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师座林译》最新章节。
直到第二天清晨,曙光微露之际,鬼子才惊觉自己已陷入三面包夹之中。他们原以为借着夜色翻越山脊神不知鬼不觉,却没想到就在三四里外,盟军早已布下简单的防御工事,三条阻击线将他们的去路彻底封死。
“八格牙路!这怎么可能!”鬼子联队长接到报告时又惊又怒。他分明派出过侦察兵探明前路,确认安全无虞才下令行进。难道这些工事是一夜之间从地里长出来的不成?
眼下他骑虎难下。若发起进攻,势必暴露作战意图,这支本应出其不意的奇兵就将失去所有战略价值;但若按兵不动,盟军很可能已经发现了他们的踪迹,等到对方调动兵力完成合围,届时便是死路一条。
冷汗顺着额角滑落,联队长紧握军刀,目光死死盯向东侧那片刚刚显现的敌军阵地。终于,他狠下心肠,嘶声下达命令:“准备进攻——向东侧敌军阵地突击!”
既然已经落入包围,就不能坐以待毙。无论如何,必须撕开一道口子。奇袭之策已然失败,如今能做的唯有先向师团汇报,再打开一个通道。
鬼子一个大队向东侧这个营发起的进攻,精准地指向了这批刚受训不久的新兵队伍。然而这些年轻人并非强征而来的壮丁,而是怀揣知识和满腔热血的学生兵。更有花旗教官在作战现场协调指挥。
该营此时正承受来自西面的敌军压力,他们不断派出前沿侦察小队巡逻警戒。整个防御阵地纵深较浅、正面狭窄,却布置得极为周密:北侧有步兵班设伏的安全区;中部部署了一个加强重火力的步兵连,并配属六辆斯图亚特轻型坦克提供支援。
阵地前方不仅架设了铁丝网,还布置了两处混合雷区。南侧则设有由重机枪掩护、同样布雷完善的伏击点。
这实际上是花旗教官参照东线战场经验所构建的一块防御试验场。整个体系明显透露出“不好对付”的信号,也因此被鬼子误判为精锐部队所在,认定必须抢先将其拔除。
当鬼子发起试探性进攻时,我军前沿巡逻小队立即果断还击,并以交替掩护的方式迅速撤回安全区。不明情况的敌军在追击途中陷入铁丝网障碍区,旋即遭到我方重机枪火力的猛烈阻击,只得眼睁睁看着巡逻小队顺利撤离。
随后,鬼子在九二式步兵炮和掷弹筒的火力掩护下,发动了第二轮进攻。尽管其战术部署严密,并成功摧毁了我方两处机枪阵地,却在推进过程中踏入雷区,遭受重大损失。
更令鬼子意外的是,这支华夏部队仿佛拥有与约翰牛一样的重火力配置!大量的机枪、迫击炮竟在他们陷入雷场时突然出现,彻底切断了进攻部队的退路。进攻部队被迫在雷区中发起冲锋,最终伤亡惨重。
联队长此时终于意识到,眼前这支军队绝非以往在亚洲战场遭遇过的任何部队。其火力配置之强令人震惊,士兵作战素质更是显着提升。他当机立断,将四一式山炮推至前线,企图以重炮火力掩护部队突破第一道防线。
“干得漂亮!这趟回去我得好好调整战术。这边的雷场布置得妙,但机枪点太散了,战士们的反应速度跟不上啊。”
龙文章趴在山坡上举着望远镜,看得如痴如醉,嘴里不时蹦出几句点评。他全然不顾身边战士们一个个神经紧绷。
这原本是一次深入鬼子腹地的侦察任务,明明任务已完成,带队的指挥官却不立即回营,反而摸到这儿“看起了热闹”……
但龙文章哪在乎这些。他看见第一道防线虽被突破,可守军迅速后撤、重新集结,就在敌军继续推进时,骤然迎上三个步兵排的猛烈阻击。
每个排都配属了重机枪和迫击炮,全连以横队展开、沉着迎敌,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每个排竟还协同一辆坦克冲入战场,几乎在转瞬之间全线反击。
“反应真够快的,这是谁在指挥?打得漂亮,就该这么打!嚯,好漂亮的坦克,这些大宝贝可真带劲!啥时候师座也能给我拨几辆就好喽……”龙文章仿佛已置身在那战场之中,一时情绪高昂、一时连连感慨。
此时,防线上的81毫米迫击炮阵地已机敏移往后侧,重新部署在中段连队的防区,并迅速展开火力支援。与此同时,预备队果断投入战斗,转眼之间,就将鬼子的第二轮攻势彻底瓦解。
鬼子显然被打懵了。仅仅是两轮攻势,两个中队便遭受重创,伤亡率高达四成。继续强攻,真的还能拿下吗?
更何况那几辆坦克实在难以对付。大队长不得不向联队部发出请求,寻求战术指导。
“让他们再从南边试试看吧。如果还是不行……就只能向师团请求支援了。”
联队长接到战报,虽心有不甘,却深知不能再这样消耗下去。他从望远镜里亲眼见证了这支敌人的强悍。眼下,唯有尝试向南突围。
“坏了!鬼子不攻了。快回去!他们肯定要转头打咱们了!”龙文章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他急忙收起望远镜,带领侦察小队火速回撤。
他估计得一点没错,鬼子果然调转枪口朝这个方向扑来。龙文章刚踏回营地,孟烦了就拖长了声调调侃道:“哟,您老这是上哪儿溜达去了?仗都快打到跟前了,才舍得回来啊?”
林译脸色铁青,早已猜出龙文章去做了什么。但他此刻顾不上斥责,因为战斗已迫在眉睫!
“参数,布防图,立刻给我。”林译冷声下令,“全体准备战斗!”他一把接过龙文章递来的地图,迅速在大地图上展开作业。
他必须马上呼叫空中支援,既然有这么好的打击条件,岂能跟鬼子客气?就该把能用的招数全往鬼子头上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