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宰执天下,截胡可卿》最新章节。
这边是温馨和睦,而姑苏的甄士隐一家却经历了惊心动魄。
元宵之夜,他们携女参加灯会,不料独生女儿竟意外走失,夫妻二人心如刀绞,急忙组织人手四处寻找。
所幸就在附近盯着的林祥所部署的人手严阵以待,起初他们也贪图玩乐一时疏忽,待到反应过来,很快那拐子被擒,女儿也得以安然归来。
甄士隐紧紧抱着失而复得的女儿,不愿松手。
得知是家中名为霍启的小厮看护不当,导致女儿被拐,他怒不可遏。
对他们而言,这个女儿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此次事件后,他们深感女儿身边人手不足,便从庄子调来更多人照顾。
因这番波折,夫妻二人都病了一场,刚康复不久,三月庙会祭祀时,邻近的葫芦庙突发大火,火势汹涌,迅速蔓延至甄家。
所幸及时发现,众人合力扑救,甄家仅受损轻微,而葫芦庙则损毁严重。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场火灾并非天灾,而是人祸。
灭火后发现了人为堆放的柴木,显然是有人蓄意纵火,加之当日风势助力,火势蔓延极快,更有数人不幸丧生火海。
此事引起了官府的重视,然而遗憾的是,纵火者至今未能归案。
林祥的手下也未能查出个所以然来,他仅来得及提醒大家火起,之后便断了线索。
林祥接到信件后,得知了两个确切的消息:一是甄士隐的女儿险些被拐,乃因家中小厮被人收买,恰好被人贩子盯上孤身的甄英莲,若非他提前派人相助,这小姑娘怕是要落入贼人之手;二是……
二则,葫芦庙那场蓄意之火,从柴堆的布局与风势的走向来看,显然甄家是其首要目标。
然而,那幕后纵火之人究竟是谁?
至今仍是个谜。
只能推测此人要么对葫芦庙了如指掌,要么身手不凡,方能如此精准布局。
这一连串的变故,似乎都紧紧围绕着甄家展开。若甄士隐真如原著所述,女儿失踪,家庭破碎,最终他选择出家,而女儿甄英莲又落入薛潘之手,那么,是否意味着拐走甄英莲的正是那背后的黑手?
甄英莲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答案显而易见——她生得美貌绝伦。
美貌,何尝不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培养这样一位绝色佳人,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图谋?
除了甄英莲,甄家的财富也同样引人注目。
甄家拥有田庄、店铺,家底殷实。虽不知其具体数目,但祖上曾为官宦,且家中人口简单,财富积累自然不菲。若甄士隐真的出家,那这些家产又将何去何从?难道说,那背后之人的真正目的,正是这些丰厚的财产?
林祥深感这一推测极有可能。
如今对方尚未得逞,是否还会再次出手?
此事在姑苏城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林祥尚未开口询问,林焜、林焕的信中便已主动提及。
多年来,他们书信不断,彼此都了解林祥的喜好,姑苏城内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成为他们信中的话题,此次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当林祥收到信件时,便顺理成章地向他们打听后续情况。
衙门对于此次纵火案可有何线索?
火灾前后,葫芦庙附近是否出现过什么引人注目的人物,比如那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
因着林祥的这封来信,林焜、林焕对纵火事件也上了心。他们生于姑苏,长于姑苏,关系网错综复杂,打听此事并不费力。虽然具体线索尚未探得,但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这般独特的人物,一旦出现便极易被人铭记。
他们确实曾在火灾前后现身,甚至还与甄士隐有过交谈。
林祥闻此消息,顿时精神焕发:看来,线索终于浮现了!当林祥将心思放在姑苏的动静上时,远在西北边陲的潘舟接到了来自小姨子贾敏的书函。...
阅毕,他即刻命人去办理大女儿的婚约解除事宜,并嘱咐妻子李氏整理行装,准备让大儿子护送大女儿一路南行,前往扬州投奔她的姨妈。
大儿子潘常胜,乃是他续弦李氏所出,年仅十三岁,却已长得与寻常成人不相上下,身材魁梧,力大无穷,若非面容上仍带着几分孩童的稚气,极易被人误认为是成年人。
和林祥有些相似,但较之于他更甚。
李氏心存疑惑,“为大姐儿解除婚约确是好事,有她姨妈在,定能在那繁华之地寻得一户良缘。但让常胜同去是为何故?”
潘舟轻捋胡须,缓缓言道:“儿子也渐长成人,此番送姐南下,亦是送嫁之行,让他出去见见世面。若能得姨丈点拨,有更佳的前程,自是再好不过。他读书天分不弱,只是此地缺乏良师,耽误了他的学业。”
他在西北扎根多年,生活虽不算困顿,毕竟身居官职,但要说多么富足,却也未然。
他曾于富庶之地生活过,深知西北与那些地方的巨大差异。
自己困守此地实属无奈,但若儿女能有更好的出路,他定会全力以赴为他们谋划。
武将之路,需以性命相搏,且未必能搏出个名堂。
如今太平无事,若儿子也走此路,除非天赋异常,或遇贵人相助,否则他的未来很可能与自己一般,做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一生耗在此地。
此番,他便厚着脸皮,求助于林家,看能否为儿子也寻得一条坦途。
即便不成,也不过是让儿子出去增长见识罢了。
听闻此言,李氏顿时热情高涨,“我这就为林家准备礼单!前年我得了一套来自西方的宝石首饰,便给大姐儿做嫁妆吧。”
潘舟点头应允:“你告知大姐儿,让她仔细整理嫁妆清单,我会再为她添置一些。到了扬州,出手莫要吝啬。”
西北因与西域相邻,虽气候严寒,却也不乏珍稀之物。
李氏自然明白此理,林家那位虽是大姐儿的姨妈,但多年未见,情谊不深,当初未出阁时感情也平平。如今对方愿意伸出援手,他们自不能小气。
“林太太的两个孩子,咱们得送重礼。”
唯有如此,他们才会更愿意照应她的儿子。
李氏出身武官世家,兄弟众多,已有数人在战场上夭折。她所嫁之人亦是武官,每次他出征未归,她都忧心忡忡。若有可能,李氏绝不愿儿子重蹈覆辙。
或许是怕贾敏反悔,他们行动迅速,退婚事宜很快办妥,随后便收拾行囊,安排人手,护送他们南下。
人未至,信先达。
贾敏收到消息时,正享受着儿女承欢膝下的幸福时光,产后更是容光焕发。
得知此事,她即刻命人整理出两个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