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第120章 盛世长吟(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最新章节。

年关将至,长安城迎来一场瑞雪。李承乾在暖阁中翻阅着全年奏报,最令他欣慰的不是增加的税收数字,而是各州县学子的入学率——去岁新增蒙学三千所,识字率提高近两成。

"陛下,安西都护府急报。"马周深夜叩阁,"吐蕃赞普薨,新赞普年幼,其相禄东赞独揽大权。"

李承乾凝视着地图上吐蕃的位置,沉思良久:"传旨,命安西、陇右加强戒备,但不得轻举妄动。另,秘密接触吐蕃亲唐贵族..."

正说着,晋阳公主披着斗篷进来:"皇兄,孙爷爷新制的'防风丸',说是可御高原寒气。"

李承乾心头一暖。小公主如今已能独当一面,惠民医塾培养了第一批女医,正陆续派往各州县。而此刻她仍记得为皇兄送药,这份赤子之心尤为珍贵。

"兕子,来年有什么打算?"

"儿臣想编一部《女医宝鉴》。"小公主眼睛亮晶晶的,"孙爷爷说,妇人病与男子不同,当有专书..."

"好!太医署藏书任你取用。"李承乾慈爱地拍拍妹妹,"对了,那几位大食女医师可还合用?"

"她们的眼科技术神乎其技!"小公主兴奋起来,"尤其是治疗小儿眼疾的..."

窗外,雪落长安的簌簌声中,隐约传来坊间的歌声。那是东西市流行的"胡汉合奏",琵琶与古琴共鸣,筚篥与箫管和谐。在这奇妙的韵律里,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正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

贞观二十七年的元日大朝会,注定载入史册。当晨光洒满太极殿前的广场时,各国使节与大唐百官齐声山呼万岁。最引人注目的是站在文官队列中的几位异族面孔——吐蕃贵族论钦陵、新罗王子金法敏、渤海使者大祚荣...他们皆着唐服,执笏板,行汉礼。

"陛下德被四海,万国来朝。"礼部尚书高声赞颂。

李承乾却摇头:"非朕之德,乃文明之魅。传旨,今年增设'宾贡科',专为外邦学子开设,考中者授官如制。"

这项开创性的政策,彻底打破了华夷之辨的界限。正如李承乾在诏书中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无论胡汉,向慕王化者,皆朕赤子。"

春风吹过长安,带来南海的暖意。市舶司奏报,去岁海外贸易税收首次超过陆上丝绸之路。最令人惊喜的是,大唐的书籍成为最受欢迎的"出口商品",尤其是医药、农桑类实用典籍。

"陛下,林邑国请求派遣儒生教授礼仪。"鸿胪卿呈上国书。

"准。再赠《礼记》百部。"李承乾想了想,"另派太医署医师随行,传授防治瘴疠之法。"

文化交流的双向性日益明显。胡商的葡萄酒酿造技术催生了长安西郊的"葡萄园",波斯的地毯编织术改良了唐式织机,甚至连天竺的瑜伽术都被吸收进太医署的导引疗法。

五月里,一场别开生面的"万国乐会"在大明宫举行。来自各国的乐师同台演奏,唐宫的编钟与波斯的竖琴共鸣,龟兹的琵琶与天竺的梵呗合奏。最动人的时刻,当属晋阳公主领衔的"霓裳羽衣曲",融合了胡旋舞与汉家踏歌,令观者如痴如醉。

"此曲只应天上有啊!"日本遣唐使泪流满面地赞叹。

乐会结束后,李承乾宣布成立"乐府",专门搜集整理各地乐曲。更令人惊喜的是,他特许将《秦王破阵乐》等宫廷乐舞传授给各国乐师:"音乐无界,当与天下共赏。"

盛夏的某个清晨,李承乾登上重修后的钟鼓楼。东方的朝阳正冉冉升起,光芒洒满这座百万人口的巨城。远处,扩建后的西市已开始喧闹;近处,国子监的晨读声琅琅入耳;更远处,隐约可见终南山上的烽燧——那里不再传递警讯,而是为商旅指引方向。

"陛下,吐蕃使者送来和亲国书。"马周匆匆上楼,"新赞普愿尚大唐公主..."

李承乾望着远方,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目光似乎穿越了千山万水,看到安西的屯田、南海的商船、西南的栈道...这些用文明编织的纽带,比任何和亲都更加牢固。

"回复吐蕃,朕无适龄公主可嫁。"皇帝最终说道,"但赞普若愿,可遣子弟入长安学习,朕必视如己出。"

这个充满智慧的回答,成为处理边疆问题的新范式。此后,各族首领争相送子弟入唐,长安的"万国学馆"不得不三次扩建。

秋风吹黄终南山的树叶时,李承乾在麟德殿接见了一位特殊客人——大食学者伊本·拔图塔。此人游历四方,精通多国语言,是哈里发的座上宾。

"伟大的皇帝,"学者用流利的汉语说道,"您的国度让我想起一个古老的预言——东方将出现一个'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

李承乾微笑回应:"朕不过顺应天道。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文明亦当如是。"

这段对话被随行史官记入《贞观政要》,成为后世外交家的必读经典。而在当时,它标志着大唐文明自信的最高境界——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崇洋媚外,而是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交融共生。

冬雪再次降临长安时,李承乾站在皇城角楼上,望着万家灯火。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从东海之滨到葱岭雪原,从南海群岛到草原大漠,无数人的生活因文化交流而悄然改变。他们或许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信仰,但都沐浴在同一轮明月之下,共享着人类文明的荣光。

"陛下,夜深了。"晋阳公主为皇兄披上大氅。

李承乾收回远眺的目光:"兕子,你说千年之后,人们会如何评价这个时代?"

小公主眨了眨眼睛:"儿臣不知道。但儿臣希望,那时天下人都能像现在一样,各得其所,和乐安康。"

皇帝笑了,轻轻拍了拍妹妹的肩膀。在这个雪落无声的夜晚,大唐的盛世长歌正传向更远的远方,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镶嵌在人类文明的皇冠之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