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一个家庭主妇的挣扎和救赎》最新章节。
静禹坐火车,回吉大上学了。
静安带着冬儿去医院复查。医生给开了一点药膏,说涂抹一周,以后就慢慢恢复,过两个伏天,就好了。
静安给冬儿的脸上涂了药膏,轻轻地地用手指肚抹开。她把药膏放到冬儿的包里,叮嘱冬儿,每天晚上睡觉要涂一遍,早晨起来也涂一遍。
静安给冬儿买了吃的,喝的,把冬儿送回前婆婆的小铺。
小铺里没看见婆婆,只有公公。公公说,婆婆去小姑家,小姑子的儿子有病了。
也没看见九光,公公说九光又忙上了,去年的工程没有完工,还是做室内装修。
他还说,九光今年还承包了工程,比去年活儿多。
静安没理会,老爷子爱说啥就说吧。
静安把冬儿送到幼儿园。
冬儿已经知道,妈妈周末就会来接她回姥姥家。她背着小书包,仰着脸,望着静安说:“妈妈,这回周六你接我?”
静安想了想:“我先给爸爸打电话,他要是同意,妈妈就来接你。你要听爸爸话,乖一点。”
冬儿笑着,用力地点头,眼里还是含了泪水。
看着冬儿背着书包,一步三回头地走进幼儿园,静安在心里暗暗地想,我们娘俩在一起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静安在附近的小铺,给九光打了传呼。九光很快回话。
静安说:“我把冬儿送到幼儿园了,刚才我领冬儿去了一趟医院——”
一听医院,九光气咻咻地问:“冬儿怎么了?摔了碰了?”
静安忽略九光的情绪,说:“我带冬儿是去复查,她脸上冻伤的地方,还有痕迹,我担心留疤。”
九光口气缓和了:“医生怎么说的?”
静安说:“医生给开了一管药膏,涂一周的,你记得早晚各涂两次。”
九光忽然说:“我记不住,你回家吧,你早晚给冬儿涂两次。”
静安没接九光的话茬。她想起周末冬儿要她接的事情。
静安说:“周末,我想给冬儿买条裤子,她穿的裤子短了。”
九光说:“你今天咋没领冬儿去买裤子呢?”
静安说:“今天不是假日,要送她上学,要让她养成到时间就上学的习惯。”
九光半天没说话。
隔了一会儿,九光说:“你是她妈,你回去住都行,别说接她了——”
静安马上说:“那周日早晨,我来接她。”
这一次,两人没有吵架。
上午没事儿,静安就走街串巷,寻找房子。
她不敢在娘家附近买房子,但又不想距离父母家太远,最后决定,就在六小学附近买房子。
宝蓝和二平租住的房子,就是过去宝蓝和文丽一直租的房子,在六小学下坡,东江湾那片。
静安不会买坡下的房子,一旦江水上涨,那房子就危险。
静安打算在六小学北侧,或者是南侧买房子。
看房子的时候,无意中,她发现道边的房子也有出租的。
看到门市房出租,她想着自己将来从舞厅出来,应该干点啥呢?
卖服装的话,要么在市场里出摊,要么给人卖服装,要么在外面开服装精品屋。
时装精品屋,都在市中心那几条街上,偏僻的地方,谁去你的店里买衣服?
静安心里有到这里,想着以后找住房,也顺便看看门市房,想想将来做什么生意。
二平和宝蓝,不像静安这么着急买房,她俩看房也不勤快。
静安着急,但买房子的事情,也急不得,房子是住一辈子的事情啊,要多看看,将来买了房子,也不后悔。
路过文化馆,静安感觉温暖。
她挺长时间没有写小说了,写小说稿费太低。一篇几千字的短篇小说,就是10块钱。
就算是一天写一篇,可是,《鹤鸣》杂志也用不了这么多稿件,一年才六期,是双月刊。
静安没敢想过给大城市的杂志写稿,她担心人家看不上她的小说。
算了,还是先做歌手挣钱吧,先买房子,把冬儿接到身边,再想其他的事情。
路过小十字街,静安看到路口,有一位卖粘火勺的大娘,站在雪地里,身前放一个凳子,凳子上放着一个盆,盆上盖着一块白毛巾,上面还捂着一个旧大衣。
大娘身上只穿着棉袄,大衣盖在盆上,怕盆里的粘火勺凉了。
大娘六十多岁,满头白发,围着绿格子围巾,白头发从围巾里露出来,让人看着有点心酸。
大娘冲过往的行人叫卖着:“粘火勺!粘火勺!刚出锅的粘火勺,又粘又香的粘火勺,走过别错过,买两个回去,给孩子解解馋——”
母亲爱吃粘火勺,静安买了几个粘火勺。粘火勺热乎乎的,她把粘火勺揣进兜里暖手。
一边走,一边吃着粘火勺,粘的,香的,红豆馅是甜的,吃到嘴里,胃里舒服了,心里也舒服。
静安去了母亲的裁缝店,把粘火勺放到窗台上:“妈,我看见卖粘火勺的,买了几个,你尝尝。”
怕母亲骂她,她转身就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母亲在身后说:“安儿,在外面注意安全。”
静安的眼泪差点掉下来。母亲打她骂她,她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母亲一句温暖的话,却让静安的心软了。
早点离开舞厅吧,早点出来找个别的营生做,母亲,就再也不难过了。
这天晚上,金凤凰的客人,还是爆满,小秋拿着手电筒在服务员里穿梭安排上台,她先给宝蓝和二平安排上桌,并低声地叮嘱:“多让客人点歌,多让他们喝酒。”
安城的啤酒,是雪花啤酒,批发价,一瓶啤酒9毛左右,不到一块。在金凤凰卖5元一瓶。一桌要是喝一箱啤酒,一箱啤酒是24瓶,卖120元,抠掉本钱20块,舞厅能赚100。
这一桌客人,要是再点30首歌,店里还能挣100。还有桌底前,稍微添两个果盘,桌底就是100。
一桌挣300,金凤凰里外20多个包厢,下午有时候就翻台,晚上也翻台,一个包厢,一天最少进来两伙客人。
就算按一个包厢,进来两伙客人算,一桌客人挣200元,不挣300,这利润是非常可观的。一天一万打底。
那是1996年,一万元,沉甸甸的,两万,就能买个不错的平房,五万,能买个不错的楼房。
一旦日进斗金,人就容易飘了。小秋也一样。
况且,哪桌点歌,小秋和冯老板就去敬两杯啤酒。她高兴,再喝多,更飘了。那段日子,她天天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