的安稳只是虚假的表象,如果不能图强变大,他终究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
自曹操占据青州后,已在冀青边境囤积重兵,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北上。
而并州马超虽与袁尚曾有约定,却始终保持中立,态度不明。
为在河北站稳脚跟,应对曹操的压力,袁熙召集麾下谋士辛评、审配、郭图、王修等人商议对策。
辛评、审配本是袁尚的心腹,郭图也是袁谭的谋主。
可惜他们眼光不行,选择支持的二位公子提前下线。
幸运的是,在这河北一系列的动荡中,他们活下来了。
更幸运的是,袁熙用人不拘一格。对他们的过往一律揭过不纠,选择继续重用他们。
“主公,如今曹贼势大,若仅凭冀幽二州之力与之抗衡,恐难持久。”
辛评率先开口,语气凝重:当务之急,是寻求外力支援。长安朝廷与曹操素有嫌隙。
今大将军刘浪困于益州战事,不能分心他顾,但其必不愿见曹贼再吞并河北,壮大自身。
若能遣使长安,求天子册封,与朝廷结盟,既可借朝廷册封的大义之名稳固冀幽人心,又能引刘浪势力与曹贼相互牵制,而我等休养生息,方为两全之策。”
王修亦附和道:“辛公所言极是。主公若得朝廷册封,便是‘名正言顺’的河北之主,可安抚明公(袁绍)旧部与地方士族百姓。
而刘浪为遏制曹贼,必愿与主公结盟。他麾下的虎将马超驻守并州,与冀州接壤,若能促成并州与冀幽的攻守同盟,曹贼便不敢轻易北上,主公也能获得喘息之机,整合二州资源。”
袁熙深以为然,当即决定,以“效忠朝廷、共抗曹贼”为名,派遣使者携带重礼赶赴长安,面见天子,请求册封与结盟。
此时刘浪正坐镇益州前线,指挥汉军攻打剑门关,长安的政务皆由尚书令刘备协同天子处理。
袁熙使者抵达长安后,先向刘备递交国书,详述:冀幽乃朝廷之冀幽,而曹操逆贼,私自侵占朝廷州郡,欲与朝廷分庭抗礼。今上表天子,以求天子册封,得大义之名,好与朝廷共抗曹贼之意。
随后又通过刘备,将请求册封与结盟的奏疏呈至天子案前。
天子刘协已亲政多日,虽然对军事不太了解,却也十分清楚河北局势的重要性。
曹操已经占有中原兖、豫、徐三州,今又新得青州之地,根基已成,羽翼已丰。
若再吞并冀幽二州,其势更大,朝廷将更难制衡。
而袁熙若能牵制曹操,朝廷便能获得更多喘息空间。
他当即召集群臣商议,刘备、糜竺等人觉得此时朝廷主力正在攻打益州,实在没有余力遏制曹操,为了防止曹操做大,倒是可以答应袁熙所请。但此事还应征求一下大将军刘浪的意见。
朝廷能有今日,刘浪功不可没。如此关乎天下格局走向之事,自然应该通知刘浪,以防大乱了他的战略布局,影响汉室复兴。
对此,天子自无不允。便命人快马将消息传往益州前线。
剑门关汉军大营内,刘浪接到长安急报时,正与徐庶研讨益州战事。
徐庶看完奏报,对刘浪道:“大将军,袁熙求封结盟,对我军有利无害。如今我军困于益州,无法北上,若能借袁熙之力牵制曹操,可避免曹操趁虚吞并河北。
而今马超将军驻守并州,与袁熙结盟后,既能监视冀幽动向,又可让冀幽并三州形成统一的防线,可以有效的遏制曹操扩张。
更重要的是,册封袁熙,可彰显朝廷权威,吸引更多地方势力归服。”
刘浪颔首,目光落在舆图上的冀幽与青州交界处:“曹操若得河北,势力将远超我军,必须加以遏制。袁熙虽有野心,却也是眼下制衡曹操的最佳人选。
元直,替我上书天子:其一,同意朝廷与袁熙结盟,请天子酌情册封袁熙为冀国公,继承袁绍旧爵,承认其冀幽二州的统治权;其二,请朝廷传令并州马超,可与袁熙签订攻守同盟。若曹操攻打冀幽,马超需出兵袭扰曹军后方;若曹操攻打并州,袁熙需出兵支援,彼此呼应,共抗曹操。”
奏书传至长安后,天子刘协即刻下诏:册封袁熙为冀国公,都督冀幽二州军事,赐九锡之礼,正式承认其河北之主的地位;同时以朝廷名义,下旨命并州牧马超与袁熙结为同盟,共拒曹贼。
袁熙使者接到诏书与结盟文书后,大喜过望,即刻返回冀州复命。
袁熙见朝廷册封到手,又与并州达成攻守同盟,心中大石落地。
他随即在邺城举行册封大典,昭告冀幽二州:“今得天子册封,为冀国公,当率河北之众,效忠朝廷,共讨曹贼,以安天下。”
此举不仅彻底安抚了袁绍旧部与地方士族百姓,更让冀幽军民士气大振。
与此同时,并州府衙内,马超接到刘浪的传令后,与常林商议。
常林道:“将军,与袁熙结盟,既可遵循朝廷之令,又能稳固并州边境。
曹操若北上攻冀幽,必无暇西顾并州;而袁熙为求自保,也不敢轻易招惹我军。只是需在盟约中注明:不助袁熙攻曹,只防曹操袭冀幽,便可避免卷入河北战事太深,以免朝廷两线作战,打乱大将军的战略部署。”
马超依言而行,派遣使者赴冀州,代表朝廷与袁熙签订攻守同盟文书,约定双方互不侵犯,共抗曹操。
至此,袁熙通过求封朝廷、结盟并州,成功在河北站稳脚跟,河北也形成了“冀幽-并州”联合抗曹的格局。
而朝廷则借助袁熙之力,遏制了曹操的扩张,为汉军攻克益州争取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