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第117章 岛津继有:我就是个首级?(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最新章节。

“岛津大人,快!我们快离开这里!”

东乡久原慌忙拉着已经被吓愣了神的岛津继有就想往后跑。

因为眼前的战场境况对于这些小矮子来说还是太过惊悚了。

在他们眼里,那些疯狂的“明军”不仅几人围攻一名萨摩藩勇士,而且在得手后还会迅速砍下他们勇士的头颅挂腰间。

甚至还出现了几个人争抢一个头颅的情况。

血糊糊的脑袋在这些人手里被争来抢去,那画风实在是过于诡异。

岛津继有虽然也领着萨摩蕃的士兵打过好几战,但每次他都是在最后方观战,如此血腥的场景他又哪里见过。

不仅仅是岛津继有没见过,东乡久原依旧如此。

倭国如今已经进入江户时代了,而且幕府还实行了海禁政策,这就造成了倭国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战争都不多。

萨摩藩平时除了欺负下琉球外就是欺负下周边的弱小大名了。

但是那些村庄械斗的烈度都相当的低,顶了天也就死伤百八十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伤者。

而眼前,这根本就没有伤者一说……

愣神中的岛津继有被东乡久原拉着往后跑,十几名萨摩藩武士护卫在其身旁跟着撤退。

不过现在想走就是没那么容易,

首批登陆的外籍军团士兵有近千人,而倭兵才多少?

总共就几百人的倭兵分摊下来都不够每人一个,僧多粥少,大量空着手的外籍军团士兵哪里肯放过一个倭国人。

很快就有士兵看到了想要逃跑的岛津继有一群人。

“那边还有一堆首级!抢啊!”

那喊话的士兵是用倭语喊的,以至于不远处的岛津继有也听到了这话。

一时间岛津继有又惊又急。

他一堂堂萨摩蕃三少爷在这些倭奸眼中就是一个首级?

不过岛津继有再气也没用了,因为随着那名士兵的喊话,几十名外籍军团士兵眼冒精光的向他们看来。

那眼神……看得岛津继有汗毛直立。

“保护岛津大人!”

眼见走不掉,东乡久原还想再挣扎一下,在他的一声令下,十几名统一靛青色着甲的萨摩藩武士举着武士刀就朝着数十名外籍军团士兵冲去。

倭国的武士真的很厉害吗?

或许真的有那么一些人武艺高强,但绝大多数的倭国武士和普通士兵区别其实并不大。

他们与普通士兵的优势只是武器和甲胄更好以及挥砍力量更大而已。

历史上倭军曾经和神州正规军有过数次正面对战。

公元660,唐军一万三千兵力与倭军四万两千兵力激战于百济汉江口(朝鲜)

最终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唐军以少胜多,四万多倭军全军覆没。

而后便是万历援朝战争,虽然这个时候大明已经步入暮年,但这次战争依旧是明军获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原神:生于魔神战争前
原神:生于魔神战争前
某个原批在某个肝原神的深夜突然猝死,来到了提瓦特大陆。在这个双子还未降临的时代,在这个七神还未出现的时代,在这个剧情还未开始的时代,在这个群魔并起,诸神争霸的时代。原批中的肝帝疯狂成长,在这个新的世界谱写篇章。烛螭:老婆们我来了当魔神战争开始,身为魔神中的一员,是偏安一方,还是争夺七神的宝座。
李艾玉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以神魂为引,肉体为祭,缔造神兵,不入轮回,身死,不悔。-岑子青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都不会相信自己会有穿越的一天,甚至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不惜为他献祭了性命。本以为就此魂飞魄散,却没想到会重生成为拍卖世家岑家的三少降生。因神魂受损,岑子青修炼举步维艰,只好躺平当个废柴。但父母爱子心切,硬是用钱给他送到了‘名牌学院’修炼。岑子青不忍心辜负父母的心意,只好含泪挥别米虫的生活,跟舅舅去学院混日子。
咸鱼娇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