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宰执天下,截胡可卿》最新章节。
他们县财政拮据,那便精打细算,总能挤出些土地来效仿。
有样学样。
他已询问过红薯之事,若同知大人所言非虚,那实乃大幸。府城那边富庶,连村落都比他们这里的生活水平高,皆因土壤更为肥沃。红薯若真有如此奇效,对他们这种贫瘠之地而言,无疑是最大的福音。
见他如此积极,其余五个县的县令私下里都骂他厚颜无耻,贴得如此之快,显得他们迟钝不会来事。
尤其是鹤宜县的县令,他还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呢!
于是,一个接一个,纷纷效仿上头之举。
不就是开垦荒地、栽种红薯吗?
管它真假有无,如今上头说有用,那便是有用!
资金短缺?县衙没钱,那便想方设法筹措!...
无论是自掏腰包,还是转嫁负担,总之,六个县都一同投身于开垦、堆肥、栽种红薯的行列中。
所幸此地毗邻江南,紧邻江南北部边界,从那边运送红薯秧苗颇为便捷,因此不愁货源,价格亦颇为亲民。
除了关注红薯种植事宜,林祥还时常光顾府学。
府学内有三十余名秀才,年纪尚轻,对于同知大人的到来,府学众人激动不已。这可是今年的状元郎,更是本朝首位,极有可能也是唯一一位六元及第的状元郎!
称其为文曲星下凡,亦不为过!
因此,众人皆挺直腰板,展现出最佳的精神风貌。
万一能被看中,收为门生,那便意味着前程似锦!
林祥目前虽无收徒之意,但给予些许指导、传授些学习方法,以及捐赠些书籍,还是轻而易举的。文教,亦是考核的重要一环。
况且他人手紧缺,这些府学的秀才可是既廉价又好用的劳动力,岂能错过?
他们大多为本地人,即便非府城本土人士,也是来自其他县。能供他们读书的家庭,通常非贫苦之家,或是大姓,或是大户,有的甚至家中已有官员。见自家子孙被同知大人点名到衙门帮忙,无不积极配合,绝无反对之声,丝毫不担心会耽误他们的学业。
笑话,能在同知大人身边办事,是他们的荣幸。若能沾染些文气,那便足以让他们受益终身!
因此,当林祥银两短缺时,便举办了一场赏花宴,实则是一场“募捐宴”。府城的大户们纷纷积极响应,无一缺席,来的都是家中的话事人。
他们心中不安啊。
同知大人上任已有一段时日,先是剿匪,后是开垦荒地,忙得不可开交,却始终未曾召见他们。
他们摸不清同知大人的态度,心中忐忑不安。
所以,此次前来,他们都做好了破费的心理准备。然而,在听完大人的讲话后,原本的破费变成了大出血。
大人要修路了,这些路段会分段进行,他们若愿意捐资修建某一段路,便可为其立碑,并赋予命名权。
他们是本地人,这可是提升声望的大好机会!
尤其是一些有钱却无地位的商户,这笔钱他们掏得心甘情愿。
虽然有人怀疑同知大人可能是借此名义敛财,之后或许并不会真正行事或只是敷衍了事。但只要他爱财,那便是好事。有时候,就怕他无欲无求,没有弱点。然而,随后城里的举动让众人都确信,同知大人是真心实意要修路!
为此,城中的青壮年以及周边村子的青壮年都被迅速吸引到了府城。
先前错过招募开荒机会的人们,无不懊悔得直跺脚,这次机会,他们誓要紧紧抓住,不再错失。
林祥起初并未急于修路的念头,然而一场大雨过后,除了官府近旁的主干道,其余道路皆变得泥泞不堪,难以行走。
俗语云:要致富,先铺路。林祥已掌握水泥配方,材料齐备,资金也到位,修路之事,势在必行!
因资金有限,目前修缮的重点集中在人流密集的主干道及路况极差的地段,同时,对于部分老弱病残家庭的破旧房屋,也一并进行了修缮,解决了漏雨等问题。
张大石的三位弟弟此番均找到了活计。二弟擅长补瓦与木工,负责修缮房屋,日薪十六文;三弟与四弟则参与修路,日薪十三文。若满月工作,四兄弟合计能赚得一千七八百文,实为一笔巨款。
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还享有午餐供应,中午吃得饱足,晚上回家便可少进些食,如此也节省了不少粮食。张大石反复叮嘱弟弟们要勤勉工作,“我开荒时那位差役大哥说,咱们的午饭是同知大人特别吩咐的,还派了秀才老爷来监督。同知大人宅心仁厚,你们可不能让他失望!”弟弟们纷纷应承:“大哥,我们明白!”
新修之路未干时,众人并无太多感触,甚至有些因门前施工而感不便,生意受阻,出行也麻烦。待道路干透,可行人车,众人踏上新路,无不惊叹。
“这竟是石板?怎会如此坚硬?”
“我亲眼见他们铺时如泥般柔软,如今却成了奇迹!”
“路面平坦宽广,一眼望不到头,真是文曲星下凡,无所不能……”
“以后雨天出行再无忧虑,路面真是干净整洁!”
那些曾略有微词的人,此刻皆笑逐颜开,即将修路之处的人们也满怀期待,唯有不在规划范围内的人面露失望。
“为何到我这里就停了?”
“莫非是大人资金不足了?”
“要不我们自筹资金,把这段路也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