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第28章 山河月明(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最新章节。

朱棣沉默不语,枯瘦的手指摩挲着案头的玄铁箭镞。那是他在第二次北征时亲手斩获的战利品,此刻却冰凉刺骨。

帐外传来士兵们搬运粮草的吆喝声,断断续续飘进来,像钝刀割在心上。良久,帝王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杨荣鬓角新添的白发,金幼孜熬红的双眼,张辅铠甲上的灰尘……

\"罢了,罢了。\"一声长叹,朱棣缓缓起身,龙袍下摆扫过满地的沙盘木屑,“传旨——班师回朝!\"

命令下达,帐外很快响起此起彼伏的欢呼——这声音如此熟悉,却又如此陌生。当年他第一次北征凯旋时,将士们的欢呼也是这般震天动地,可此刻,这欢呼却像根刺,扎得他眼眶生疼。

大军返程的号角划破天际。

当后队改前队的命令下达,无数士兵扔下手中的夯土工具,将未完成的营寨抛在身后。归心似箭的骑兵们甚至顾不上整理鞍具,跃上马背便向南疾驰。暮色中,绵延百里的行军队伍如同一条蜿蜒的黑龙,扬起的烟尘遮蔽了半边天空。朱棣坐在马车里,透过雕花窗棂望着这一切,突然想起朱清仪周岁时,自己抱着她在宫墙上看烟火的场景。那时的笑声,此刻却遥远得如同隔世。

厄运悄然降临在归途之中。

七月初,草原的烈日突然化作刺骨寒风。朱棣在睡梦中高热惊厥,龙辇里传出的呓语惊得侍卫们面无人色。

随军两位太医王济、李泰迅速赶到颠簸的马车外,为帝王把脉开方。

滚烫的汤药灌下喉咙,朱棣恍惚竟然看见朱允炆的脸在药雾中浮现,那顶消失在火海的冠冕,此刻却戴在阿鲁台头上……

这场大病几乎要了朱棣的命。整整三日,御帐内外戒严,只传出断断续续的咳嗽声与药罐沸腾的咕嘟声。

当帝王终于能倚着锦被坐起时,铜镜里映出的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曾经能开三石强弓的手臂,如今连茶盏都端不稳。

然而,真正的危机在七月十二日降临。

当大军行至榆木川时,暴雨倾盆而下。朱棣的病情突然恶化,呼吸急促得如同风箱。

杨荣、金幼孜静静地侍奉在帝王身边,一起听着帐外雨点的杂声。御帐外,士兵们望着低垂的龙旗窃窃私语,远处的狼嚎声与惊雷声交织,仿佛在预示着什么。

\"传令……”朱棣艰难地吐出两个字,喉间涌上的鲜血染红了绣着金龙的帕子。他望着帐外被雨水冲刷的军旗,内心五味杂陈。

这一晚,榆木川的夜格外漫长。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榆木川的风裹挟着沙砾,将明军营地的牛皮帐篷吹得猎猎作响。八抬大轿内,朱棣瘫坐在铺着金线龙纹锦缎的软榻上,玄色龙袍松垮地挂在帝王消瘦的身躯,往日威严的面容如今只剩蜡黄与褶皱。铜盆里的参汤早已凉透,漂浮的枸杞沉在盆底,宛如凝固的血珠。

\"到……哪里了……”朱棣的声音比帐外呜咽的风声还要微弱,枯瘦如柴的手指颤颤巍巍地抓着轿帘。

近侍太监王福赶紧凑上前,颤抖着扶住皇帝佝偻的脊背,触到的却是硌人的肩胛骨。

小将樊忠单膝跪地,铠甲上的花纹蒙着层薄尘。这个自十岁起被朱棣收养在宫中的孤儿,此刻眼神里满是焦虑:\"启禀陛下,已至榆木川!此地离京师不过……\"

话音未落,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打断了樊忠的话语。朱棣弓着身子,指缝间渗出的鲜血染红了绣着金线的帕子,在明黄绸缎上绽放成诡异的花朵。

皇帝浑浊的双眼突然闪过一丝清明。他强撑着坐直,示意樊忠屏退左右侍卫。帐外传来甲胄碰撞的声响,片刻后,只余两个贴身太监垂首侍立。

朱棣望着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少年,想起当年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在一处郊外捡到浑身是血的孩童,那时的啼哭与此刻帐外呼啸的风声居然重叠在一起。

\"记住……\"他抓住樊忠的手腕,掌心的温度低得惊人,\"朕身死魂消后,太子就是你新的主人,你怎么对朕,就要怎么对朱高炽……”

话音未落,朱棣又是一阵急促的喘息。樊忠重重叩首,额头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泪水混着尘土滴落在冰冷的地面。

残阳西斜,朱棣突然挣扎着要起身。两个太监几乎是架着他挪到轿窗前。

血色的余晖透过雕花窗棂,在他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纹路。远处起伏的山丘宛如蛰伏的巨兽,蜿蜒的榆木河泛着暗红波光,岸边成片的榆树林沙沙作响,仿佛无数双手在轻轻叩击棺椁。

\"喊……杨荣、金幼孜……快……\"帝王的声音微弱到几乎要被风撕碎,却惊得帐外守卫猛然挺直身躯。当两位内阁大学士匆匆赶来时,正看见皇帝半倚在窗口,白发在风中凌乱如枯草,却执着地凝视着西方——那里是他五次亲征的方向,也是朱清仪口中说的“能看见星星宫殿”的地方。

\"姚广孝……\"朱棣突然开口,惊得杨荣金幼孜两人浑身一颤。

老和尚圆寂前的场景在朱棣眼前浮现:病榻上的黑衣宰相,枯瘦的手指捏着泛黄的卦象图,“陛下生于战火,亦将逝于征途\"的预言犹在耳畔。

\"姚广孝说……朕会死在班师回朝的路上,还说朕会死在一个地名有木字的地方……木、隶为棣……\"皇帝的指尖划过窗棂上的榆木纹理,\"榆木川……原来早有定数……\"

杨荣扑通跪地,声泪俱下:\"陛下洪福齐天!待臣等寻来千年老参……\"

\"够了。\"朱棣摆了摆手,腕间的玉扳指滑落,在车轿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金幼孜望着满地晶莹的碎片,突然想起皇帝年轻时一箭双雕的英姿,此刻却虚弱到连抬手的气力都没有。

当二人行礼退出时,暮色已吞噬了最后一抹夕阳。榆木川的夜来得格外早,营地的灯火次第亮起,却照不亮皇帝轿中逐渐冷却的身躯。樊忠握着腰间的佩刀,望着帐外摇曳的“明”字大旗,想起皇帝教他骑马射箭的那些清晨。

远处传来狼群的嗥叫,与似有若无的风声交织,为这位一生都在马背上的帝王,奏响最后的挽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明末黑太子
明末黑太子
崇祯十二年,即公元1639年,奸相主政,党争不断,勋贵贪腐,藩王暴敛,国库告罄,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边塞危急,风卷狼烟,强虏铁蹄,频频叩关,朝廷兢惧,社稷将倾,最后一个汉家王朝行将覆灭……
牛笔老道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