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第83章 百工竞技(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最新章节。

"至少翻两番。"李承乾自信地说,"儿臣已命人在剑南道试种棉花,若成功,百姓穿衣问题可大大缓解。"

朝臣们议论纷纷,有人欣喜,也有人忧虑。户部尚书唐俭出列奏道:"殿下,生产效率提高固然好,但恐导致大量织工失业..."

"唐公所虑极是。"李承乾从容应答,"因此儿臣建议,一方面逐步推广新技术,另一方面开设'工坊',吸纳闲散劳力。"

他详细阐述了建立官营工坊的计划:利用新式机械大规模生产,同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工坊不仅生产布匹,还将制造农具、瓷器等各种商品。

"更重要的,"李承乾展开一幅地图,"我们可以将这些商品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商路销往各国,换取真金白银!"

这个宏大的计划让李世民龙颜大悦:"准奏!先在长安、洛阳、扬州三地设工坊试行。"

就在工商业改革如火如荼时,李承乾又开始了新的计划。这日,他召集将作监和格物院的骨干,展示了一张神秘的图纸。

"诸位,这是本宫设计的'蒸汽机'原理图。"李承乾指着图纸上的气缸和活塞结构,"利用水烧开后蒸汽的力量推动机械,可以不受水力限制,在任何地方工作。"

工匠们面面相觑,这想法太过超前。只有阎立本若有所悟:"殿下是说,像茶壶喷气那样驱动机械?"

"正是!"李承乾欣喜于有人理解,"虽然现在还难以实现,但我们可以从小型模型开始试验。"

他知道,以唐代的冶金技术,要造出实用的蒸汽机还很困难。但这颗工业革命的种子,必须尽早种下。

秋去冬来,格物院不断传出喜讯:玻璃纯度显着提高,已经可以制作简易的望远镜;水力机械广泛应用到造纸、冶铁等行业;新式织机在长安工坊投产,效率震惊了整个纺织业。

腊月里的一天,李承乾正在东宫测试新制的单筒望远镜,李泰兴冲冲地闯了进来。

"大哥!成功了!"他挥舞着一块亮闪闪的金属,"格物院按照你的配方,炼出了'锌'!现在可以制作真正的黄铜了!"

李承乾大喜。锌的冶炼成功意味着货币质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可以制作更精密的机械零件。

兄弟二人正在庆贺,忽有内侍来报:"殿下,陛下急召!"

两仪殿内,李世民正与几位重臣议事。见李承乾到来,立即展示了一份奏报:"承乾,你看!扬州工坊上月产出细布十万匹,其中三成销往大食,获利三十万贯!"

李承乾接过奏报细看,心中欣喜。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财富。

"父皇,这只是开始。"他自信地说,"儿臣已命人在广州设立'市舶司',专管海上贸易。假以时日,海外利润将远超国内。"

户部尚书唐俭激动地说:"殿下,若照此发展,不出三年,国库岁入可翻一番!"

"不止如此。"李承乾又抛出一个新想法,"儿臣建议在长安东市设立'交易所',商人可在此买卖货物契约,无需实物交割。另外,还可发行'飞钱',方便异地交易。"

这实际上是早期的证券交易和纸币雏形。李世民虽然不太明白其中奥妙,但基于对儿子的信任,还是点头同意试行。

离开两仪殿时,李承乾遇到了前来谢恩的阎立本。这位将作少监因为主持格物院有功,刚被擢升为工部侍郎。

"殿下大恩,下官没齿难忘!"阎立本激动地说。

李承乾扶起他:"阎卿不必多礼。本宫只希望你能继续带领格物院,研发出更多利国利民的器物。"

"下官定当竭尽全力!"阎立本郑重承诺,"对了,殿下上次说的'印刷机',下官已经有了些想法..."

李承乾眼前一亮。改进印刷术是他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只有降低书籍成本,才能普及教育、传播知识。

"好!明日带图纸来东宫,我们详谈。"

走在回东宫的路上,李承乾思绪万千。农业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工商业正在蓬勃发展,接下来就是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的改进了。虽然每一项改革都面临阻力,但他有信心一步步推动这个古老帝国向前迈进。

夜色渐深,东宫书房的灯依然亮着。李承乾伏案绘制着新的图纸——这是一所综合性大学的规划图,将分为文学院、格物院、医学院、农学院等。他要在自己有生之年,为大唐打造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