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最新章节。
汪丽在法警的示意下失魂落魄地离开,她自始至终没有再看叶邵凯一眼。
走出法院时,天空放晴,阳光刺破云层,暖洋洋地洒在身上。
沈秀兰牵着叶邵凯和叶妍,叶昭抱着睡熟的团子,一家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谁都没有说话。
转眼便入了夏,城南那片曾经的乱坟岗,如今已彻底变了样。
一栋崭新的六层住宅楼静静地矗立着,红砖外墙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明净的玻璃窗倒映着蓝天白云。
楼前的水泥地平整干净,两侧还留出了花坛,虽然还未种上花草,却已能想见未来的绿意。
这就是秀兰建筑公司的第一个项目。
从设计图纸上的寥寥几笔,到如今的拔地而起,沈秀兰几乎将所有的心血都倾注于此。
她没有追求时髦的样式,而是把功夫全下在了看不见的地方。
墙体用的是最好的标号水泥,钢筋的密度比标准要求还要高出一截,上水下水的管道接口,张建国带着人反复试压,确保滴水不漏。
交房的日子,定在了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
沈秀兰没有搞什么盛大的剪彩仪式,只是在楼门口拉了一条写着“欢迎业主回家”的红色横幅。
几张长条桌拼在一起,铺上红布,上面摆着热水瓶、茶叶和搪瓷杯。
她穿着一件干净的白衬衫和一条蓝色的确良裤子,头发利落地挽在脑后,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户业主的信息和一些特别嘱咐的事项。
“是王大哥和嫂子吧?欢迎欢迎!你们家是三楼东户,采光最好的那一间。”沈秀兰笑着迎上一对中年夫妻,准确地叫出了他们的姓氏。
王大哥是个实在人,也没客套,领了钥匙就直奔楼上。
“这活儿干得地道!”他转头对跟上来的张建国竖起了大拇指。
张建国黝黑的脸上露出一抹憨厚的笑:“沈经理说了,房子是人住一辈子的,半点马虎不得。”
楼下,另一户业主刘婶正围着沈秀兰问个不停:“沈经理,这水费电费以后咋交啊?还有,我听说这楼房的下水道容易堵,咱们这个……”
沈秀兰耐心地打开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给她看:“刘婶您放心,每户的水电表都是独立的,咱们直接去各自的营业所交就行。至于下水道,我们用的是加粗的管道,而且每一层的转角都预留了检修口,就是为了方便日后疏通,正常使用绝对没问题。”
一传十,十传百。来看房的业主们,起初还抱着挑剔的眼光,可一圈看下来,听着邻里间的交口称赞,心里的石头都落了地。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攒了半辈子的钱才买下这套房,对他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处居所,更是下半生的希望。
秀兰建筑公司盖的房子,质量过硬——这个口碑,就在这一次次的敲墙声、一次次满意的点头中,悄然传开了。
人群的一角,市里日报社的一位年轻记者正拿着笔和本子,默默地观察着一切。
他本是听闻有个女建筑商,觉得是个新闻噱头才过来看看,预备写个三百字的小通讯稿交差。
但他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放下了最初的想法。
他看到那些业主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听到了他们对沈秀兰毫不掩饰的感激。
他想,这或许不仅仅是一个噱头,而是一个时代浪潮下,普通人奋斗崛起的故事。
叶昭今天没有穿警服,一身便装,站在不远处一棵槐树的树荫下。
他没有上前,只是安静地看着。看着妻子在人群中从容应对,看着她脸上的自信与光彩,那不是依附于任何人的光芒,而是她自己凭着双手和智慧,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
他的嘴角,在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时候,微微向上扬起。
仪式一直持续到傍晚。送走了最后一户业主,沈秀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揉了揉有些笑僵了的脸颊,靠在楼门口的墙上,看着眼前的这栋楼,心里涌上一股巨大的满足感。
虽然算下来,这个项目刨去各种成本和给张建国团队的分红,利润确实不多,但它所带来的无形价值,远非金钱可以衡量。
这是“秀兰建筑”的招牌,是她在这个行业立足的基石。
“累坏了吧?”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一杯温热的茶水递到了她面前。
沈秀兰回头,看见叶昭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她身边。
他手里拿着她那个印着红花的搪瓷杯,杯口还冒着丝丝热气。
她接过杯子,捧在手心,茶水的温度顺着掌心一直暖到心里。
她没有说谢谢,只是仰头喝了一大口。
夕阳西下,将夫妻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叶昭什么也没问,就那么陪着她站着。
千言万语,都在这片刻的安静陪伴之中了。
夕阳的余晖尽数敛去,夜色温柔地笼罩了四合院。
回家的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分享着白天的见闻,叶妍说起业主们夸赞妈妈的那些话,小脸上满是与有荣焉的骄傲。
叶邵凯则学着张建国拍胸脯的样子,说将来也要盖结实的大楼。
就连怀里睡醒的团子,也呀呀地挥舞着小拳头,似乎在为这个家喝彩。
晚饭是叶昭下厨做的,四菜一汤,家常却可口。
饭桌上的气氛轻松而温馨,白天的疲惫在欢声笑语中一扫而空。
然而,这样的宁静只持续了数日。
沈秀兰最先察觉到变化。
起初,只是叶昭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他总是说队里有案子要加班,神色如常,但沈秀兰能看到他眉宇间挥之不去的倦意,以及眼底深处藏着的一丝沉郁。
他脱下警服,换上家常衣服,那股紧绷感却没能随之褪下,就像一件无形的沉重外衣,始终披在他身上。
一天晚上,沈秀兰已经哄着孩子们睡下,正在灯下核对电器行的账目,院门才被轻轻推开。
叶昭回来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进屋,而是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了下来,点燃了一支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