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尉迟家的傻儿子》最新章节。
听到尉迟宝琪这话,李二陛下微微一惊,但想到尉迟宝琪的年纪,便开口勉励道:“尉迟卿家正是进学的年纪,入仕确实不急,当用功读书。”说道这,李世民下意识问了一句:“尉迟卿家,治学何书?”
“回禀圣人,臣治《三国志》。”
“哈哈哈哈。”朝堂再次热闹起来。
“无耻,无耻之尤。以强盗手段,强抢我王家传家的《三国志》,现在你有何面目说自己治《三国志》”。
尉迟宝琪看着刚刚弹劾自己的大臣,神情激动的朝他喝骂着。尉迟宝琪疑惑了,自己好像不认识他呀,看他的神情,怎么感觉两人有什么深仇大恨呢。尉迟宝琪便朝他问道:“敢问这位老丈,我们认识吗?”
“老丈?哈哈哈哈,王谏议,他说你老。”
“王谏议,他这可是当面在骂你。”
原来在唐朝,人们骂人的时候,多骂的是“田舍郎”、“xx汗”。这是因为唐朝对阶级十分看重,读书人之间说“田舍儿”、“田舍郎”就是骂人的;还有唐高祖李渊,曾经感觉房玄龄、杜如晦教坏了李世民,骂两人是“读书汗”。这和我们现在骂人,是完全不一样的。还有就是,称呼人绝对不能有“老”、“弱”字眼,这也是骂人的。
王珪看着尉迟宝琪,眼睛都因恨恨的望着尉迟宝琪,而有血丝了。“你是否在祁县王家一房,强抢了《三国志》?”
“怎么是强抢呢?我是借的,打了借条的。会还的。”
“狡辩,仁佑见你风尘仆仆,请你进王家歇脚。但你是怎么对他的?你居然将他绑了,简直是斯文扫地。”
“我看上那书了。你说怎么办?我问他借,他居然不同意。我可是泾阳县男,他还有点尊卑没有?”
王珪对尉迟宝琪这样无耻的发问,也是无语之极,一时不知回答什么,便说道:“君子不夺人所好。”
尉迟宝琪见王珪这样说,立马回了一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太极殿内的群臣一听尉迟宝琪这话,都郑重的开始打量尉迟宝琪了。没想到,一个过了元日才十六岁的武将子弟,居然真的开始读书了。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强抢就是你的道吗?”
“那你说,我该怎么办?难道求他吗?我可是开国泾阳县男。”尉迟宝琪开始耍无赖了。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仁,小人怀惠。”王珪气急了,张口便对尉迟宝琪继续喷道:“君子畏德不畏威,小人畏威不畏德。”
以尉迟宝琪现在的文化水平,距离王珪这历史上的名臣,肯定是天差地别,他就听见王珪朝着他骂着“君子”、“小人”。他见王珪一直朝着他骂,也是气急了,但怎奈肚子里没货,但已经气急的他,下意识便朝着王珪吼道:“王谏议,你看我是君子吗?”
尉迟宝琪这声吼,直接把王珪吼懵了。他见过无耻的,真没见过这么无耻的。怎么,你不学无术,你还骄傲上了?
