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宰执天下,截胡可卿》最新章节。
况且,虽然贵妃有意拉拢林家,但若事情过于轻易,便无法显示出他们的价值。
林祥通过频繁的外出,搜集并汇总了各种信息,对京城当下的局势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目前参与皇位争夺的共有四人,分别是三皇子、六皇子、九皇子以及忠顺亲王。
三皇子身为长子,又是皇子中文才最为出众之人,负责编纂书籍,成果斐然。其生母乃工部侍郎之女,如今位居妃位,支持他的文人势力颇为庞大。
六皇子出身最为卑微,其母仅为宫女,因诞下六皇子才得封嫔位。他性情孤僻,行事严谨却略显偏执,让与其共事的大臣颇为头疼。在四人中,他的支持率最低,但众人普遍认为他是一位能够辅佐未来君主的贤王。
九皇子乃甄贵妃所出,是后宫中母妃身份最为尊贵的皇子。甄家是他最坚实的后盾。他自幼受宠,文武兼备,虽有“求才若渴”的美誉,但骄纵跋扈的名声却始终未曾消散。
九皇子之下虽还有诸多弟弟,但他们年纪尚幼,既无势力也无人手,无法参与到这场皇位争夺中来。
最后便是忠顺亲王,他作为前太子唯一的血脉,承继了前太子未被清算的人脉,加之皇上对前太子的情感转移,他时常留宿宫中。
目前,他与九皇子的支持率最高。
林祥再次沉默。
之前便觉有些熟悉,如今更是感觉清晰明了。
结合未来太上皇的存在,这位新皇出身卑微,支持者稀少,这一点颇为容易确认。
若新皇支持者众多,太上皇很可能便只能安享晚年,而当今皇上紧握权柄,岂会是甘于冒险之人?
况且,皇上虽掌控大权,但在他的治理下,百姓生活日益改善,他自然不愿将江山交予不合适之人。
如此看来,人选已近乎明确。
转眼间,便到了贾珠成亲之日。林祥作为他的表兄弟,亦成为迎亲队伍中的一员,与其他贾家子弟一同前往李家迎亲。场面热闹非凡,贾家上下皆沉浸在喜庆之中,即便是心中有不满之人,如王二太太,此刻也未曾表露分毫。
贾珠婚事结束后不久,贾元春便带着抱琴入宫。
若一切按计划进行,她入宫后应前往甄贵妃处,而后被分配至九皇子身边。然而,事态却出现了偏差。
她并未前往贵妃宫中,而是成为了一位有品级的女官。
在林祥看来,这无疑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如今后位空悬,甄贵妃虽为后宫中品级最高之妃嫔,但她所图之事未能如愿,或许是他人联手阻挠,但还有一种可能,那便是皇上亲自出手。...
他亦不愿贾家与甄家结盟。
得知这一消息,王氏瞬间病倒,贾家上下,除了尚年幼无知的迎春与宝玉,皆是心绪不宁,焦虑难安。
入宫为女官,这究竟是何等境遇?
对于贫寒之家或许算不得什么,但此事突发,甄贵妃却未给任何解释,只言会寻机按原计划行事。
这让贾家上下心生不安。
他们捧在手心的女儿入宫,怎料却成了女官?
宫中女官,若未得皇上青睐,便需任职至二十五岁方可出宫。如此算来,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元春的大好青春?
王氏正是无法接受这一现实,方才病倒。
贾政心急如焚,病急乱投医,竟向林祥求助:“祥哥儿,你可有法子助你表姐?”
林祥轻轻摇头:“我家中无人曾入宫,亦无此方面的人脉。表姐她如今是欲出宫吗?”
贾政面色蜡黄,疲惫不堪:“若无皇上皇后特赦,女官需至二十五岁方能离宫。”
故而他才如此焦急。
林祥又问:“那王家舅舅可有办法?”
贾政苦笑不已。
他们早已前往王家求助,却只得到舅兄一句“莫急,回家静候消息”。
可他们怎能不急?
若女儿在宫中虚度十年光阴,出宫后恐只能为人续弦。与其如此,倒不如当初不入宫,或许还能寻得更好的夫婿。
然而,世间并无后悔药可寻,他如今只能无奈等待。
贾珠亦因此事而病倒,他与妹妹感情深厚,见妹妹如此境遇,心中如焚。他病体未愈,便熬夜苦读,李纨劝也劝不住。
贾珠安抚她道:“我心中自有分寸,很快就会歇息。”
他并非不知珍惜身体,但今年的秋闱,他誓要高中。
在贾府上下皆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氛围中,林祥的京城之行悄然落下帷幕。
他寻机与六皇子偶遇,并在双方都有意的情况下深入交谈了一番。
随后,他向六皇子府递上了一封投诚之书。
这并非代表整个林家,而仅代表他个人。
六皇子并未因他只是个小小秀才而有所轻视。相较于其他人,他手下确实缺人,即便他宁缺毋滥,但投奔者仍寥寥无几。
林祥虽年纪尚轻,但与他交谈过的人皆不会将其视为孩童。
众人皆知夺嫡之路风险重重,为何仍有人趋之若鹜?
原因很简单,风险与收益并存,且成正比。
不说其他,单说老国公,他便是此次押注成功的典范。
他能凭借军功保持国公爵位不降等袭爵,但若无皇上信任,他能否掌兵?
回京后,他更是掌管京城兵务,使荣国府得以继续维持京城一等人家的地位。
这既源于他自身的本事,也离不开皇上的信任。
他人或许也有此等本事,却未必有施展的机会。
林祥的所作所为,贾家无人知晓。若被知晓,定有人笑他有眼无珠,选了条最不可能的路。
杨管家虽无此等想法,但心中仍是不安。
他唯大少爷马首是瞻,只是不知大少爷如今所行之事,老爷是否知晓?
大少爷应该不会胡来吧?
杨管家一边忐忑,一边忙着准备南下的船只。
林祥离京前,分别前往贾珠与贾琏的院中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