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第29章 农器改良(中)(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最新章节。

贞观二年二月中旬,长安城外的官田上,一场前所未有的农具对比试验正在进行。李承乾身着短打,亲自监督着七架不同弧度的曲辕犁一字排开,每架犁旁都站着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农。

"诸位老伯,今日咱们要好好比试比试。"李承乾站在田埂上,声音清亮,"每架犁耕半亩地,记录用时长短、牛力消耗和翻土效果。"

周老汉抚摸着中等弧度的三号犁,咧嘴笑道:"殿下放心,老汉们心里都有杆秤。"

随着一声锣响,七架犁同时开动。李承乾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每架犁的表现:一号犁弧度最小,转弯时仍显笨拙;七号犁弧度最大,耕牛明显不适应;而三号、四号犁则行进得最为顺畅。

"记录:三号犁转弯三次,用时最短;五号犁翻土最深,但牛力消耗大..."书记官运笔如飞。

午时休整,李承乾命人取来特制的盐豆犒劳耕牛,自己则与老农们蹲在田埂上讨论。

"四号犁最顺手。"周老汉嚼着胡饼说,"就是犁铧吃土太深,老牛走着费劲。"

李承乾若有所思:"那若将四号犁的弧度稍减,再配合可调节的犁评..."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惊呼声。众人赶去一看,原来是七号犁的犁辕在急转弯时断裂了!

将作监的工坊里,断裂的犁辕被摆在案台上。李承乾用手指丈量着断口:"木质纹理在此处有瑕疵..."

"殿下明鉴。"老木匠张顺点头,"弯曲处正好是木节所在。"

长孙冲递上一卷竹简:"《考工记》有载,'辕木取直纹者为上'。"

"那我们就专选直纹梨木。"李承乾下定决心,"再在弯曲处加铁箍加固。"

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在犁辕内侧关键部位加装了马蹄形铁箍,既不影响弯曲度,又大大增强了承力能力。李承乾还发现,将犁辕的弯曲起点前移三寸,能更好地分散受力。

"妙啊!"张顺试着摆动改良后的犁辕,"这下转轴处的压力小多了。"

二月二十,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试用新犁的农夫们普遍反映,长时间操作后腰背酸痛。

"这不对劲啊。"李承乾挠头,"曲辕犁本该省力才是..."

他亲自下田体验,很快就发现了症结所在:犁梢的高度不合适,迫使农夫弯腰操作;犁评的调节杆位置别扭,操作时需要扭曲身体。

"咱们得按人体工学来改进。"李承乾对工匠们说,虽然他们听不懂这个词,但明白太子的意思。

经过三天调整,他们做出了可调节高度的犁梢,并在犁评处加装了符合手型的握把。周老汉试过后惊喜道:"这下站着也能扶犁了!"

二月末,李承乾意识到一个重要问题:新犁必须能与现有农具兼容,否则百姓难以接受。

"老伯,你们现有的犁铧、犁壁,能否装在新犁上?"他询问周老汉。

老汉摇头:"殿下造的犁箭太细,咱们的犁壁装不上。"

于是新一轮改进开始了。他们将犁箭的接口标准化,确保新旧犁具零件可以互换;还在犁铧上加开了通用安装孔。

"这下好了。"刘铁匠满意地说,"百姓可以逐步更换,先换犁辕,再换犁铧,不必一次花费太多。"

三月初一,长安城外春耕大典如期举行。李承乾改良的曲辕犁被正式命名为"贞观犁",与直辕犁同场竞技。

百官围观下,两架犁各耕一亩地。结果令人震惊:贞观犁不仅快了两刻钟,翻土深度还多出一寸半!更难得的是,操作的老农全程轻松自如,不像使用直辕犁时那般汗流浃背。

"善!"李世民亲自下田试犁,龙颜大悦,"此犁当颁行天下!"

但就在众人欢庆时,李承乾却盯着翻起的土块皱眉:"犁壁角度还是不够理想,杂草埋得不够深..."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关于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夺舍带土后的林枫,而一般的人面对宇智波斑应该束手无策,而林枫却把宇智波斑吓死了,接下来还要应对着心怀不轨的黑绝,但幸好……
优眠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