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管你是人是仙穿越了都给我种田!》最新章节。
吃过早食,众人纷纷扛着农具下地,只留李阿翁李阿奶在家照看团郎和宝娘。
此时太阳才将将完全升起,往常他们都是赶在太阳没出来之前就去到地里忙活,今日因为三郎及第的消息耽搁了一下,直到这个时候才出门干活。
李四郎背着水罐,跟随大部队去地里拔草,出门时发现二兄似乎没有要跟上来的打算:“二兄,你不去吗?”
他只有一日假期,中午就要回来收拾行李等到下午就得出发去村学。
李二郎摸摸弟弟的脑袋:“你们先去,我随后就到。”
李四郎虽然充满疑虑,但懂事地没有多问,而是转身招呼上豆浆和油条一起出门。
等家人走后,李二郎关上院门,回到正屋,两个老人手里各自忙活,期间分神盯着两个沉迷玩耍的小孩。
李二郎没有出门,两个老人小吃一惊,李阿奶停下手里的绣活,笑呵呵地问:“二郎可是有事?”
“嗯,有些事想与阿翁请教。”
李阿翁疑惑地看向蒙口,他这个孙子不知不觉间到了弱冠之龄,记忆之中那个追在身后朝着买饴饧的小孩似乎在一瞬间长大成人,如今这副高大的身形可将穿门而入的光线牢牢遮挡,进入兵营后渐渐生出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放下手里的编到一半的藤筐:“走罢,去书房里说。”
于是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书房。
李二郎看到书房桌上摆着好几张字帖,是他们兄弟姊妹六人都用过的字帖,现在轮到团郎了。
如今书房已经轮到团郎使用,平日吃完晚食,李长吉便会带着团郎认字和练字。
当初那个陪着四郎坐在椅子里啃饼吃枣的小孩已经认字,来年就要上蒙学了。
望着空空荡荡的墙,李二郎只觉得时光一瞬即逝,他与越郎初相识竟已是四年前。
“二郎,你有甚么要与我请教的?”
李二郎回神,转过身正色道:“阿翁,你可知四五十年前吐谷浑与大黎和亲的事?”
闻言,李阿翁皱起眉头,看样子是在回想。
时间太久了,当时的他还是个毛头小孩。
李二郎扶着阿翁坐下,解释说:“阿翁可记得当年惠帝为了联合吐谷浑,集中兵力抵御回纥,遂命一位公主出塞,嫁与当时的吐谷浑王。”
“似乎是有这么一件事……”在李二郎不断地提醒下,李阿翁依稀记起一些消息:“待我算算……那是多少年前的事……”
李阿翁掐着手指,口中叨念着什么。
李二郎站在身旁也不催促,十足耐心地静静等待。
“唔,大抵是四十八年前的事了……”李阿翁敲敲桌面,侧身仰头看向李二郎:“那年阿翁我十一岁,当时和亲的不止一位公主,而是两位。”
“一位去吐谷浑,一位去回纥。”
“听说一个是惠帝之女,另一个是宗室之女,嫁去吐谷浑的是真公主,去回纥的是册封的公主。”
李二郎:“阿翁,你可知与吐谷浑和亲的公主封号?”
李阿翁沉吟片刻,恍然大悟道:“固安公主……对,就是固安公主!另一个册封公主唤和光公主。”
固安公主?固安大长公主?
“和光公主结局悲惨,不到半年竟被回纥可汗斩杀祭天,他们这群禽兽简直不把大黎放在眼里!!”随着陈年记忆慢慢被发掘,李阿翁记得越来越清晰:“惠帝听闻此事震怒不已,当即下令派兵攻打回纥。”
“相比和光公主,固安公主就要幸运得多,顺利进入吐谷浑,嫁与吐谷浑王,在吐谷浑王死后又嫁与继任吐谷浑王,如今还未传来讣闻,想来固安公主还在。”
李阿翁的话在李二郎的意料之外:“阿翁你说甚么?固安公主为何要嫁与继任吐谷浑王?她不该是太后吗?”
李阿翁白了孙子一眼:“吐谷浑的习俗就是如此,一女多嫁并不少见,咱们不也有改嫁的说法吗!”