但对尉迟宝琪这一问题,他还真的没有办法,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李世民看着王珪被尉迟宝琪一句话绝杀,赶忙打圆场,“行了。张阿难,从朕的书房拿出一卷《三国志》,赐给泾阳县男。泾阳县男,将王家的《三国志》还给王家。另,泾阳县男,殿前失仪,罚俸一年。”
这时,尉迟宝琪赶紧回身,向李世民行礼,也是这时他才看到名耀千古的李二陛下的面貌。只见李二陛下体格魁梧,胡须微卷,皮肤白皙,高鼻梁,薄唇,真是好一位绝世美男子。
尉迟宝琪对着李二陛下谢恩后,又说道:“圣人,臣仔细研读《三国志》的过程中,对其描写的山川、河流、城镇不知具体地方在何方,想求一道旨意,微臣想去都水监观看藏书。”
李二陛下听到尉迟宝琪这话,沉思片刻,便说道:“封泾阳县男尉迟宝琪,为都水监主簿,可治学后,再上任。”
“微臣,谢恩。”尉迟宝琪的官职虽然从从六品下的将作监监丞,迁为从八品下的都水监主簿,但这却是尉迟宝琪非常愿意的。毕竟原来的尉迟宝琪生活在和平时期,能想到陷马坑这东西,还是多谢公众号的推送,自己又从哪里找第二个对古代军方有用的东西?但自己到都水监就不一样,自己见客户的空闲,也浏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尤其是景色非常美丽的青海、新疆、西藏等地,自己可是去了好多次。而现在,正是对应着吐谷浑、西突厥、吐蕃等大唐潜在的开战国家。
古代的军事地图极为简陋,但地图又是那么的重要。如果汉李广有份详细的地图,就不会失期,也就不会留下“李广难封”的历史遗憾。
尉迟宝琪回到善阳,便为自己做了一个规划:在大唐,自己必须要有爵位,这样自己才能进入顶级的二代圈子。但自己武力又不是很高,冲锋陷阵也很危险,于是思考了好一阵子,结合尉迟宝琪自身的优点,尉迟宝琪便决定要做个“带路党”,跟在大牛身后混军功。不要小看在古代带路的功劳,而且能找出条好路,能按时将后勤辎重运输到指定地方,这是大功劳。尤其是重要的战争,能保证后勤辎重按时到地方的,是可以封爵的。
……
早朝过后,已经到了日中。李二陛下迈步走进甘露殿,见长孙皇后已经准备好午饭,便洗手入座。
“观音婢,尉迟宝琪还是对我们家有芥蒂呀。”李世民看着一旁忙碌的长孙皇后,咬牙说道。
长孙皇后一听这话,眉头微皱,“今天早朝发生什么吗?”
“我希望尉迟宝琪出任将作监丞,他以年少拒绝了。但后面,他又想去都水监,我便顺水推舟,改迁他为都水监主簿。”
“不想去责任更大的将作监,反而想去又苦又累的都水监?他什么意思,觉得我们让他受苦了?这是对上次的事情,有怨气啊。”长孙皇后给李二陛下添上饭后,接着说道:“尉迟敬德忠心耿耿,想来他的儿子对皇室还是忠心的,但尉迟宝琪放着六品官员不做,却接下了八品官员的差事。难道外面传言是真的,尉迟宝琪就是个傻子?”
“说什么呢?我们要有个长辈的样子,不能开小辈的玩笑。”李二陛下笑着对长孙皇后指责到,“还是等等看,看看这小子以后会怎么做。”
“那我将他喊进宫来看看。反正他才十六岁,还没及冠呢。”唐朝人确定一个人的年龄,是看虚岁;而尉迟宝琪,则念的是周岁。
“也可以。”李二陛下微微思量以下,便同意道。
而此时的尉迟宝琪呢?他已经在去西市的道路上。东市和西市是唐朝长安城商业最重要的两座坊市,东、西市基本上都有普通三个坊市大小。东市处于朱雀门往东兴道坊、务本坊、平康坊三个坊市后;西市处于朱雀门往西光禄坊、太平坊、延寿坊三个坊市后。
长安城三十八条主要街道上是不允许开商铺的,商铺的地方基本集中在东、西坊市。而东市的东西比较名贵,西市的东西相对来说比较亲民。
尉迟宝琪这次出来是为了买香料的,大唐香料多是胡商带来的,而胡商的聚集地便是在西市。在唐朝,胡椒已经成为了调味品,但价格很贵。还有很多如茴香、桂皮、孜然等香料,要不就是被人做成香囊挂在身上增香,要不就是添加到香粉中,就是不被当做调味品。尉迟宝琪就是来解救它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