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带着签到系统回饥年》最新章节。
“息壤之心”的黑色能量块如同星火燎原,点燃了地球的能源新纪元,却只是序曲。当全球还在消化能源霸权崩塌的余震时,龙国再掷惊雷!一则由“天梯”工程总署、龙国深空移民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公告,如同宇宙尺度的战鼓,瞬间轰传寰宇:
【“玄穹计划”启动公告】
目标:五年内,于月球“广寒宫”基地外围静海区域,建立首期可容纳一万名永久居民的封闭式穹顶生态城市——“望舒城”。
即日起,面向全体龙国公民(含归化国士)开放自愿报名。
遴选标准:身心健康,技能适配,心向星海,愿为龙国开疆拓土。
入选者将进入“广寒学宫”接受为期两年的全封闭星际移民特训。
——此去,非为漂泊,乃为扎根。于荒芜月壤,铸我龙国新家园!
公告下方,是“望舒城”的全息概念图:巨大的、由半透明“玄乌”合金与自适应纳米材料构筑的复合穹顶,如同倒扣在环形山边缘的晶莹巨碗,笼罩着生机勃勃的绿色山川、蜿蜒河流与错落有致的银灰色建筑群。穹顶内,模拟的地球阳光温暖和煦,人造大气层流动着淡蓝光晕。穹顶之外,是永恒的星空与灰白死寂的月壤,形成震撼的对比。
公告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沸腾的油锅!全球震撼!龙国沸腾!
西北,玉门关旧址,“瀚海明珠”生态穹顶。
曾经为“玉门星港”蓝图欢呼的石油老工人张大锤,此刻正对着嵌在自家客厅墙壁上的巨大全息屏,手指哆嗦着点开报名页面。老伴端着一盘刚蒸好的、用“薪火”核心加热的沙棘馍馍,担忧地看着他:“老头子…你真要去?那可是月亮!三十八万公里!摔下来咋办?”
张大锤猛地一拍大腿,缺了半截的手指戳着屏幕上“望舒城”穹顶内那片模拟的绿色田野,眼睛瞪得溜圆:“摔?怕个球!当年打油井,井喷差点把老子冲上天,不也活下来了?看看!看看这地!” 他指着屏幕上那片虚拟的麦浪,“在月亮上种庄稼!给咱龙国种出新粮仓!这活,比当年焊铁疙瘩带劲一万倍!老子这身老骨头,‘长生药’打了,还能再折腾几十年!这‘玄穹’…就是咱老玉门关人…最后的‘大油田’!” 他毫不犹豫地在“确认报名”的虚拟按钮上按了下去,指印在光屏上留下一个清晰的汗渍。
江南,水乡“云织镇”,“天工云锦”数字工坊。
顾阿婆注射“长生药剂”后,白发转乌,精神矍铄,此刻正带着一群年轻绣娘,围着一台特制的“星梭”设备忙碌。她们正在赶制的,不再是“星寰同辉旗”,而是“望舒城”穹顶内首批生态公园所需的“智能景观云锦”!锦缎上,纳米丝线织就的江南烟柳、小桥流水,能在人造微风中轻轻摇曳,模拟水波粼粼。
“阿婆!您看!报名通道开了!” 首席绣娘激动地指着全息通知。顾阿婆放下手中的放大镜,看着屏幕上那片穹顶下的绿色家园,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过锦缎上的虚拟流水,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去!老婆子我…要去月亮上,给咱‘望舒城’的娃娃们…绣一片江南!让月宫的孩子…也认得杨柳岸,晓风残月!” 她转身,对着工坊里所有年轻绣娘,声音斩钉截铁:“老婆子打头阵!你们这些小阿囡,学好本事!下一批…跟上来!咱云锦的丝…要飘到月亮上去!”
西南,十万大山,“云端村寨”。
老祭司站在“启明”中继站顶,寨中所有适龄青年肃立下方。巨大的全息屏播放着“玄穹计划”的壮丽画面。
“山神的子孙们!” 老祭司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响彻群山,“看见了吗?那穹顶里的山!比咱的更高!那穹顶里的河!比咱的更亮!龙国要把家…安到天上去!那里,也要有开山的号子!引水的歌声!栽树的手!”
