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铜镜通古今,大唐的复兴》最新章节。
在庐州城的中心,府衙前的告示栏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阳光洒在这片熙熙攘攘的地方,给周围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
一张崭新的告示刚刚张贴上去,瞬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那告示的纸张洁白,字迹刚劲有力,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故事。
告示上赫然写着:招募两万人,月俸一两银子,其中军工厂一万人,铁矿场工人五千人,煤矿场工人五千人。
这简短而有力的文字,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千层浪。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庐州城都沸腾了。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热烈地讨论着这件事。
在一家小小的茶馆里,几位常客正围坐在一起,一边喝着茶,一边兴奋地交谈着。
“听说了吗?府衙在招人,月俸有一两银子呢!”
一位穿着粗布麻衣的中年男子放下手中的茶杯,激动地说道。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仿佛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
“真的吗?这可是个好机会,咱们一家老小的生活这下有着落了。”
坐在他旁边的一位老者,双手微微颤抖,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这些年的艰难生活让他饱经沧桑。
但此刻,招工的消息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进了他黑暗的世界。
在街头的角落里,几个年轻人正聚在一起,兴奋地比划着。
他们充满朝气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新工作岗位上大展宏图的样子。
“咱们一起去报名吧,说不定还能被分到一个厂子里,以后就有好日子过了。”
其中一个年轻人兴奋地说道,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仿佛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
原本这世道就艰难,兵荒马乱,天灾人祸不断,想要养活一家老小实在不容易。
许多人每天都在为了生计发愁,四处奔波,却依旧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
现在有月俸一两银子的好事就在眼前,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大家自然欣喜若狂。
很快的功夫,这消息就传到城外聚集的灾民耳朵里。
一瞬间,灾民聚集的地方更是一片欢腾。
这些灾民们,大多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生活充满了艰辛。
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磨难。
有的失去了亲人,有的失去了家园,眼中满是迷茫和无助。
虽说自从种植土豆之后,他们的生活有了盼头,心中也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
但土豆还要两个多月才到收获时节,现在他们的生活并不好过。
每天靠之前兴修水利领取的粮食过活,虽说不至于饿死,但日子过得抠搜。
每一粒粮食都显得格外珍贵,他们精打细算,只为了能多撑过一天。
如今,这个招工的消息,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他们黑暗的生活。
“太好了,终于有活干了!”
一声充满惊喜与激动的高呼,打破了灾民聚集区往日的沉闷与压抑。
一个年轻的灾民,原本因为长期的饥寒交迫而显得有些瘦弱。
但此刻,他的眼睛里闪烁着炽热的光芒,兴奋得直接跳了起来,那股子劲儿仿佛在这一刻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是啊,一两银子的月俸,足够我们一家人生活了。”
旁边的一位老者,饱经沧桑的脸上满是欣慰的神情,他微微颤抖着嘴唇,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与庆幸。
在这兵荒马乱、民生凋敝的世道里,一两银子的月俸,简直就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哪怕是在太平时期,这样丰厚的报酬也是少有的。
这突如其来的招工消息,就像是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每一个灾民干涸的心田。
一时间,整个灾民聚集区都沸腾了起来。
大家纷纷奔走相告,相互转告着这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那些原本满脸愁容、眼神迷茫的灾民们,此刻都像是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之火,眼中有了光亮,脸上有了笑容。
他们开始匆忙地收拾行囊,动作虽然急切,但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有的灾民细心地整理着自己那几件破旧的衣物,仿佛在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做着最郑重的准备。
有的则在一旁叮嘱家人,要好好准备,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
孩子们也感受到了大人们的喜悦,他们在人群中嬉笑玩耍,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整个聚集区。
这些曾经饱尝苦难的孩子们,似乎也在这一刻忘记了过去的艰辛与痛苦,尽情地享受着这份突如其来的欢乐。
在庆王府中,雕梁画栋,一片静谧。
李弘茂和常梦锡正在书房中商议着招工的后续事宜。
李弘茂身着一袭深色长袍,身姿挺拔,面容冷峻中带着几分思虑。
他微微皱眉,目光深邃地说道:“常大人,这告示已经贴出,想必百姓们都已知晓。”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只是,这两万人的招募,还需谨慎行事,确保招来的都是可用之人。”
他深知,不管是军工厂,还是矿场,都需要身强力壮的工人。
虽说如今世道艰难,百姓生活困苦,符合条件的工人数量稀少。
但最起码也要身体健康的成年男子,才能承担起这些繁重的工作。
毕竟,军工厂关乎着武器的制造,矿场则关系到资源的开采,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不容有丝毫差错。
常梦锡恭敬地站在一旁,他身着官服,神色凝重,微微点头道:
“殿下所言极是。下官已经安排好了人手,负责报名和筛选。只是,此次招募人数众多,涉及范围广,审查流程复杂,恐怕需要些时日。”
他心里清楚,要从众多报名者中挑选出合适的人选,并非易事。
不仅要考虑身体条件,还要考察品行和技能,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李弘茂微微点头,神色间透露出一丝焦急。
“时间紧迫,军工厂和矿山都急需人手。你务必加快进度,争取早日完成招募和培训工作。”
他的语气坚定而有力,眼神中透露出对庐州发展的急切期望。
军工厂和矿山的建设,是他推动庐州繁荣的重要举措,只有尽快投入生产,才能为庐州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常梦锡连忙领命道:“是,殿下。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他深知殿下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为了庐州的未来,他决心全力以赴,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招募工作顺利进行。
随后,李弘茂又详细询问了常梦锡关于招募流程、筛选标准以及培训计划等方面的细节。
两人你来我往,深入探讨,不断完善着每一个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李弘茂不时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建议,展现出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对局势的精准把控。
而常梦锡则认真聆听,虚心接受,将殿下的指示一一铭记在心。
商议结束后,常梦锡匆匆离去,着手落实各项工作。
李弘茂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
在庐州府衙前,晨光刚刚洒下,就已经被一片热闹喧嚣的景象所取代。
前来报名的百姓们如同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早已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像一条蜿蜒的巨龙,一眼望不到尽头。
阳光逐渐炽热,照在人们的身上,却丝毫没有减退他们的热情,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
负责登记的衙役们在临时搭建的桌案前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的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有的衙役甚至连擦汗的时间都没有,只能任由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不停地记录着报名者的姓名、年龄和籍贯,手中的毛笔在纸张上飞速舞动,发出沙沙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