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最新章节。
会议结束时,已是深夜。工长们带着一身疲惫和重新燃起的斗志各自散去,办公室里只剩下沈秀兰和张建国两人。
“秀兰,你早点歇着吧,我看你这眼圈都黑了。”张建国收拾着图纸,声音里带着心疼。
沈秀兰摆摆手,将最后一页文件归拢整齐,放进抽屉锁好。
她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建材危机这一关,总算是过去了。
然而,她心里清楚,李文博绝不会就此罢手。
这次的试探更像是一记警告,真正的风浪,或许还在后头。
果不其然,平静的日子只过了不到一周。
豪华的办公室内,红木办公桌光可鉴人。李文博将一份报纸狠狠摔在桌上,报纸的头版,正是关于城南项目复工的简讯。
他胸口起伏,眼里的火几乎要喷出来。
“废物!一群废物!”他低声咒骂着,“连断她一点材料都办不到!”
他对面沙发上,坐着妆容精致的王美玲。她慢条斯理地端起骨瓷茶杯,吹了吹漂浮的茶叶,嘴角挂着一丝讥诮:“文博,跟她硬碰硬,你什么时候占过便宜?对付沈秀兰这种女人,不能从生意上打,要从名声上毁。”
李文博抬起眼,看向她。
王美玲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你想想,老百姓最怕什么?是花了一辈子的积蓄,买个‘豆腐渣’房子。她那个‘秀兰建筑’,没名气没背景,全靠着她一个人撑着。
只要我们散布出去,说她为了省钱,偷工减料,用的是最次的水泥、最细的钢筋……你猜那些交了定金的人,会不会挤破她的门槛退钱?”
李文博的眼睛亮了起来,他盯着王美玲,脸上的暴躁被一种阴狠的算计所取代。
他拍了一下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让她身败名裂,比让她亏钱还让她难受!”
“这事儿不用我们自己出面。”王美玲得意地笑了笑,从手包里抽出一张名片推了过去,“这是《城市快报》的一个记者,收钱办事,最会捕风捉影,添油加醋。你只要给足了钱,他能把白的说成黑的。”
两天后,一份名为《城市快报》的报纸悄然出现在市里大大小小的报刊亭。
报纸的一个角落里,刊登了一篇不起眼的文章,标题却足够耸动——《警惕!城南新楼盘或存严重质量隐患,女老板为牟暴利偷工减料?》。
文章里没有指名道姓,却处处影射。用词极尽夸张,说什么“钢筋细如铁丝,水泥一捏就碎”,又暗示项目负责人是个“空有美貌,毫无经验的农村妇女”,字里行间都在引导读者相信,城南那个正在建设的楼盘,是一个巨大的骗局。
这篇报道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激起了千层浪。
最先感觉到不对劲的是张建国。他早上刚到工地,就发现工人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手里还传阅着那份报纸。
他抢过来一看,气得脸都涨成了猪肝色,当场就把报纸撕了个粉碎。
可他撕得了一份,撕不了全城。
上午九点,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就疯狂地响了起来。
第一个电话,是一位已经交了全款的客户打来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怒和恐慌,嚷嚷着要退房退钱。
沈秀兰接了电话,没有争辩,只是静静地听着对方发泄完,然后温和地说:“先生,我理解您的担忧。口说无凭,如果您方便,这个周六上午十点,我邀请您亲自来工地看一看,我们用事实说话。”
对方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她会是这个反应,嘟囔了几句,挂断了电话。
但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一个上午,电话就没停过。
退订的要求一个接一个,有的人态度强硬,有的人言语刻薄。
张建国在旁边急得团团转,好几次想抢过电话跟人理论,都被沈秀兰用眼神制止了。
到了下午,甚至有两位客户直接找上了门,将一份《城市快报》拍在她的办公桌上,要求立刻办理退款手续。
沈秀兰没有慌乱,她亲自给两人倒了茶,然后拿出了购房合同,指着上面的条款,平静地解释退款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