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传奇

第4章 旅途4(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兴传奇》最新章节。

傍晚时分,众人返回住处,于立府再不提返程之事,而是热切地询问,各位有何困难,不妨全部说出来,于某定当倾力相助,确保种植一事马到功成。

像这样的善举,于家岂能轻易错过。

密议之后,于立府提出时间紧迫,大家可先去淮安试试,也就三四天的水路,绝对不会耽误种地。

淮安府沈氏,其家族曾在本朝出过状元,在当地可是家喻户晓的好人家。

当年闹倭寇的时候,沈状元仗义疏财,组织乡民积极作战,将倭寇驱逐出境的事迹,至今仍在淮安一带广为流传。

之后,沈状元受奸人构陷,最终猝死狱中,令人扼腕叹息。

许多年前,于立府从京城返乡,曾在沈家逗留数月,给沈家小辈指点过学问,其中最为聪慧者,名叫沈颂吉,之后亦有书信来往,算是于老爷子的半个学生。

算着年纪,沈颂吉已到中年,虽然不是掌家之人,但凭其才学、见识,话语权肯定不小,加上其为人豪爽,乐于交游,绝对是个能托付事情的人物。

按照于立府的想法,他会修书一封,说明相关情况,然后从沈家借地百亩,用于华兴作物的种植,待秋后收获,再选出良种送往京城,当为最佳选择。

从节令、路程上来看,淮安也是最合适的,到达后即行下种,时间完全来的及。

用于立府的话来说,江南富庶、江北贫瘠,两边来往并不密切,除了淮安沈家,他也想不出其他更好的选择了。

随后,于立府又简单说了说淮安的情况。

作为大燕漕运枢纽,好处是交通发达、商业极为繁盛,坏处则是各色人等云集,利用各种手段牟利,风气要比其他地区差的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像沈家居住的河下镇,由于紧邻运河,各种乱事更是层出不穷。

相形之下,沈家绝对算是污泥中的白莲花。

华兴众人在淮安种地,还是要谨言慎行,万事依沈家指示行事,尽量避免外人觊觎,引来无妄之灾。

作为配套措施,于立府建议众人隐去华兴身份,就说是来自海外的燕朝后裔,祖上是南直隶人便可,按照你们现在的装束、模样,一般人分不出真伪来的。

涉及到言语不同方面,于立府建议大家赶紧学习燕朝话,哪怕是音调古怪些,也能蒙混过关。

最关键一条,就是少掺乎本地事务,少和人交流,闷头干上半年,即行离开,应该不会生出乱子来。

为了稳妥起见,于立府明日会去城中,帮众人搞些官方路引,也算是有个佐证,省得官府起疑,寻机讹诈。

见于立府极为热心,岳文雍、曹洪等人也跟着出主意,最终确定到淮安后,留下张作海、赵锦辉、欧阳山等人操持种地一事,其他人则继续前行,争取早日赶到京城,与江守泰、曹如等人取得联系。

听到众人仍要赴京,于立府呆愣片刻,才发现自己被种地一事吸引,差点忘了这件正事,随即询问众人想法,为何对赴京一事如此执着?

在于立府看来,既然招抚已成,当下要务便是种地,一旦有所成就,直接交给燕朝人操作即可,于家、沈家都能把这事做好,你们华兴人又何必冒险入京?

出了岔子,恐怕招抚亦会落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明末黑太子
明末黑太子
崇祯十二年,即公元1639年,奸相主政,党争不断,勋贵贪腐,藩王暴敛,国库告罄,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边塞危急,风卷狼烟,强虏铁蹄,频频叩关,朝廷兢惧,社稷将倾,最后一个汉家王朝行将覆灭……
牛笔老道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