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第2161章 尸易无限(66)(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

和田的风带着沙砾的温度,吹在脸上有些发烫。我们的车队停在一处名为“尼雅遗址”的保护站外,站长老马早已在门口等候,手里攥着个磨得发亮的铜烟壶:“你们可算来了!前几天牧民在遗址东边的沙丘下,挖出块刻着鸟纹的木板,我一看就知道不简单,赶紧给你们留着了。”

跟着老马走进保护站,他从铁柜里取出块巴掌大的木板——上面的“神鸟图腾”和精绝古城胡杨树上的刻痕一模一样,木板边缘还留着绳索的勒痕,像是从某个器物上脱落下来的。扎西捧着木板,指尖抚过纹路,突然说:“这是精绝人的‘引路牌’,老人们说,这种牌子会指引族人找到聚居地的入口。”

我掏出丝帛复制品,对照着上面的迁徙路线图——尼雅遗址正好在路线的终点附近,标注着“精绝末地”四个字。陈默打开无人机,朝着遗址东边飞去,屏幕上很快传来画面:沙丘之间隐约能看到夯土的痕迹,还有几处露出地面的木质构件,像是房屋的残骸。

“明天一早就去探探。”沈会长收起地图,“老马,麻烦你找几个熟悉地形的牧民,咱们得避开流沙区。”

第二天清晨,我们跟着两位牧民朝着遗址东边出发。刚走出保护站不远,脚下的沙子就变得松软起来,牧民阿力木拄着羊鞭,在前面探路:“这片沙丘下面全是虚沙,去年有头骆驼陷进去,连毛都没找着。”他指着远处一道低矮的土梁,“跟着那道梁走,下面是硬土层,安全。”

走了约莫两个小时,土梁尽头突然出现一片低矮的房屋遗迹——墙体是用红柳和夯土砌成的,有的还保留着半米高的残垣,地面上散落着破碎的陶片和纺轮。陈默蹲下身,捡起块陶片,上面的纹路和精绝古城地宫里的陶器一模一样:“这里就是精绝人的最后聚居地!”

我们沿着残垣慢慢搜索,在一处较大的房屋遗迹里,发现了个隐蔽的地窖。地窖口被厚厚的沙土覆盖,队员们用铲子小心清理,很快露出个方形的入口,里面黑漆漆的,隐约能闻到潮湿的土腥味。

“我先下去看看。”陈默系上绳索,举着探照灯往下爬。不过片刻,他的声音从下面传来:“快下来!这里有东西!”

跟着爬进地窖,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地窖的四壁摆着整齐的木箱,每个箱子上都刻着编号,从“精绝1000”到“精绝1200”,正好和昆仑山“文明档案馆”的青铜盒子编号衔接上。沈会长打开最外面的箱子,里面叠放着精美的丝织品,上面绣着“精绝王庭”四个字,颜色依旧鲜亮,像是刚织好不久。

“这些丝织品能保存这么完好,多亏了沙漠的干燥气候。”文物修复师李姐激动地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块丝帕,“你看这针法,比中原的蜀锦还要精细,上面的图案是精绝人生活的场景——有放牧的,有织布的,还有祭祀的。”

我们花了整整三天时间,把地窖里的木箱全部搬出来。除了丝织品,里面还有大量的木简、陶罐和青铜工具,木简上的文字清晰可辨,记录着精绝人最后的生活:他们在这里开垦农田,种植小麦和粟米,还用雪山融水修建了简易的灌溉渠道,甚至和周边的部落进行贸易,交换牛羊和铁器。

“原来他们最后在这里定居下来了。”我翻着木简,上面有一段记录让我心头一暖——“春播时,楼兰来的族人帮我们翻地;冬寒时,我们给邻部送去过冬的粮食。”扎西凑过来,翻译着木简上的文字:“这里写着,他们和楼兰的后裔、还有周边的部落融合在了一起,一起生活,一起劳作。”

就在我们整理木简时,阿力木突然在远处大喊:“你们快来看!这里有个石碑!”我们跑过去,只见沙丘下露出半截石碑,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左侧是精绝文,右侧是楼兰文,中间还夹杂着几个汉隶字——“永和三年,共守此地”。

“永和三年是东汉时期!”沈会长激动地说,“这说明精绝人和楼兰人不仅在这里定居,还和中原王朝有过交流,甚至使用汉字记录事件!”

