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那人开口,声音很轻,“它知道我怕按错。”
刘好仃站在操作台外三步远的地方,没动,也没接话。他知道这时候说话就断了气儿。他只是把手机掏出来,对着小李手里的记录屏拍了一张照。闪光灯亮了一下,像某种确认。
第二天早会前二十分钟,调试间白板最上方多了一张A4纸,打印着那句“它知道我怕按错”,底下画了条红横线,旁边贴了张便利贴,写着:“第一句,真话。”
小李进来时正啃包子,差点呛住:“这真贴出来了?”
“贴的不是话。”刘好仃把磁铁压牢纸角,“是证明——人能听见机器的好意。”
老黄巡完第一圈回来,盯着那张纸看了五秒,嘟囔:“昨儿我还觉得是碰巧。”
“不是碰巧。”班组长从门口探头,“我查了交接记录,那新工前天调参数时连退三次,系统自动弹了引导框。他没点‘跳过’,自己看完了。”
“说明他信那框。”刘好仃拿笔在白板上写,“信,是因为它没催他,也没骂他蠢。”
小李咽下最后一口包子:“所以咱们现在干的事,是让机器学会‘不催不骂’?”
“是让机器记住人什么时候手抖。”刘好仃转身,“调研组这周跑的三条线,全是从‘怕按错’开始的。”
他拉开抽屉,甩出一份装订好的报告。封面没印标题,只手写了行字:“人怕啥,机器就该懂啥。”
老黄翻了两页:“节能玻璃线?那炉温波动大,老师傅都得凭经验调。”
“可他们希望系统能提前说一句‘要升温了’。”刘好仃点着其中一行,“不是替代人,是帮人少盯一秒。”
班组长皱眉:“可这跟咱们原来的‘信任启动包’差得有点远。”
“差吗?”刘好仃走到角落的旧设备区,拍了拍一台停用的温控箱,“这玩意儿十年前就该淘汰,但现在三号线还在用。它不懂人,人就得一直绷着。”
小李忽然抬头:“你是想……把‘启动包’那套逻辑,装进老设备?”
“不是装,是嫁接。”刘好仃笑了,“让老机器也能说一句‘我懂你怕’。”
没人说话。只有远处传送带的嗡鸣。
“我昨晚试了。”小李掏出平板,“用启动包的响应模型,接了个外置温感探头。只要温度异常,系统就弹提示:‘要不要我帮你记一下参数?’”
老黄一愣:“还真有人回了?”
“有。”小李翻出记录,“昨天下午,三号线王姐,回了句‘你比我自己记得清’。”
班组长哼了声:“一句俏皮话,能当成果?”
“能。”刘好仃已经走到白板前,画了个大框,“咱们原计划是输出方法论。现在可以多走一步——做一台看得见的样机。”
“样机?”老黄瞪眼,“拿啥做?”
“报废炉体+旧控箱+小李的程序。”刘好仃指了指角落那台铁疙瘩,“三天,咱们搭个‘双模式温控玻璃原型机’出来。能手动,也能听人话。”
小李眼睛亮了:“就是说,老师傅愿意自己调,就自己调;要是累了,系统能接上?”
“对。”刘好仃点头,“它不抢活,只补空。”
班组长还在犹豫:“厂里可不会批新预算。”
“不用批。”刘好仃拉开工具柜,“零件全是库里报废的。线是我们自己接,工时是我们自己挤。”
老黄盯着那台旧控箱看了半晌,忽然转身:“我去拆个探头试试。”
“接口不匹配。”小李提醒。
“我知道。”老黄头也不回,“但测温仪的外壳能改造成转接头,凑合用。”
“程序呢?”班组长问。
“我通宵改。”小李已经打开笔记本,“加个容差模块,让它能认非标信号。”
刘好仃没再说话,只是把白板上的计划表撕了,重新写:
第一行:原型机组装——老黄负责结构,小李负责程序,两天内通电。
第二行:三条应用场景归类——他自己来。
第三行:晨会通报——等亮灯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