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第90章 老生常谈(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最新章节。

“可是统一管理工匠,是为了……”朱棣还想开口反驳。

“我知道,是为了防止外族将大明的技术学了过去是吧。”

陈平不屑一顾,手指了指朱棣怀中的飞梭织布机设计图纸问道:

“只想着守成,不考虑发展和进步,就是你们大明朝会被别人灭掉的原因!我问你们,若是没有我给你们改良织布机,你们大明想要造出这样的东西,需要多久?”

“我,我……”

朱棣张了张嘴巴,却说不出什么话来。

一百年?两百年?还是三百年?

可三百年后,大明朝还在吗?

光是这个问题,就让朱棣无法作答了。

朱元璋也是满脸无奈和颓然,原本以为万无一失的政策,结果被陈平点破之后,他才明白这些东西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

因为他很清楚,大明朝想要靠自己造出这种东西来,在现有户籍制度是不可能的。

匠户们只会按照朝廷下达的任务去完成相应的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晋升渠道被士族垄断的情况下,又怎么还会有心思去创新呢?

毕竟无论怎么做,自己的地位都不会得到提升,怎么做都是白费功夫。

没有足够的驱动力啊!

如今的户籍制度对于大明来说,可能是一时半会有好处,可对于长远的未来来说却是半点好处也没有,反而充满弊端和坏处!

“再说了,如今飞梭织布机已经交给你了,等到投入生产,大量高品质、低价格的布匹流入市场,必定会挤压其他纺织匠户们的生存空间。而因为你们户籍制度的关系,他们又不能改投农户、商户和军户,那等着他们的不就是死路一条?所以我才说朱元璋那家伙的户籍制度是垃圾中的垃圾!”

陈平一顿输出,把朱棣和朱元璋都给整得无言以对。

朱元璋自己也是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户籍制度本来是他的得意之作,目的是更好地调控大明的一切资源,方便进行人员管理、税收和征兵,可现在却被陈平贬低得体无完肤。

朱雄英脸上也露出迷茫之色,问道:

“先生,户籍制度不行的话,是不是就得进行改革啊?”

陈平笑眯眯地揉了揉朱雄英的脑袋:“没错,既然知道不行,那就要做出改变。”

“改变之后,才能解决大明的隐患,从而达到解放生产力的作用。”

朱雄英听到这里露出恍然之色。

前面的户籍制度他还有些懵懵懂懂,但是说到解放生产力他就明白了。

没有生产力,就实现不了经济增长。

户籍制度如今是制约生产力进步的一个桎梏。

“明白生产力的重要性之后,你们还需要明白供需关系,而只有明白这两点,才能预防经济起伏对国家的冲击!”

陈平拿着两根啃完的鸡腿骨比画两下,开始切入正题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