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第132章 法考?(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最新章节。

“既然大明缺乏懂法的人才,那太子你可想到破解之法。”

朱元璋带有几分期待之色,开口问道。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法治改革非是一朝一夕之事,如今法律已经有了,缺乏的就是懂得法律的人才,可以在科举之中专门设立一科,每年一考,专门考刑法,增设录取人数,取其中考试成绩优异者去大明各地执法部门上任。”

说到这里,朱标脸上露出迟疑之色。

“办法不错,不过看太子你的脸色,话中似乎有未尽之意啊。”

朱元璋问道。

“是,招募和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一大开销,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只怕这样下去大明的国库吃不消啊。”

在现实面前,朱标刚刚想到办法的兴奋也渐渐冷静下来。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对于大明这样的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没钱,实在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啊!

“要打蒙元要打倭国,又要招募官员增加人手……国库的银子实在是不够花啊。”

朱元璋也是反应过来,满脸的苦恼。

要知道在大明,一个从九品的官员,如县主簿、典史等,年俸大概在60石。

往上提升品级,这俸禄还要继续再涨。

执法部门和执政部门分割,要是在整个大明各地各推广开来,尚且不知道要增加多少人手,要多少俸禄才够。

可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以现在大明国库之中的银子,定然是不够的。

之前朱元璋关闭海运、限制人口流通、户籍制度等等限制,已经是让他品尝到经济发展落后的苦果。

“早知道就不关闭那海运,还有什么户籍制度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满脸写着无奈。

“父皇,之前不是还有新精盐和新式织布机吗?有大量的新精盐和廉价布匹投入市场,应该能赚不少银子吧?”

朱棣好奇地问道。

朱标在一旁解释道:

“四弟你有所不知,新精盐才开始售卖,再加上价格便宜,如今产出有限,投入市场赚取的银子一进国库又得拿出来用了。”

“至于布匹,布厂的两款新式织布机的确了得,但光是制造这些织布机就需要能工巧匠们耗费许多功夫才能打造成功,而且为了防止技术外流,如今也还不是时候扩大布厂生产,产出的收益虽然大,但也是杯水车薪。”

朱标说到这里也是无奈地叹了口气,说来说去,大明如今发展最需要的就是钱。

没有钱,再好的谋划也难以实现。

“太子,咱问你战船的事情进行得如何了?就是从陈友谅那里缴获的战船,别忘记日本还有金山银山等着我们挖呢!”

朱元璋猛然间扭头,朝着负责战船维修一事的朱标开口问道。

“啊?这……”

朱标一时无言。

“这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话就说!”

朱元璋皱眉,不喜欢朱标这遮遮掩掩的态度。

朱标无法,只能硬着头皮解释道:

“父皇,您忘了,距离战船开始维修,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别说是去日本了,就是近海的海运都无法确保安全……”

换句话说,别说什么日本的金山银山,就是海运都不能放开,海上的倭寇不解决的话,百姓的船只去大海上就是白白葬送自己的性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