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世家子

第240章 漫谈吐蕃论古今(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吾乃世家子》最新章节。

夹带着私货的点心呈上之后,崔尧也并未借题发挥。

他深知,上赶的不是买卖,大唐聪明人何其多也,太过刻意反倒适得其反。

就这般点缀着就好,观察细致的聪明人总该有些先发于人的权力不是?

就比如长孙无忌,还有那许多位拿着玉米、薯片,端详着并四处小声询问的人们。

他们注定会因为还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获得一笔丰厚的酬劳。

而那些浑不在意,甚至五谷不分的蠢人,自然不在崔尧的考虑范畴。

陛下的讲话仍在继续,眼下已经过渡到了问策环节。

此事也是崔尧与李承乾早就商量好的。

大会共持续三日,这三日里的头一日乃是陛下专属的问政环节。

且首日的问政环节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乃是为陛下答疑解惑,听取民间的声音。

而第二部分的问政,崔尧则设计的颇为玩味。

名曰为民解惑。

顾名思义,就是百姓问政于君,旨在由百姓们将日常不太理解的政策或是觉得不公平的政策,借此向陛下发问!

为此,陛下将三司大佬、六部尚书全部带了过来,甚至曾经在职,如今已经下野的部官也招了过来,只要是目前在京中的大佬,一个不剩,全部与会。

第二日,则是自六部朝官开始,上至尚书、下至各司部郎中,皆有资格站立于高台之上,向上至陛下,下至百姓代表进行提问,以期触类旁通,达到解惑的目的。

崔尧的题眼就隐藏在这里,他为了第二日的问策,准备了数量繁多的问题,若是其他部门没太多需要解惑的问题,恐怕明日会让这厮独霸高台一天。

第三日的内容就颇为玄幻了,主角发生了转变,高台之上,进出自如,任何人都可以上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愿景。

一旦发声之人言之有物,获得众人的半数的赞同。

那么,陛下协同三司六部就得集体评估所言之物的可行性,并当场表决。

无论是通过或是否决,必须有理有据,并由专人进行当场宣布。

这等事情对于封建王朝来说,简直是破天荒的举动,只怕就是贤明如贞观大帝也不会同意如此行事。

可偏偏李承乾却没有看出此事一旦发生并形成永例之后,会对皇权天授有多大的冲击!

他只是觉得新鲜有趣,觉得不妨一试。

而崔尧本人,对于此事将要发生的影响也没有很明确的概念,崔尧也并未有动摇皇权的初心,他只是从本心觉得,国家就该这般做。

至于道理为何,那却是不甚明了。

只能说,一个人从幼年接受的学识,对一个人的三观会有多大的影响,它会默默影响着人的一生,并潜移默化到潜意识中。

……………………

“就如朕刚才所述,西藏道并入大唐如今已逾五年,可情况并不如朝廷所设想的那般乐观。

苯教的影响无处不在,朕的子民仍然没有摆脱蒙昧,他们拜天拜地,拜所有能看到的死物。

他们如此虔诚,甚至虔诚到了朕无法理解的程度。

为了祭拜,他们烧掉了自己拥有的所有珍贵的东西,只为了祈求神灵的眷顾,甚至连自己下顿的口粮都毫不在意……”

随着陛下的诉说,在场之人,无论是大臣还是贩夫走卒都陷入了死寂。

哀其不幸者有之。

怒其不争者有之。

可偏偏就没有一个能与藏民共情之人,便是僧道两家宗教人士都露出了怒色!

“陛下!此乃邪教!贫道恭请陛下取缔此教派!否则不足以平民愤!”

李承乾苦笑道:“谈何容易?苯教之于藏民,犹如儒释道之于华夏,早已深入人心……”

“阿弥陀佛,陛下,即便是我佛门,亦讲求因果,哪有如此只知索取不讲回报的道理?何况损毁信徒赖以生存之物……

属实太过矣!贫僧亦同意李道长的意见,此教已遁入邪道。”

李承乾见发言之人,顿时回了一礼:“玄奘大师,您为何不上高台?朕这里有你的位子哩。”

玄奘大师慈和的笑道:“哪里不一样呢?贫僧闭关多时,倒是更喜人间烟火,老僧身边的人个个鲜活有趣,令人心中宁和。

高台之上,却是人人正襟危坐,看着实有些乏味,老僧坐了一辈子禅,如今却越发耐不得一本正经了。”

崔尧循声看去,那老僧周遭果然有趣,算命先生与老鸨左右护持,前方还有一少年监生不停投喂。

老僧坐没坐相,依坐在石头上,慵懒而闲适,看着好不快意。

崔尧见此议题已经入了巷,便站起身来,插言道:“某家有不同意见,还请诸位听我一言!”

一句话便夺了众人眼球,众人不由自主地看了过去,倒要看看是谁要别出心裁,语出惊人了。

“是小战神哩,洒家曾有幸见过他。”

“这般年轻?不是说是个沙场宿将吗?”

“听闻吐蕃之战,他也有参与,想必应该有些见解。”

“这么个年纪?当真参与过五年前的吐蕃之战?不是家中大人带契的吧?”

……

崔尧环顾四周,走到栏杆边上,对着李承乾行了一礼。

李承乾笑言:“朕说过,今日不需多礼。”

崔尧:“习惯了,下次一定。”

……

李承乾翻翻白眼,便说道:“没个好嘴,行,你来替朕解释解释如今的困难。”

说罢,便施施然的坐了回去。

崔尧点头,随即朗声道:“自贞观二十三年,我大唐将吐蕃吸纳,并设立西藏道,至今已逾五载。

国朝也曾试着将西藏本地的教派改良或是直接摧毁。

可惜收效甚微!

朝廷原以为原吐蕃旧地,乃是政教合一的政治统属,摧毁其统治政权便可同时打击宗教。

这一想法,对我唐人来说,简直是天经地义。

可惜,藏人不这么想!

他们的信仰在我唐人看来,简直是虔诚到病态的程度。

苯教扎根于西藏道,便如血脉于人,根本无法剥离!

我与如今的西藏道节度使禄东赞亦是老友,他曾戏言:若想彻底摧毁西藏的苯教,莫不如直接将藏人全部屠戮来的方便。

这便是西藏道如今的现状。

某家敢问:能否为了灭一邪教,便将邪教附着的人民一同屠戮吗?”

“不妥!”

“荒谬!”

“滑天下之大稽!”

收到反馈,崔尧拍拍手掌,笑道:“着哇,某家也是这么想的。若是草率的进行宗教封禁,就如同和西藏道百姓进行人民战争,还是不死不休的那种,所以某家说,此事不可草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关于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大明已成历史,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附身到流亡吕宋的亡明皇孙朱和埸身上。最初,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朱和埸迷茫而丧气。然后……“帝国崛起系统已上线……“恭喜宿主获得系统全面强化!“恭喜宿主获得大明神机营官兵500人!全员配备米尼步枪。“恭喜宿主获得米尼步枪全套制造图纸。……在从系统获取高尖端武器的同时,朱和埸开展工业革命,大力发展军事科技,
咸鱼太暴躁
原神:生于魔神战争前
原神:生于魔神战争前
某个原批在某个肝原神的深夜突然猝死,来到了提瓦特大陆。在这个双子还未降临的时代,在这个七神还未出现的时代,在这个剧情还未开始的时代,在这个群魔并起,诸神争霸的时代。原批中的肝帝疯狂成长,在这个新的世界谱写篇章。烛螭:老婆们我来了当魔神战争开始,身为魔神中的一员,是偏安一方,还是争夺七神的宝座。
李艾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