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第106章 润物无声(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最新章节。

连绵春雨浸润着长安城外的官道,新铺就的石板路面泛着湿润的光泽。一队载满货物的牛车缓缓驶过,车轮在平整的路面上几乎没有发出声响。

"这路修得真是妙啊!"领队的老商人王福生捋着花白胡须感叹,"往年这时候,车轮陷在泥里,一天走不出二十里。如今倒好,轻轻松松四十里不在话下。"

随行的伙计擦了把脸上的雨水:"东家,听说这路是陛下还是太子殿下时亲自设计的?"

"可不是嘛!"王福生压低声音,"我家侄儿在工部当差,说陛下为了这路,特意请教了前朝宇文恺的后人。那路基夯得,三合土里掺了糯米汁,结实着呢!"

正说着,前方传来一阵清脆的铜铃声。一队装饰简朴的马车迎面而来,车辕上插着"驿"字小旗。

"靠边!靠边!"王福生连忙指挥车队让道,"这是驿站的加急公文车,耽误不得。"

两车交错时,驿卒友好地挥了挥手。王福生注意到车上除了几个密封的竹筒,还堆着些新鲜果蔬。

"老哥,这驿站还捎带瓜果?"他好奇地问。

驿卒笑着解释:"顺路捎带的。如今驰道通了,各驿站都兼着传递民间信件和小宗货物,价钱公道得很!"

车队继续前行,不多时便看见一处新修的驿站。青砖灰瓦的院落前,几个商旅正在檐下歇脚饮茶。王福生招呼车队停下,准备稍作休整。

驿站内,一位身着青色官服的年轻官员正在核对簿册。见王福生进来,和气地拱手:"老丈可是从长安来?"

"正是。"王福生连忙还礼,"小老儿运些丝绸去洛阳。大人是..."

"下官新科进士张巡,奉旨在此历练。"年轻人笑容温润,"老丈若有什么建议,尽管提来。太子殿下吩咐,各驿站都要听取商旅意见,不断改进。"

王福生受宠若惊,连称不敢。正寒暄间,门外又进来一队人马,为首的竟是位身着绯袍的五品官。

"刘县令?您怎么..."张巡惊讶地迎上去。

刘县令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本官去长安送完秋粮,顺道来看看驰道修缮情况。"他转向王福生,"老丈走这条路,可觉得哪里还需要改进?"

王福生想了想:"回大人,若能在险要处多设几个避雨亭,遇到大雨时也好有个遮挡..."

"记下来。"刘县令立即对随从吩咐,"明日就安排工匠在十里坡和鹰嘴崖各建一座。"

这样的事,如今在大唐各主要官道上已是寻常。自从太子主持修筑新式驰道以来,沿途州县官员无不小心翼翼,唯恐出了差错。毕竟,这驰道修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政绩考核。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医术交流"正在太医署进行。

"诸位请看,这是孙真人改良的'麻沸散'。"晋阳公主指着案几上的药包,声音清亮,"加入天竺传来的曼陀罗花后,镇痛效果更佳,可用于大型疮疡的清理。"

堂下坐着数十位来自各地的医者,最前排几位深目高鼻的胡人格外显眼。一位波斯医师举手发问:"公主殿下,这药量如何控制?"

"问得好。"小公主拿起一个小巧的铜秤,"这是将作监特制的'分药秤',可精确到铢。孙爷爷说,用药如用兵,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一位年迈的御医感慨:"老朽行医四十载,从未想过医术可以如此精进。公主殿下编撰的《急救手册》,老朽已经让门下弟子人手一册。"

交流结束后,晋阳公主特意留下几位胡医,请教他们家乡的疗法。大食医师展示了一种用骆驼刺治疗腹痛的偏方,天竺僧人则演示了独特的按摩手法。小公主认真记录,不时提出疑问,丝毫没有皇室贵胄的架子。

"殿下如此虚心向学,实在令人敬佩。"大食医师由衷赞叹。

晋阳公主浅笑:"医者仁心,本就不分国界。若能多学得一方一术,或许就能多救一人性命。"

这样的场景,如今在长安城中已不鲜见。自从太子大力推行中外交流以来,胡商、番僧、异国学者络绎于途。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奇珍异宝,更有各种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皇城东南角的将作监内,此刻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大匠宇文睿正带着一群学徒研究新式水车模型。

"注意看,这叶片角度再调整些,效率能提高两成。"宇文睿指着模型解释道,"太子殿下说过,流水之力,用好了可抵百人之功。"

一个年轻学徒举手发问:"先生,听说太子殿下还让咱们研究'风车'?"

"不错。"宇文睿捋须微笑,"殿下说,西域有'立帆借风'之法,可用于磨面、提水。你们几个,明日开始跟着波斯工匠学习制作帆布。"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骚动。只见工部尚书阎立德陪着一位身着便服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众人慌忙跪拜——竟是太子微服来访!

"不必多礼。"李承乾摆手,"朕只是来看看新水车的进展。"

宇文睿连忙引他观看最新改良的水车模型。李承乾仔细观察后,指着传动部分:"这里若加上齿轮,或许能更好地传递力量。"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张草图,"这是朕闲暇时画的,你们参详参详。"

工匠们围拢过来,只见图上画着一套精妙的齿轮装置,旁边还标注了尺寸和用料。宇文睿如获至宝:"妙啊!如此一来,水车带动石磨就更加平稳了!"

"慢慢试验,不急。"李承乾温和地说,"对了,那新式犁铧推广得如何?"

阎立德上前汇报:"回陛下,今春已在关中地区发放三千具,反响极好。百姓都说这犁入土深,又省畜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