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汉歌悠扬》最新章节。
“回陛下,待秋后粮足,便可起百万大军和二百万民夫。”
王弘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既然如此,那便从关中征发吧”
一语既出,王弘便观察着众臣的面色。
淳于瀚面色难看,眉头紧皱。
许国公宇文瑜微低着头,看不脸色变化。身材高大肥胖的唐国公曹胤则是脸色铁青……
如此种种,皇帝尽收眼内,嘴角微扬。
“既然如此,那就来年发兵,征讨不臣,无事了,那便,散朝吧。”
回去的路上淳于瀚心中悲凉,他随先帝创下基业,又自小担任天子老师,对着大梁有着无比重的感情。
可如今天子这般行事,怎么能不担忧呢?天子未践祚之前可不是这般模样的!
淳于瀚正烦恼着,目光瞥见吴国公韩申,快步上前。
用稍带责问的语气道:
“韩公,你刚才为何不劝一下陛下呢?陛下如此心急,实非好事啊!”
韩申看着淳于瀚,继续神闲气定地走着,一边不紧不慢地回应道:“某为臣子,为天子分忧何错之有?排兵部将、攻城略地是我份内之事。”
接着又瞥了一眼淳于瀚道:
“况且,劝了无用,反而惹祸上身,淳于公曾为帝师,是再了解不过了。”
淳于瀚听后脸色铁青,但也没有再纠缠韩申,只是哼了一声走了。
身后的曹胤可半点不关心老头淳于瀚的复杂内心,曹胤心中怒火中烧。
天子征发民夫,向来是连大族的庄客一起征发,关中地区已经经历两轮了。
曹胤的家里原本有三万庄客,到现在就一万人了。
这些庄客被调去当民夫,多数是死在路上和徭役中,少数活着的也不会回到关中了。
要知道人丁可是财富啊,特别是这些平时隐税的丁口,那可是曹家的财富啊!
“王弘老贼!你王家也不过是得了我们几家的帮助才做了天子,现在却忘恩负义。”
曹胤在心里恶狠狠地骂着。
曹胤又想起前不久几家聚会时一个年轻人醉酒时骂的要推翻王弘这个天子。
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吓了个激灵,酒瞬间醒了,要知道王弘的十二卫可不是吃素的,王弘可不是刘成,能造反早造反了,怎么可能还整天喝闷酒。
那装备精良、忠于天子的大军是所有世家头上的一把利剑。
不过,曹胤想到前几日死的倒霉鬼公孙匡,那个家伙家境只能算殷实,皇帝征发关中民夫犯不着他的利益,可皇帝还是那他头颅杀鸡儆猴了,这是何等昏庸无道的君主!
“你王弘有大军,我们斗不过你不错,可是若你继续这样下去,早晚有你的取死之道。王弘,你等着!”
曹胤眯着眼睛,内心阴狠地想着。
次日,一篇檄文就出现了
“朕承天景命,统御八荒,日月所照,皆为梁土。自开皇肇基以来,四海宾服,九夷纳贡,唯辽东高句丽,桀骜如猘犬,负险若豺狼。昔者汉武挥鞭,光武扬旌,终令胡尘不渡辽水;今我大梁煌煌天威,岂容宵小裂朕山河!
尔高元小儿,妄称王号于秽貊之邦,藏枭心于箕子故地。先皇赐尔冠冕,非以纵尔骄矜,乃欲彰天朝雨露。然尔等外示臣节,内蓄奸谋,筑城塞以拒王师,缮甲兵而窥幽蓟。此非癣疥之疾,实乃心腹之患!朕三巡涿郡,五幸辽东,非好战也,盖为万世开太平耳。
忆大兴五年,朕率百万貔貅出临渝关,旌旗蔽空,金鼓震野,本欲犁庭扫穴,永绝边衅。然天时偶乖,将士虽效死力,终未尽全功。今者关陇健儿复聚涿鹿,江淮楼船再会莱州,朕当亲秉黄钺,再整六师。凡我臣民,当思《尚书》“同力度德“之训;彼高丽君臣,宜记《诗经》“投畀豺虎“之诫。
若高元能肉袒牵羊,自缚军门,朕当存箕子庙祀,保尔宗祧。倘仍执迷不悟,朕必效周武伐纣,悬首太白;学魏武征乌桓,勒石碣石。凡助逆抗命者,虽远必诛;顺天归化者,虽贱必赏。檄文到日,雷霆即至,勿谓言之不预也!”
