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尉迟家的傻儿子》最新章节。
等尉迟宝琪一众人,踏着风雪往长安赶的时候。
长安城内有关尉迟宝琪和王仁佑的传言,传的是沸沸扬扬、甚嚣尘上。
留在国子监管舍内的学子,也是议论纷纷,“那尉迟宝琪就是个莽夫,他配同王仁佑讨论学问吗?何况讨论的还是《三国志》”
“就是。我听说尉迟宝琪和王仁佑讨论《三国志》,没说两句,就对王仁佑挥拳相向了。”
“尉迟宝琪原来的先生们,可是评价他为‘朽木不可雕也’的。”
……
等到了正月初三上午,对这件事的讨论,达到了高潮。唐朝的人们,本来就喜欢热闹,宴饮娱乐行业非常发达。何况现在是,已经开始展露才华的尉迟宝琪,和诗书传家的太原王氏嫡系子弟,之见的碰撞。
通过有心人和无心人的推波助澜,这件事终于摆到了李二陛下的御案上。
李二陛下看着百骑送上来的奏报,微微皱着眉头,“这韦家是怎么回事?和尉迟府有仇吗?”
“禀圣人,是韦国清的个人行为。和韦家,没什么关系。”李君羡在一旁回答道。
“那尉迟宝琪和王仁佑,又是怎么回事?”
“禀圣人,尉迟宝琪元日去往王谏议府内还书,出来的时候,还是王仁佑送出的府门,看两人的神色,应该是相谈甚欢。”
李二陛下沉思片刻,便对着李君羡说道:“你去趟尉迟府和王府,告诉尉迟宝琪和王仁佑,明天下午酉时,在国子监,让他两人辩论《三国志》。”
“诺。”
李二陛下等李君羡出去后,又陷入了沉思。李二陛下的意思,其实一点都不难懂,国子监原名国子学,贞观初年刚刚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是为大唐培养青年才俊的地方。整个唐朝,官方的教育资源也是极为匮乏的,但有的世家大族,就是不让自家的青年才俊进入国子监。但现在刚进入贞观朝,我们的李二陛下英姿勃发、雄心万丈,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所以李二陛下,才借着这股东风,想要让国子监进入大家的视野。
“就是有些委屈尉迟宝琪了。”
……
而此时的尉迟宝琪呢?他正在自己旁边的小院内,指挥着家里的部曲,安装简易蒸馏器。
通过这么些天的努力,尉迟府内的工匠,终于按照尉迟宝琪的吩咐,将蒸馏器做了出来。为了蒸馏器外围的木板连接,尉迟宝琪将明长城上用到的糯米砂浆都搞了出来。要是酿不好酒,都对不起自己之前的职业。
当尉迟宝琪正指挥着部曲,往蒸馏器内铺酒糟的时候,尉迟禄匆匆走了进来。
“宝琪,李将军来了。快去正堂接旨去。”
一听要接旨,尉迟宝琪马上问道:“三叔,什么事呀?居然还要接旨。”
尉迟宝琪一边问,一边匆匆跟着尉迟禄跑进了正堂。
等尉迟宝琪接完旨后。李君羡才笑着对尉迟宝琪说道:“宝琪呀,明天好好发挥,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武将的风采。”
尉迟宝琪领完旨后,还懵着呢。不是,我就跟王仁佑口头约定了一下,怎么就会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李君羡看着呆滞的尉迟宝琪,不由的开口安慰道:“没事宝琪,输给他们不丢人。咱们的功劳,还是需要在马上取。”
“李世叔,没事。明天你就等着看好戏吧。”
尉迟宝琪回过神来后,不由的笑了。输?怎么输?就凭那些视频号内的内容,他就立于不败之地了,何况还有自己那么长时间看史书的感悟。
“阿耶,李世叔,大兄。明天你们就会知道,什么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好,那我就等着了。我还要去王谏议府上传旨,就先告辞了。”说着李君羡对着尉迟敬德抱拳行了一礼,便起身往府门外走去。
没过半个时辰,在百骑的有意引导下,整个长安城便知道,明天下午酉时,尉迟宝琪将要和王仁佑,在务本坊的国子监,辩论《三国志》。
长安,河间郡王府。
“翆屏,消息准确吗?”
翆屏看着自家小姐那焦急的神情,马上回道:“小姐,确定了。消息是真的。”
翠屏的话音刚落,李雪玲便急匆匆的朝李孝恭的书房走去。
长安,长孙府。长孙无忌听着长孙冲带回的确切消息,不由的笑了笑,“休沐最后一天,居然还有这么一场好戏。尉迟宝琪,可不要让我失望呀。”
长安的勋贵,今天下午全部在说着尉迟宝琪,希望尉迟宝琪争点气,虽然在他们的认知里,尉迟宝琪很难赢。
而长安很多的世家府邸内,在说着王仁佑。王仁佑自幼聪慧,且学习努力而刻苦。他们实在想不到,王仁佑有什么理由会输。
贞观元年,正月初四。
尉迟宝琪依然一早起来跑步,却看着自家的侍从、侍女,时不时的跑过自己身边来,对着自己说道:“二郎是最好的。”
“二郎是最棒的。”
……
等尉迟宝琪吃完早饭,尉迟宝琳和尉迟环已经换上崭新的勋贵制式圆领长袍,坐在尉迟宝琪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