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最新章节。
写下最后一行剂量,他仔细检查了一遍方剂组成和剂量,确认没有违反“十八反十九畏”等配伍禁忌,也没有使用毒性药材。然后,他将处方递给桂翠。
桂翠将处方立刻送到隔壁房间。张景、杨主任、黄彪三人传阅着这张处方,低声交换着意见。
“辨证思路清晰,心脾两虚抓得准,注意到阴虚火旺的兼证,合方思路合理。”
“用药平稳,剂量也还算谨慎。”
“嗯,虽然算不上出奇,但作为独立首诊,能考虑到这个程度,不错了。”
张景拿起笔,在处方右下角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意味着,龙云的辨证和处方,通过了考核老师的审核,可以被认为是基本正确的。
桂翠将签好字的处方拿回诊室,对龙云点了点头。龙云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稍稍松弛了一些,一股巨大的成就感涌上心头。他将处方交给“患者”,并仔细交代了煎服方法和注意事项。
考核继续进行。后续上场的学员,有的抽到了简单的风寒感冒,有的抽到了胃脘痛,有的抽到了月经不调。
表现各有差异。
一位学员面对胃脘痛患者,过于聚焦于“痛”本身,忽略了舌苔厚腻、脘痞嗳气的关键表现,差点误辨为肝气犯胃,好在开方前自己重新审证,修正为食积停滞,改用保和丸加减,有惊无险。
另一位学员处理月经后期,辨证为血寒证,思路正确,但在用药时,肉桂的剂量用得过于保守,被黄彪指出“病重药轻,恐难奏效”。
也有像龙云一样,表现得四平八稳,顺利通过的。
所有学员考核完毕后,集体回到二楼教室。张景、杨主任、黄彪三人面色严肃地站在前面。
“首先,要肯定你们。”张景开口,“比起第一次接诊感冒时的慌乱,你们今天的表现,有了长足的进步。问诊更有条理,思考更加全面,这是你们努力的结果。”
学员们脸上刚露出一丝喜色,张景话锋一转:“但是!”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问题依旧很多,而且更加隐蔽和危险!”
他拿起龙云的那张处方:“比如这张,归脾汤合酸枣仁汤。辨证大体没错,用药也算合理。但是——”他看向龙云,
“你注意到患者‘口干微苦,但饮水量一般’这个细节了吗?这提示什么?是真阴大亏的渴饮,还是津液轻度损伤或气不化津?你的方子里,养阴生津的力量是否足够?还是过于依赖清热?”
龙云一怔,仔细回想,额头微微见汗。他确实忽略了饮水量这个细微的鉴别点。
张景又点评了其他几份处方,逐一指出其中考虑不周、鉴别不清、药量拿捏不当之处,每一个问题都直指临床思维的关键。
“你们现在,就像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能迈开步子走了,这很好。但路边的坑洼、前方的障碍,你们还看不到,或者看到了也不知道如何避开。
‘双签制’为什么还必须存在?就是为了帮你们看清这些坑洼,避开这些障碍!”
他的目光扫过所有人,语气沉重:“独立接诊,不是会开一张看似正确的方子就足够了。它意味着你要对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的所有反应负责,
对病情的转归有预判,对药物的偏性有充分的了解!你们离真正的‘独立’,还差得很远!”
刚刚因为通过考核而升起的那点喜悦和自信,被张景这番严厉的点评彻底打碎。学员们再次深刻认识到,中医之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永无止境。
“不过,”杨主任在一旁接口,语气缓和了些,“能走到这一步,已属不易。继续打磨,戒骄戒躁。尤其是龙云,”他看向龙云,“你的基础和悟性都不错,但要更注重细节,思维要更灵活。”
黄彪也难得地没有挑刺,而是点了点头:“都比刚来的时候强多了。继续练吧。”
考核结束了。没有人得到满分,但每个人都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那扇通往真正独立行医的大门,仿佛打开了一条缝隙,透出光亮,但门后的路,依然漫长而充满挑战。
龙云捏着那份有张景签字的处方复印件,感觉手心发烫。这不仅仅是一张通过的证明,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提醒。
他知道,自己只是刚刚拿到了入场券而已。真正的考验,永远在下一个病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