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成化天子》最新章节。
天顺帝眼眸赤红。
那疯狂的模样,饶是朱见深见了,都不由有些胆寒。
“这之后,朕一直在致力于打压文臣缙绅!”
“正统六年,户部尚书刘中敷革职下狱,换上王佐,正统十三年,王佐下狱。”
“正统六年三月,兵部左侍郎于谦下狱,正统八年正月,吏部尚书郭琏下狱。”
“正统十一年八月,吏部尚书王直、户部左侍郎李亨下狱……”
朱见深一直在耐心地听着,没有发表任何言语。
只是此刻他都有些心惊胆战。
在朱祁镇的论述之中,六部主官成为重宅区,尚书、侍郎接连被革职下狱。
如此一来,其下官员更是惨不忍睹。
甚至史书上面都没有记载这些人被革职下狱的原因,但不难想象,肯定是确凿证据,否则难以服众,那么六部文官的所作所为就很明显了。
三杨秉政期间,推行保举法,这些官员借此大肆结党营私,也成了正统皇帝向文臣缙绅发难的机会。
只要查证了某个官员的确凿罪证,那么这一系都能够连根拔起!
国之蛀虫,不过如此。
“而且,朕还做了一件,让三杨为此暴怒的事情,哈哈哈……”
朱祁镇神情疯狂地大笑道,“朕直接定都北京,残存的二杨当场就傻眼了,你是不知道,他们当时的脸色!”
正统六年十一月,朱祁镇正式去掉北京“行在”二字,定都北京。
朱见深也逐渐回过味来,此举对朝堂中的南方文人集团,无异于当头一棒。
永乐皇帝为什么要迁都北京?
原因有很多。
但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弥合南北。
自靖难之役后,淮河以北的人口数量持续下降,不管是天灾也好还是人祸也罢,大明人口北降南升都已经成为了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也是朝廷不得不重视的一大隐患!
最直白的数据对比,洪武十四年,朝廷在户帖制度基础上建立了黄册制度。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从事职业,划定户籍,主要分为民、军、匠三大类。
当年统计结果,黄册在册的人口为九百零四万户。而自洪武十四年至洪武三十一年,在册人口则增长至一千一百三十一万户。
结果到永乐元年,淮河以北的人口下降了三十七万户,而淮河以南的人口却得到了极大的增长。
也就是说,黄河之北千里无烟,江淮之间鞠为茂草,这并非只是一句空口白话。
长此以往下去,朝廷对北疆的控制力无疑会逐年下降,而大明最主要的敌人,除了西北的帖木儿国外,还有来自漠北的鞑靼和瓦剌,所以北方人丁一再崩坏,朝廷如果不想办法解决,那不只是会牵连到北疆防线的问题,一旦等到漠北草原出现了什么枭雄人物,那整个大明甚至都可能因此而遭遇险境!
这个逻辑,其实很好理解。
北疆人口为什么一再下降?
还不是因为自唐朝开始经济中心就已经南移,以江南为中心的朝廷掌控了全国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