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杨植对嘉靖道:“陛下,他们不过是一群群的马贼,有利则聚无利则散。平时他们也是互相抢劫屠杀的,只是碰到时机合适,抢掠边城更划算,他们才会联合起来入寇围打边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谓格物致知,应该实践形成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完善!
微臣愿率理藩院官员与杨一清公前往三边,赞襄军务,使朝廷看到理藩院作用,也为后人积累经验。”
嘉靖上台以来很喜欢改制,他想了一下道:“朝廷征召杨一清的诏书已经发出,杨一清先生按常理应推让几次,那他上任三边总制差不多就是十二月份。
杨植,你在十二月前把理藩院建好,再跟杨一清去陕西。”
散会后杨植回到翰林院柯亭,新任的翰林学士张璁、桂萼、侍读学士方献夫从来不到翰林院来,柯亭里罗钦顺正在跟硕果仅存的翰林聊天,大家都知道杨植升了一级为从四品,管了一个新成立的谁都不想要的边缘部门。
其实从五品的侍读侍讲学士,其地位高于四品,只要再升一级就有入阁资本,最次也是尚书的备选。大家都知道杨植在传胪大典上当众立下誓言说不要当状元,更愿意策马边关,纵帆海上,想不到杨植居然来真的,于是纷纷向杨植道贺。
有一名翰林就问道:“树人兄,你的名头定下来没有?为什么你不要求挂一个太常寺或鸿胪寺少卿,那样就是正四品!侍讲学士挂四品衔很正常,你高职低配了!”
杨植谦虚道:“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何必慕虚名而处实祸,君子所不为也!
少卿这个名头,我并不在乎!
我既然提督理藩院,叫我杨提督又有什么好?显得我好像是一品武官一样!
我为人低调,以后大家叫我杨掌院,或称我为掌院学士就行了,我不是贪慕虚荣的人!”
罗钦顺的右腿忍不住刚动了动,就听到翰林院门吏来报,户部请杨植过去议事。
徐阶连忙说道:“杨掌院,晚上到宿舍来涮火锅,姚涞你我,咱们三个同年聚餐为你庆贺!”
庶吉士还没有毕业,除了新入翰林院的张璁桂萼方献夫,翰林院里的最晚辈就是嘉靖二年三鼎甲,杨植点点头应承下来。
出翰林院向西一拐就到了户部,原来是孙交又为了银子的事发愁。兵部尚书金献民去兰州带走了十四万两银子,太仓库存又告急了。
“下个月开九卿漕运会议,讨论山东河南的部分征粮以银代交的折色问题,还有人建议部分地方以银代役,户部部议皆认为方便可行,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大明官老爷在弘治年间只是把边关输粮由开中法改为折色法,现在变本加厉,甚至于想把部分内地地区征的粮食、劳役都货币化,改成折色法。
杨植想想道:“大司农,这个事我个人认为并不是好事,具体为什么不好,我一下说不清楚,反正咱们大明千万不要把什么实物、劳役都货币化,那样最终朝廷和百姓的关系就会变成商品买卖关系。
这次从大同回来,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恢复开中法,至少可以先从大同开始试点。”
孙交是所谓的保守、落后士人,闻言便让杨植回去运作一下。
之所以杨植要运作,是因为根据大明官场潜规则,一个官员想要升官、或者有什么想法,不能直接说出来,得拐弯抹角提出来。
比如说某人想要升级进步,常规套路是写一封信给官场朋友,最好是科道言官,信里云山雾罩说姜子牙、严子陵,朋友看过后再向皇帝或权威人士建言提拔某人;
某人想干某事,自己不能说出来,得让其他人代言,提出建议,自己再表示同意。连专横的张璁都要经常遵循这种潜规则。杨植廷议时赤裸裸地说要成立什么部门,要当什么官,其实是非常骇人听闻的。
自己还是不够矜持,被人说成吃相难看怎么办?
弘治年间的大学士阁老焦芳就吃相难看,他年轻时有个领导没提拔他,焦芳拎着刀堵住领导的门口叫骂,吓得领导赶紧遂了他的心意。
自己是继续打造野蛮人的人设,还是装清高绅士?一直装纯真无邪的官场新人是不可能的,总要有蜕变,看客才不会审美疲劳呀!
“树人兄,如果你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尽管说,翰林院里只有我们是同年兄弟,三人同心,其利断金!”
姚涞、徐阶从火锅里挟出一块豆腐、一块牛肉,放到杨植的碗里,嘴里大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