梁军对高句丽的征战,拉开帷幕。
———————————
清晨
学堂里,刘长安听着先生的大道理,心绪飘走了。
“我应该学些武艺的,可是这庄子里尚武之气不浓啊,张叔也只教我一些弓术,没有什么骑马搏击之法,看来得自己加强锻炼了。”
刘长安默默想着,接着就开始规划每日的锻炼计划。
下课后,刘长安打算去练会儿弓术。
“长安,过来。”
刘义梧唤了句。
“怎么了,少爷,有什么事情吗?”刘长安问道
“长安,我阿姊又托我给你带来了书信,这已经是这三天的第五封了。”刘义梧说道,语气有些抱怨,眼神带些嗔怪。
自从阿姊和长安交流上后,双方都渐渐地和自己交流变少了,这让刘义梧很是不满,但又无可奈何,毕竟都是自己亲近信赖的人。
躲开刘义梧的眼神。,刘长安接过那张纸。
这张纸是益州生产的黄白麻纸,造价比较昂贵。
打开纸,入眼的是一副秀气的字迹。
“长安,又感觉许久未通信了,不知最近如何,暑气炎热,多注意身体。
长安,上次你与阿梧说的桓灵二帝之事,奴细细想来是真的有道理,想到外戚宦官和忠义之士的处境,想来后汉确实难以为继,灭亡也是理所因当的。长安所说的庄园豪强也是一大问题,后汉衰败,果真是豪强并起。
不过奴以为事在人为,若二帝能选贤任能,有昭烈之坚韧,天下何至于糜烂至此,汉室又何至于往后岁月中垂死挣扎?百姓又何至于饱受战乱数百年之久?奴认为盛衰之理,其在人事。不知长安以为如何?
还有上次长安你说你上次在山上猎了头狐狸,后来放生后来报恩一事,这是真是假?报恩是如何报恩的?
还有长安上次感慨那张氏兄弟的调皮和黏人,我倒觉得不错,小弟义梧自小便很文静,不吵不闹,不过也是很黏我,可我觉得小弟再活泼些更好。
不过自从长安来后,义梧的性格越来越开朗了,上次听闻义梧还上树掏蛋了,可否详讲?
长安你上次说绣梅花在手帕上最好看不过,那长安心中最好看的梅花是什么样的?比我绣给你的桃花如何?
至于长安问我整日在内院是否无趣,奴以前小时候也有段时间感到无趣,可后来识字读书后就觉得读书比外面有趣多了,再后来......
若长安有空,可否后日池边再聚?
篇幅有限,言不能尽。望长安尽早回信。”
信里讲的很简单,探讨的问题也不深奥,可是刘长安还是内心感受到了喜悦。
自从上次一见后,二人时常通过刘义梧传信交流,双方先是交流历史,从三皇五帝到了东汉末年。
刘长安新颖的观点让栖桐感觉大开眼界,有时候甚至顾不上矜持了,一天甚至好几封书信交流。
而伴随着交流增多,双方的话题也开始不断拓展,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挑水种地。两人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了解,刘长安感受到这位大小姐对于学习知识的强烈兴趣,而刘栖桐————一个同情百姓,心底善良而有主见,内心坚韧、大气明媚的少女形象在刘长安心中形成。
不同于以前做舔狗的感觉,这种相互关心相互讨论的感觉,是很让人舒服的,还有年轻身体带来了的那种朦胧心动的感觉,更是让人沉迷。
刘长安想到刘家一家对自己的赞赏和态度,也是感叹自己傍上富婆了,又想到刘栖桐那让人难以忘怀的颜容。
“刘长安啊刘长安,没想到你也有这种福气。”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刘长安来说是很快乐的。
每天清晨绕着庄子跑步和练武。
练武就是瞎几把练,虽然很疑惑为什么庄里没什么会武艺的人,但是该练还得练,和刘子期要了把一米二长的大铁刀,每日对着大树狠狠的砍,练习各种劈砍和加强手劲。
练完刀就打会儿拳,大学时学的军体拳和以前练过的拳击。
然后就是陪少爷上课学习。
接着下午就是干活和打猎,还有练习射箭,至于骑马则没有那个条件。
晚上就刻苦练字以及读史书。
闲暇时和刘栖桐互传书信,或者挑些日子偷偷会面,互赠物品,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平淡的岁月如夏日山野里的小溪一般慢慢流淌,在不知不觉中过去。
刘长安沉浸在这种充实的日子,也期望着这日子结束的时间晚一些。
可世上终究是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