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尉迟家的傻儿子》最新章节。
王仁佑走进卧室一会儿,便出来了,“给,你的借条。”借条二字,王仁佑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尉迟宝琪连忙从怕尉迟宝琪吃亏,主动请缨跟来的尉迟禄手中,接过王家的《三国志》,郑重的放到书桌上,“仁佑兄,完璧归赵。你看看。”
王仁佑仔细看了好一会儿,发现没少一页,且保养的还不错。才露出了笑容,“泾阳县男,听说你也治三国?”
看着王仁佑终于有了笑脸,尉迟宝琪立即打蛇随棍上,“什么泾阳县男的?我都称呼你为仁佑兄,你称呼我宝琪就行。我就是喜欢看《三国志》,在你这行家面前,可不敢说治呀。”
“好,那宝琪,有时间,我们一起聊聊,沟通下各自对《三国志》的看法。”
“没问题。时间、地点你定。我绝对奉陪。”
和王仁佑聊了一会儿天,尉迟宝琪便提出告辞。王仁佑也知道,这些天正是这帮勋二代忙的时候,也就没多加挽留,便送尉迟宝琪出了王府。
等尉迟宝琪汇合尉迟宝琳,又开始去各府拜年的时候。王仁佑被王珪的儿子王崇基,拉着一起去了东市的酒楼,饮宴。
两人刚刚坐下,王崇基便迫不及待的问道:“仁佑,尉迟宝琪今天找你什么事?”
“堂兄,尉迟宝琪过来将我家的《三国志》还了。”
“看你的神色,和他关系还不错?”
“还行吧。也是不打不相识,去年十一月他将我家的《三国志》抢了,那时候我真的是恨不得杀他而后快,慢慢想通了,他也是爱书之人,何况还是开国泾阳县男。堂兄,你是没见,尉迟宝琪将《三国志》保养的非常好。”
“有关系就行。你每天躲在家里读书,不知道尉迟府的家宴在这一段时间,是如何的声名显赫,现在咱也有关系了,有时间就过去见识见识?”
“这到是没问题。我和尉迟宝琪约好了,有时间一起聊聊《三国志》。但是堂兄呀,还是要控制自己的口腹之欲呀。”
王仁佑两人没看见,离他们不远处的一位二十左右的男子,当听到他们说出尉迟宝琪这个名字后,便竖着耳朵将两人的谈话,听了个完完整整。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位年青的男子,正是韦家的嫡子韦国清。说道韦家,便不得不提“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思就是韦杜,距离天仅差一尺半,毕竟天高三尺。那么韦家和杜家真的这么牛吗?答案是真的,根据《新唐书》的宰相世系表统计,有唐一代韦家先后有十七人拜相,杜家有十二人拜相。韦家的宰相中,比较著名的有韦弘敏、韦承庆、韦巨源、韦安石、韦温、韦见素、韦处厚等;杜家则有杜如晦、杜淹、杜佑、杜元颖、杜审权、杜正伦等。
韦家和杜家作为关陇大族,是世代姻亲,且两家家风极正。但就像每棵树上,都有长歪的枝杈;再好的家族内,也有心思阴暗的人。
而韦国清,就是一个小肚鸡肠、且心思阴暗的人。随着尉迟府家宴的名气,越来越大,客人也是趋之若鹜。但韦家,和尉迟家没什么交集,不便过来,这本来没什么,但和韦家世代联姻的杜家,却因为杜如晦是玄武门功臣,且嫡长子杜构和尉迟宝琳关系亲近,杜构便受程家兄弟邀请,去了两次。
这两次因为机缘巧合,杜构带上了年幼的杜荷。杜构年长,比较稳重,但杜荷比较跳脱,跟自己的朋友吹嘘尉迟府家宴是多么多么的热闹,多么多么的美味……这让爱慕虚荣的韦国清很是羡慕,慢慢便变成了嫉妒,而罪魁祸首尉迟宝琪也让韦国清记恨上了。
原来尉迟宝琪,作为“尉迟家的傻儿子”,韦国清是看不上的,但随着尉迟宝琪因公封爵,且组织的尉迟府家宴也是声名赫赫,最重要的一点是:韦国清看上了李雪玲。想着有姑母韦贵妃的助力,事情应该是十拿九稳才对,但还没等自己跟家里开口,便传来尉迟宝琪跟李雪玲定亲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后,韦国清很是颓废了几天。本来自己的兄长还未婚配,李雪玲也没到及笄的年龄,韦国清觉得事情应该不急,但哪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被兄长也未婚配的尉迟宝琪,截了胡。
真是旧怨又加新仇。一听尉迟宝琪居然只看了不到两个月《三国志》,而且尉迟宝琪赶路就用了将近一个月,来到长安后,又组织了尉迟府家宴,忙的哪有时间看书?而王仁佑则是出身诗书传家的太原王氏。
韦国清沉思片刻,便起身出了酒楼。他决定这次,一定要尉迟宝琪声名扫地。
第二天,尉迟宝琳领着尉迟宝琪、尉迟环来到了京兆始平苏府。
这个苏府,是尉迟宝琳母亲苏娬的娘家,也就是尉迟宝琳的外公家。因为苏娬是尉迟敬德的正妻,所以作为庶子的尉迟宝琪和尉迟环,也称呼其为阿娘,而这苏府,也算是尉迟宝琪和尉迟环的外公家。
三兄弟登门后,先是大礼参拜了外公苏谦,然后尉迟宝琳和尉迟宝琪便坐在下首陪着老人家说话。尉迟环因为年纪小,则是跟着侍女进入了内宅,和他的表兄、表妹玩耍去了。
这次苏谦对尉迟宝琪极为友好,让尉迟宝琪都有点受宠若惊。之前原主的记忆内,可不是这样的呀,原主记忆里,苏谦是个极为严肃的老头子才对。但尉迟宝琪微微思量,便明白了原因,因为之前虽然尉迟宝琪也没有多少机会获得尉迟敬德的爵位,但那不是还有万一吗,但现在,尉迟宝琪自己身上已经有了爵位,那就绝对不会再觊觎尉迟敬德留下的爵位了。
苏谦的亲外孙尉迟宝琳,不但消除了潜在的一丝隐患,还获得了一大助力,毕竟“打虎亲兄弟”呀。而尉迟宝琪在苏谦眼中的身份,也是由隐患变成了助力,能不对尉迟宝琪和颜悦色吗?
等到日中,两位舅舅遣人送回信来,亲戚家盛情难却,要晚一些才能赶回来。
等尉迟宝琪吃完午饭后,本来是想等着两位舅舅苏昭、苏哲回来的,但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苏谦恐路上湿滑,便催促着尉迟兄弟去长安。
在饭桌上,听闻尉迟宝琪对史书感兴趣,苏谦还将家里珍藏的《史记》抄本,送给了尉迟宝琪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