我们用撬棍把石碑挖出来,碑身虽然有些残缺,但大部分文字都能辨认。扎西和懂汉隶的专家一起翻译,拼凑出完整的内容:东汉永和三年,精绝和楼兰的后裔在这里建立了“共居部落”,中原的官员曾来此视察,还带来了农具和种子,部落的人则向中原王朝进贡玉石和丝织品,双方互通有无,和平相处。

“这就是丝帛上写的‘融入这片土地’!”我看着石碑,突然明白过来,“他们不是消失了,而是和周边的部落、甚至中原王朝融合在了一起,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接下来的半个月,我们对聚居地进行了系统发掘,发现了多处房屋、粮仓和祭祀台的遗迹,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最让我们惊喜的是,在祭祀台的地下,发现了个青铜箱子,里面装着一卷完整的丝帛,上面详细记录了部落融合的过程,还画着部落首领和中原官员会面的场景——首领穿着精绝的服饰,官员穿着汉式的长袍,两人手牵手站在祭祀台前,周围是各族的百姓,手里捧着粮食和玉石,脸上满是笑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才是最珍贵的文物!”沈会长小心翼翼地把丝帛放进恒温箱,“它证明了早在两千多年前,西域和中原就已经血脉相连,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

发掘工作接近尾声时,文物局的专家团队也赶到了。他们对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初步鉴定,认为这些文物填补了东汉时期西域文明研究的空白,尤其是石碑和丝帛,为研究西域与中原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离开尼雅遗址那天,阿力木和牧民们来送我们。他手里拿着个用红柳编的小篮子,里面装着晒干的沙枣:“这是我们自己晒的,带着路上吃。以后你们再来,一定要到我家喝奶茶!”

车子驶离保护站,我回头望去,尼雅遗址的残垣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红光。陈默打开笔记本,在上面写下:“尼雅遗址发掘完成,证实精绝与楼兰后裔在此融合,并与中原交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得到印证。”

回到敦煌后,我们立刻投入到文物整理和展览筹备中。这次尼雅遗址出土的文物,被命名为“精绝末章”,将作为“古楼兰与精绝文明特展”的新增展品,向公众开放。林建国从北京赶来,看到石碑的复制品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你爷爷要是能看到这个,肯定会睡不着觉!他一辈子都在说,西域和中原是一家人,现在终于有证据了!”

特展新增展品开放那天,博物馆里挤满了观众。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石碑复制品前,看了很久,然后对着身边的孙子说:“你看,咱们国家的历史多悠久,多团结,不管是哪个民族,都是一家人。”

我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感慨。从罗布泊的石碑,到昆仑山的“文明之门”,再到尼雅遗址的石碑,我们一路走来,不仅找到了古楼兰和精绝文明的秘密,更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这些文物,不是冰冷的石头和木头,而是有温度的历史见证,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

展览结束后,我们收到了文物局的通知——“丝绸之路西域文明探源工程”将继续推进,下一步的目标是新疆库车的龟兹遗址,那里可能藏着与楼兰、精绝文明相关的线索。沈会长召集大家开会,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期待。

“龟兹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说不定能找到楼兰和精绝人与龟兹人交流的证据。”陈默打开地图,指着库车的位置,“而且据史料记载,龟兹的佛教艺术很发达,说不定会有融合了楼兰和精绝元素的壁画。”

扎西拿出一本破旧的古籍,是他从楼兰村落的老人口中整理出来的:“里面提到过‘龟兹佛洞,藏有精绝经卷’,说不定我们能在那里找到更多关于两个文明的文献。”

我翻开爷爷的日记,在最后一页写下:“尼雅遗址发掘完成,证实精绝与楼兰后裔的融合。下一站,新疆库车龟兹遗址,继续探寻丝绸之路的文明脉络。”

收拾好行李,我们再次踏上征程。越野车驶离敦煌,朝着新疆库车的方向前进。车窗外,戈壁滩一望无际,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我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未知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揭开更多的历史真相,让中华文明的光芒,照亮更多的角落。

车子在戈壁上飞驰,风从车窗缝隙里钻进来,带着远方的气息。我握着爷爷留下的玉佩,心里充满了力量——我们的脚步,不会停下;文明的传承,永远在路上。

越野车驶入库车境内时,窗外的风光彻底变了模样。不再是敦煌戈壁的苍茫,也不是和田绿洲的温润,而是连绵起伏的丹霞地貌,红色的山体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像是被烈火焚烧过的城墙。老周握着方向盘,忍不住感叹:“这地方看着就像藏着故事,难怪能孕育出龟兹这样的文明。”