“固安公主与和亲的吐谷浑王并无子嗣,吐谷浑王死后由其弟继位,固安公主便嫁与继任吐谷浑王,可惜依旧未诞下子嗣。第二任吐谷浑王死后由其子继位,固安公主便嫁与第三任吐谷浑王,这次公主终于生下一个小公主。”
“后来吐谷浑出现内乱,第三任吐谷浑王被人杀害,由其叔叔继位,固安公主再次嫁与第四任吐谷浑王,在四十二岁时终于诞下一个小王子。”
这些消息大多是李阿翁在兵营里收集到的,因为地域遥远和时间久远,关于前三任吐谷浑王的事他不能太确定里边的细节,但第四位吐谷浑王,他可以非常肯定所有信息都是真的。
因为他就是当年跟随军队去吐谷浑平乱的其中一人。
“第四任吐谷浑王唤‘诺葛钵’,年纪虽然比固安公主要小许多,但十分骁勇善战,在我们的相助下迅速平定王城,非但如此,他还心悦公主,平乱后不顾群臣反对,执意依照大黎婚礼习俗迎娶公主。”
说着,李阿翁笑意连连:“听说两人婚后相敬如宾、琴瑟和鸣,这才有了小王子。”
李二郎:“这位吐谷浑王之后可还有其他人继位?”
李阿翁瞪大眼睛:“你这是甚么话!公主好不容易苦尽甘来,遇到一位诚心待她的人!自然是没有的!上天心疼公主,怎会再让她失去心爱之人!”
李二郎沉默,没有告诉阿翁诺葛钵已经死了的事,而且大抵是死于花柳病。
两人又继续谈了许多关于吐谷浑的事,这让李二郎收获颇丰。
结束谈话,李二郎便拿上农具下地去了。
……
另一边的长安,盛会还在继续,相比于昨日的全民狂欢,今日的氛围就要收敛一些。
今日举行的是一场叫“探花使”的活动。
他们要在八十八位新科进士里选出两位探花使,与剩下的人比拼摘花。
探花使并非以成绩优异来选,而是选最年轻的两位。
莫卿元、李时泽。
两人相视一笑,毫不犹豫地接下挑战。
探花使探花使,要抢在众人前摘下全长安的名花。
牡丹、芍药、海棠、杏花等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
这天,全长安城的私人园林都对他们开放,无论是高官王府,还是富商贵人,都不能拒绝探花使进入园子,可要想摘到名花,得与主人家作诗一首,主人家满意了才能摘下名花。
“卿元,我实在不善于作诗,还请你多多辛劳。”李三郎脸上冒着热气,略带歉意地看着莫卿元。
他实在不擅长吟诗作赋,幸好他的同伴是新科状元。
莫卿元摆摆手,毫不在意:“时泽你莫要这般想,说起来我的骑术不如你,在长安城内慢慢行走尚可,若是疾驰怕是会闹出大乱。”
两人一拍即合,李三郎驾马,莫卿元作诗。
得益于纪清越喜欢游玩,也喜欢带他一起游玩,李三郎清楚地记得长安城里着名园林都在哪儿。
太平坊自雨亭、丰乐坊幽居、光德坊刘相公茅亭、嘉慧坊韦宅、宣义坊杨安园林……永兴坊陆府百花园、崇仁坊大长公主府牡丹苑……
李三郎翻身上马,随后伸手将莫卿元拉上来。
两人共乘一匹马,疾驰在长安城中。
李三郎目标明确,熟悉道路,很快就找到正确的里坊,进入里坊后只要询问路人便知园林的确切位置。
就这样,莫卿元身后的花袋装的花草越来越多,虽然有的时候会在同一处府宅园林遇到同来探花的人,但胜在莫卿元能力强,诗赋张口就来,且质量极佳,很容易就得到园林主人的首肯。
所以,两人大多时候总能抢先他人一步摘到花。
“我们下一处去哪?”马背上的莫卿元抱着李三郎,身后的花袋随着马蹄跃起而跳动。
李三郎方向感很好,选的路线也是最优的。
“先去牡丹苑再去百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