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吾乃世家子》最新章节。
话音落下,众人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玄奘大师身后露出一个小沙弥,只见他推着老和尚小声说道:“好虔诚的信众,师祖,我等可要去那里借鉴借鉴?”
可惜恰好此时一片沉默,稚嫩童音被众人听了个清楚。
顿时惹得哄堂大笑。
那位李道长笑言打趣:“若是虔诚到了忘我,便是狂信,而狂信往往是入魔的发端。
来去自如方显正大光明,一味蛊惑人心却是落了下乘哩。”
说罢,还挑挑眉头,意味很是玩味,明显是指桑骂槐,意指佛门同样善于蛊惑人心。
谁知玄奘大师全没当回事,反而拉着小沙弥说道:“那位李道长说的对,修行修的是本心,修的是己身,不是说拉了多少信徒才显得自己佛法精进,莫要迷了本心,本末倒置。”
崔尧没管底下僧道的相爱相杀,兀自继续言道:“诸位可知,那藏人与我等长得一般模样,说来算是系出同源的种族,与其他外人相比,华夏与西藏算是血缘最亲近的分支。
可为何,我大唐没有那么多狂信,反而系出同源的藏人却如此执迷呢?”
底下有人答道:“概因我华夏有圣人教化!”
“华夏礼教完备,神权不可逾越。”
“藏人愚昧!”
“华夏自有传承,三皇治世,五帝定伦。”
“华夏历经百家争鸣,先贤在前,容不得魑魅魍魉。”
……
……
崔尧环首,暗暗点头。
“某家算不得一方名家,也解不了这么大的疑问,不过某家也曾深入研究过一段,对此有些不成熟的理解,今日便将自己的理解说出,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指正。”
众人好奇于这种形式,都感觉很是新鲜,所以也不曾起哄,气氛热烈而真诚。
崔尧翻身坐到栏杆上,徐徐说道:“其实,我华夏也不是没有出过邪教,反而数量众多,说是冠绝于万族之首也不为过。
大家是不是很疑惑,若是如此猖獗,为何不显露于世呢?
原因很简单,难以做大!
这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那些邪教,往往发端于穷乡僻壤,越是文华不昌盛的地方,就越是多发。
继而便如滚雪球一般,裹挟了大量单纯的乡民,而后就初成规模。
可是然后呢?
然后就没了,我想问问诸位,这是为什么呢?”
玄奘饶有兴趣地答道:“教义疏漏,不成体系,明眼人一眼便可勘破端倪,所以不成气候。”
崔尧抚掌大笑:“好一个明眼人,大师真知灼见!”
李道长也说道:“不合天道,不符民意,自然为朝廷所不容。”
崔尧同样附和:“对,但凡华夏地掌权者,对于宗教和邪教一向分的清楚……
除了某些脑子坏掉的昏君。”
众人皆知说的是谁,故而默契的笑了起来,除了玄奘大师略有些尴尬。
“我华夏历经三皇五帝,百家争鸣,儒释道三教并举,种种思辨,都是我等族群珍贵的历史记忆,故而我华夏一向明天理,懂人伦。
所以没有谁,能够轻易洗得了我华夏大众的脑子。
说句人话便是,华夏不养闲神!
我华夏除了礼教之外,其实是最讲究实用的族群,什么虚无缥缈的许诺,对我等来说,太过抽象,难以接受。
举个极端的例子,假如有一番邦教派来我大唐长安传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教士曰:信我教派,可得永生!
路人遂言:何时?
教士曰:来世。
路人又言:今世不可得?
那教士循循道:今世需奉献终生。
路人便拂袖而去,言道:没好处,鬼才信。
诸位觉得路人的反应是不是很合理?这说明什么?说明我华夏之人不会被轻易蛊惑。
而换到藏人呢?
生来了无生趣,见不到希望。
又无宝贵的文化传承,缺乏分辨的手段。
所以比之我华夏来说,难免显得有些天真烂漫。
如今,我大唐朝廷致力于打破藏人的生存牢笼,努力扩大他们的生存权力,至今五年也算有些成效。
可肉体上松快了,精神呢?
他们一直以为他们的精神世界很高尚,可在我等看来,却是有些难以理解。
这样步调不一的族群强行融合在一起,某以为,是会出问题的。
那么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
某家想了许久,得出一个结论,或许大抵是教育吧?
其实此事在史书上也不算新鲜。
就在这片土地上,八百年前,秦皇统一六合,所作的第一件事是何事?”
提问一出,底下便有声音答道:“秦皇暴虐,焚书坑儒,所作之恶,罄竹难书!”
崔尧笑言:“好吧,这位大人提出了秦皇之恶,那么谁来说一下秦皇对于我华夏之大善?”
于是底下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大唐不比后世,人们对于皇帝的评判标准自然与后世不同。
与后世讲求关于民族等宏大叙事主义不同的点在于,古人评判帝皇的标准更侧重于德行。
可论起私德来说的话,秦皇自然与好人不沾边。
既然连好人都不算,自然更称不上明君。
崔尧没有等到答案,自然也没什么意外。
于是笑着说道:“看来,某家的观点有些不合时宜,不过今日乃是畅所欲言之日,故而某家便大言不惭了。
我以为,秦皇之功德,不输三皇五帝!在我心中,秦皇、汉文与贞观大帝是可以一时瑜亮相称的伟大帝皇。
诸位先别反驳,请给予在下一点耐心。
窃以为,秦皇是我华夏凝聚成一个帝国的奠基人!在此之前,虽然炎黄二帝统一我等的民族称号。
可在这片大地上仍是一个松散的民族,大家互不统属,就连语言文字都有隔阂!诸位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