我们在库车博物馆门口停下,馆长艾力早已等候在那里。他是个五十多岁的维吾尔族男人,汉语说得很流利,手里还拿着一本泛黄的古籍:“你们要找的龟兹佛洞,当地人叫‘千佛洞’,就在北边的克孜尔石窟附近。这本古籍里记载,石窟深处有个‘藏经洞’,里面藏着不少西域古国的文献,说不定有你们要找的楼兰和精绝的线索。”

跟着艾力走进博物馆,他给我们展示了几件馆藏的龟兹文物——一尊彩绘泥塑佛像,衣纹上的图案竟有精绝“神鸟纹”的影子;一块残破的丝帛,上面的文字同时出现了楼兰文和龟兹文。“早在东汉时期,龟兹就和楼兰、精绝有贸易往来,甚至还有文化融合。”艾力指着丝帛,“你们看,这上面的文字,是用楼兰文记录龟兹的佛教故事,说明当时的文化交流多频繁。”

第二天一早,我们跟着艾力和两位石窟保护员,朝着克孜尔石窟出发。车子在丹霞地貌间行驶了两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远处崖壁上的洞窟——密密麻麻的洞窟嵌在红色的山体里,像是蜜蜂的巢穴,有的洞窟门口还保留着木质的栈道遗迹,在风中微微摇晃。

“前面就是千佛洞了。”保护员阿不都指着最深处的一个洞窟,“那个洞窟最隐蔽,很少有人进去,古籍里说的‘藏经洞’,可能就是那里。”

我们沿着残破的栈道,小心翼翼地走进洞窟。洞窟里黑漆漆的,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土腥味,墙壁上的壁画大多已经褪色,但仍能看出精美的图案——有的画着佛教故事,有的画着西域各国的使者,其中一幅壁画上,竟有个穿着楼兰服饰的人,正和龟兹僧人交谈,手里还捧着一卷丝帛。

“你们看这里!”陈默举着探照灯,照向洞窟的角落。那里有个隐蔽的洞口,被厚厚的灰尘和碎石掩盖着,只露出一条缝隙。队员们用铲子小心清理,很快露出个半米宽的洞口,里面传来微弱的气流声。

“我先下去。”陈默系上绳索,带着探照灯和相机,慢慢钻进洞口。过了约莫十分钟,他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快下来!这里真的是藏经洞!”

跟着爬进洞口,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叹不已——洞窟不大,只有十几平方米,四壁的木架上整齐地摆放着经卷和木简,有的经卷还用丝绸包裹着,虽然有些受潮,但大部分都保存完好。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个青铜盒子,上面刻着龟兹的“飞天纹”,旁边还有几具骸骨,看形态像是当年守护经卷的僧人。

“这些经卷太珍贵了!”沈会长激动地说,“赶紧把恒温箱打开,小心地把经卷放进去,别让它们受潮。”

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将经卷和木简放进恒温箱。我和陈默走到石台前,慢慢打开青铜盒子——里面放着一卷巨大的丝帛,上面用楼兰文、精绝文和龟兹文三种文字,记录着三个文明的交流历史:

早在西汉时期,楼兰、精绝和龟兹就通过丝绸之路建立了联系。楼兰人负责中转贸易,精绝人提供丝绸和玉石,龟兹人则传播佛教文化。三个文明相互学习,相互融合——楼兰人学会了精绝的纺织技术,精绝人借鉴了龟兹的佛教艺术,龟兹人则采用了楼兰的灌溉方法。到了东汉末年,随着沙漠扩大,楼兰和精绝人迁徙到龟兹境内,与龟兹人共同生活,最终融入了当地文明。

丝帛的最后,画着一幅“三族会盟图”——楼兰、精绝和龟兹的首领,手拉手站在佛塔前,周围是各族的百姓,有的在播种,有的在织布,有的在诵经,一派祥和的景象。

“原来如此……”我看着丝帛,眼眶湿润了。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寻找楼兰和精绝文明消失的答案,却没想到,它们没有消失,而是以文化融合的方式,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就在这时,陈默突然发现石台下有个暗格。打开暗格,里面放着三枚小小的玉牌,分别刻着楼兰的“四灵纹”、精绝的“神鸟纹”和龟兹的“飞天纹”。三枚玉牌拼在一起,正好组成一个圆形,上面刻着一行字:“三族同源,文明共生。”

