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宰执天下,截胡可卿》最新章节。
此时,林祥正忙于开源节流。捐资终有耗尽之时,且时日无多,他必须为官府寻找新的财源。他雄心勃勃,计划众多,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银两的支持。...
水泥虽可售卖,但他自身需求尚难满足,故不可轻易出售。林祥巡视霖海府一圈后,选定了一块地界。
此地距城门不远,原有许多百姓在此摆摊设点,售卖农家产物,秩序混乱,影响居民出入。林祥决定将此片区域的民居拆迁,规划为商业区。
如此黄金地段,如今却是贫民窟,不加以利用实在可惜。拆迁后的居民,将被统一安置在新建的二层小楼中。
他先建造了一栋样板房,只要居民同意置换,签字后便可立即入住。原本居住于此的多是生计艰难的百姓,虽新居面积略小,但毕竟是坚固的二层砖瓦房,自是欣然接受。
?能抵御风雨、一眼望去便能知晓能传承数代乃至百年的砖瓦房!
比起他们原先的破旧小屋,不知强了多少倍!
……
在林祥大刀阔斧推进建设的日子里,他的手下们已然习惯了这股忙碌的节奏。
他们虽料到同知大人年轻有为,必不甘于平庸,定会力求有所作为,却未曾想他竟能如此雷厉风行,掀起一番建设狂潮!
姚通判自觉在任多年,所处理的公务也不及这短短数月之多。每日从晨光初现便忙碌至夜幕降临,深夜时分仍在衙门内埋头苦干。
提早离去?
上级仍在兢兢业业,他又怎能安心离去?
他已然记不清上一次与小妾品茶、享受红袖添香是何时了!
其他消遣更是无从谈起,因他早已精疲力尽。回到府邸后,简单洗漱一番便沉沉睡去,昔日难以入眠的困扰竟也烟消云散。
那些县令们同样苦不堪言。同知大人时常召他们前往府城,汇报各自县域的人口、田地、税收等详尽数据,要求之严格,令他们每次前来都倍感压力。
诸多事务他们原本并不熟知,只能临时抱佛脚,却往往在被询问时支支吾吾,无言以对。
他们首次对过目不忘的能力感到厌烦。
他们已记不清上一次是何时,但同知大人却了如指掌,一旦发现数据前后矛盾,便会毫不留情地指出,令他们只能汗流浃背地返回,继续核实。
他们对前往府城已产生了心理阴影。
然而,若偶尔大人未召他们同行,而是单独召见了他人,他们反而更加忐忑不安。
是否他们犯了什么过错,导致大人对他们心生不满,故意将他们排除在外?
那红薯虽未到收获之时,真假难辨,但那条路却已赫然在目,清晰可见。
水泥的妙用无穷,不仅可用于修路,还能建造房屋、修缮城墙,甚至加固河堤,兴修水利。
将这些落到实处,便是实实在在的功绩!
暂且不论那份情怀,谁心中没有升官发财的梦想呢?而眼下的形势,似乎让这个梦想触手可及!
孙明义出身贫寒,乃一介穷秀才。
他的祖父曾是位老童生,数十载寒窗苦读却未能通过府试,最终心灰意冷,在村中开设私塾,以教授蒙童为生。
他期盼着儿子能够超越自己,青出于蓝,但终究未能如愿。然而幸运的是,他有个聪慧的孙子——孙明义。孙明义在二十一岁那年便考中了秀才,超越了祖父,更得以进入府学深造。
这本是喜事一桩,却也给家中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家中人口众多,田地却寥寥无几,供他读书已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况且家中唯有他一人具备读书的天赋,其他弟弟妹妹虽也到了婚嫁之年,却因家境贫寒而难以筹措嫁妆。家中田地不过几十亩,每年结余的银两寥寥无几。因此,孙明义平日里生活极为节俭,还时常主动寻找各种创收之道。
他之前最常做的便是抄书与代人写信。
虽也有其他赚钱的门路,但他仍需专心学业,不敢分心。他曾有过其他打算,却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他们都指望着他能够考中举人,从而光宗耀祖,改变家族的命运。孙明义自己也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因此,当同知大人莅临府学时,他敏锐地察觉到了机遇的降临。尽管同知大人造访不频,但他慷慨捐赠的书籍却成了孙明义的宝藏,涵盖了水利、数学、农业等多个领域,且这些书籍数量颇丰。翻阅之际,他心中不由一动,特别挑选了水利类的书籍深入研读。待同知大人再次莅临,他鼓起勇气,就水利问题虚心求教。一番问答之后,大人竟提议让他参与河图的绘制,并以此为基础,规划霖海府的水利未来。...
孙明义按捺住内心的激荡,欣然应允。
他虽有所预料可能会被选中参与河图之事,却未曾想到同知大人竟如此信任,直接将规划新河道的重任托付于他。
他深知,这或许只是一次试炼,大人的采纳并非板上钉钉,但假使他表现得足够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