他手中的权杖重重顿地,镶嵌的“玄月精金”与顶部的“息壤之心”能源核心共鸣,发出清越的嗡鸣:“寨子里所有十八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娃!有一个算一个!去‘广寒学宫’!学那开天辟地的本事!把咱傈僳人的调子…唱到月亮上!把咱种灵芝的手艺…栽到月壤里!让山神河神老祖宗…在天上也能听见看见!去报名!”
“吼——!” 震天的回应冲破云霄!年轻的傈僳汉子们眼含热泪,用力捶打胸膛!那个曾收到父亲“月宫月饼”的阿岩,如今已是健壮的青年,第一个冲到中继站的报名终端前,黝黑的脸庞因激动而发亮!
“广寒学宫”——星海征途的摇篮。
这座并非建于地球,而是依托近地轨道巨型空间站“天阙”扩建而成的星际学院,本身就是一个震撼的奇迹。其主体由数个巨大的环形舱段连接而成,缓缓自转模拟重力。巨大的舷窗外,是缓缓转动的蔚蓝星球和清晰可见的月球“广寒宫”基地。
此刻,学宫最大的“星槎”模拟训练场内,气氛肃杀而狂热。
第一区:重力刀锋。
数百名身着紧身训练服的学员,如同置身于无形的刀山。区域内的重力场被“九章”系统精确操控,在0.1G(月球)到5G(超机动过载)之间无规则疯狂切换!学员们必须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完成精密仪器操作、紧急维修、甚至小组战术协同!
“稳住!手要像焊在操作杆上!脑子里想着‘息壤之心’的稳态!” 教官的吼声在通讯频道炸响。一个身影在3G重力下踉跄摔倒,又挣扎着爬起,面罩下嘴角渗血,眼神却燃烧着不屈的火焰——正是张大锤!他粗糙的大手死死抓住模拟的聚变引擎阀门,青筋暴起,硬是在狂暴的重力乱流中,将虚拟的泄漏点死死“焊”住!
第二区:真空织梦。
这里模拟月球基地外的绝对真空与极端温差。学员们身着笨重的训练用舱外服,在巨大的、布满嶙峋模拟月岩和深沟的场地内,进行着“玄穹”外壁维护、月壤采样、甚至紧急救援演练。他们的动作在真空中缓慢而精确,如同无声的舞蹈。顾阿婆的身影赫然在列!她虽然被分在相对温和的“穹顶生态维护组”,但此刻正操控着训练用的机械臂,在模拟的穹顶内壁上,以令人惊叹的稳定度,“绣”着一片复杂的纳米电路——那是未来调控穹顶内微型气候的神经网络节点!她布满老年斑却异常稳定的手,在机械臂的辅助下,于虚拟的真空中,勾勒着生命的脉络。
第三区:文明薪火。
巨大的环形教室内,气氛截然不同。没有狂暴的重力,没有致命的真空,只有深邃的星空投影和流淌的文化数据流。来自“稷下学宫”的顶尖学者、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正向学员们灌输着如何在封闭外星环境中构建稳定社会、传承龙国文明精髓、甚至…与可能的外星邻居进行“第一次接触”的文化预案。
阿岩和一群来自不同民族的学员坐在一起,全神贯注。当讲师讲到“如何在穹顶内构建多民族文化共生社区”时,阿岩猛地举手,用带着傈僳口音的龙语大声说:“报告老师!我们可以把寨子的赛歌会搬到‘望舒城’!让月亮的山,也听得见傈僳的调子!” 讲师赞许地点头,将“傈僳山歌融入穹顶文化建设”的建议,实时录入教学案例库。
核心控制台。
林阳、苏白薇、秦老的身影通过全息通讯出现,俯瞰着整个训练场。
“好!好苗子!” 秦老看着张大锤在重力乱流中咬牙坚持,看着顾阿婆在真空模拟中稳定“刺绣”,虎目放光,“有这股子狠劲和巧劲!月亮的土,咱龙国人…踩得实!”
苏白薇的目光则聚焦在阿岩等年轻学员身上:“文明传承是关键。‘望舒城’不仅是物理家园,更是龙国文明在深空的第一个精神堡垒。‘广寒学宫’的文化烙印,必须深植骨髓。”
林阳的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个奋力拼搏的身影,指尖在“星芒”终端上划过,调出月球静海的实时画面:“‘息壤绿洲’,进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