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长生不死的我成了皇明顾问》最新章节。
朱棣静静地坐在厅堂的主座上,目光在徐良与朱高炽之间游移,面容沉稳如山,难以揣测内心的真实想法。
然而,他的心却如湖面被投入小石子般,泛起层层涟漪。
他没有急于插话,也没有露出明显的表情,只是用深邃的目光观察着一问一答之间的细微变化。
眼前的朱高炽,虽然身形略显瘦弱,面色也略带些病态的苍白,但他那双眼睛却明亮如星,透着一股灵动的机敏。
尤其是他在这场讨论中的表现,让朱棣不由得心生欣慰。
他注意到,朱高炽不仅能迅速捕捉到徐良话语中的关键,还能以有条不紊的方式提出问题,引导对方进一步阐释。
“高炽虽然体弱,但他自幼聪慧,尤擅思辨。今日这一场辩论,他不仅能跟上徐良的思路,还能提出关键问题,这实属难得。”
朱棣在心中暗自评价,思绪却悄然回到了几年前,回到了朱高炽尚在启蒙阶段时的点滴片段。
此刻,厅堂内的气氛因徐良的话语而变得格外凝重。
“最关键的是要优化漕运粮食的管理体系,将调运、储存、分配等环节一体化。”
徐良平静地陈述,声音不高,但每一个人都听得很清楚。
“现有的体制庞大,却缺乏协调和整合。”
“现有的体制庞大,却缺乏协调和整合。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框架来统筹这些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浪费和低效。”
徐良稍作停顿,眼神从厅堂内的每个人脸上扫过,观察着他们的反应。
他语气稍微加重:“通过改革,我们可以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精准、高效地调配,避免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造成无谓的损失。”
徐良的话语中,充满了强烈的说服力和挑战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体制的病灶。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地低头沉思,琢磨着徐良的话。
姚广孝眉头微蹙,显然对徐良的观点还有些疑虑。
而朱高炽则微微点头,似乎对徐良的说辞产生了些许认同。
但他那双明亮的眼睛中,依旧闪动着许多未解的疑问。
片刻沉默后,朱高炽率先开口,语气谨慎:“这岂不是意味着,朝廷需要在漕运方面投入更多的财力和人力?”
朱棣闻言,眉头微不可察地一挑。
他未发一言,却显然在等待徐良的回应。
“恰恰相反——”
徐良缓缓摇了摇头,目光直视朱高炽:“精细化管理并不单纯意味着更多的投入,反而是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精细化管理?”朱高炽一愣,语调微扬,“敢问先生,您多次提到这一理念究竟何解?”
徐良微微一笑,语气不疾不徐:“所谓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通过细化、量化、标准化手段优先管理的理念,旨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升效率和减少浪费。”
“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论,确保组织在复杂环境下持续高效率地运作。”
他说罢,目光扫过众人,发现他们大多仍是一脸迷惑。
便接着补充道:“通俗地讲,精细化管理的三大核心要素便是——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
“世子,你可知‘定目标’的关键是什么?”
徐良话锋一转,将问题抛向朱高炽。
朱高炽略一思索,答道:“目标要明确,并且可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