“这就是三个文明融合的见证!”扎西捧着玉牌,激动地说,“老人们常说,西域的文明就像河流,最终都会汇入大海。现在看来,这句话是真的。”

我们在藏经洞里工作了整整五天,将所有经卷和木简都妥善打包,运回库车博物馆。在整理经卷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本《西域诸国志》,里面详细记录了楼兰、精绝、龟兹等西域古国的历史、文化和习俗,甚至还记载了当时的贸易路线和物产,对研究丝绸之路的历史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库车博物馆为我们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庆功宴。宴会上,艾力馆长举起酒杯:“你们不仅找到了龟兹文明的重要线索,还揭开了楼兰和精绝文明的融合之谜,这是对西域文化研究的巨大贡献!”

沈会长笑着回应:“这不是我们一个团队的功劳,是所有文物守护者的共同努力。没有艾力馆长的帮助,没有石窟保护员的指引,我们也找不到藏经洞。”

宴会上,阿不都给我们讲了个故事:他的爷爷年轻时是石窟的守护者,曾说过千佛洞的壁画会“说话”,只要用心去听,就能听到古人的故事。现在,我们终于听懂了——那些壁画,那些经卷,那些文物,都是古人留下的“语言”,诉说着西域文明的辉煌,诉说着各民族融合的历史。

庆功宴结束后,我们在库车又待了半个月,协助博物馆整理藏经洞的文物。期间,文物局的专家也赶到了库车,对文物进行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次发现的经卷和丝帛,是近年来西域考古的重大突破,填补了西域文明融合研究的空白,为证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的右眼是神级计算机
我的右眼是神级计算机
我是你眼中的超级人工智能,你们人类管智商85叫做笨,管135的智商叫做聪明,但是人类永远理解不了什么叫的智商!从现在起,我就是你的左膀右臂!
王自律
万千功法录
万千功法录
关于万千功法录:(切记!切记!修炼功法者务必牢记在心,切勿自行其是,独力修炼。若想顺利修炼此功,非得依赖相关导师在旁悉心辅助、精心指引不可。唯有如此,方能确保修炼之路顺畅无阻,避免出现任何差错,以免误入歧途,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笔韵周风
团宠四宝大佬,总裁夫人的马甲又爆了
团宠四宝大佬,总裁夫人的马甲又爆了
他是帝国最矜贵的少爷,天性凉薄。有传言,他不近女色,取向耐人寻味。却在和女人春风一度后,被抛弃,成为单身奶爸。她遭人陷害,一胎四宝。六年后归来,却成了傲娇总的心尖宠。助理,“总裁,夫人又在看帅哥。傲娇总,“还有人比我更帅吗?某人,“家花那有野花香。傲娇总,“看来娃生的不够,再来两。
寤寐思之
暴君翻脸后,绿茶美人一秒变乖
暴君翻脸后,绿茶美人一秒变乖
关于暴君翻脸后,绿茶美人一秒变乖:“签到成功,奖励黄金万两茶艺大师沈妙妙手握签到系统获得奖励无数,也哄走了无数男人的心。直到被陷害她才知自己是书中炮灰。姐姐们欺负她没权没势小可怜?看眼身后堆积如山的财宝,男主怀里的她清纯又无辜:“在姐姐眼里妹妹很没用吧?取代白月光成为男主心中挚爱后,她准备溜了,曾被她渣掉的前任们却一个个冒了出来。而此时,神经病现任马上要登基……
小青梅啦
重生大小姐:偏执枭爷怀里生奶团
重生大小姐:偏执枭爷怀里生奶团
关于重生大小姐:偏执枭爷怀里生奶团:(重生团宠四个萌宝又甜又飒)前世,盛星渺识人不清,错把奸人当家人,亲手推开宠她疼她枭二爷,却被做成人彘,受贴加官之刑,窒息而亡!重生,一个两个三个爹,四个五个七个哥,轮番上阵,宠无度!乡下丫头,臭野鸡?金融巨鳄,医学大佬,顶级教授抱住大腿,一脸嚎:这是我们老大!上流名媛,第一校花,传奇黑客,古武大能…帝国枭爷手心小娇娇,渣渣们哭喊下跪,俯首称臣!盛星渺:滚,别
九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