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老黄的话音刚落,录音笔的红灯还亮着,小李的手指已经点开了音频剪辑界面。刘好仃没急着说话,而是走到检测台前,把昨晚打印出来的客户行为报表又摊了一遍。班组长站在他旁边,盯着“停留时长8分12秒”那行字看了两秒,嘀咕了一句:“比刷短视频还久,看来是真听进去了。”
“听进去了,不等于买账。”刘好仃用笔尖敲了敲纸面,“但至少,门缝开了条缝。咱们得把话说得更准一点。”
小李抬头:“您意思是,不能只讲一套话?”
“对。”刘好仃把笔放下,“老黄讲的那三笔账,句句是实。可小厂老板一听‘十四块’就上心,大厂采购听了只当是段子。人不一样,耳朵也不一样。”
班组长皱眉:“那现场咋办?总不能背三套词,见人说一套吧?”
“就得这么办。”刘好仃从工装口袋掏出那张被翻得起了毛边的笔记本,翻到一页画着三个圈的草图,“咱们分三类:一种是小厂老板,自己管账,片片算钱;一种是大厂品控,认流程、看标准;还有一种是经销商,关心的是终端会不会翻脸索赔。同样的事,三种说法。”
小李眼睛一亮:“我可以把数据拆出来,做三版PPT。”
“不光是PPT。”刘好仃指了指墙上贴着的“手感三招”,“话术也得分。比如‘洗手’这招,对小厂就说‘手干净,少赔钱’;对大厂得讲‘操作规范前置,降低人为变量’;经销商那边,直接说‘减少客诉源头,维护品牌口碑’。”
班组长听得直点头:“这么一分,确实对得上路子。可……老黄能讲这些文绉绉的词吗?”
老黄一直没吭声,这时抬了抬头:“我不用讲那些。你们让我讲啥,我就讲啥。只要说的是实情。”
刘好仃笑了:“你讲的就是最好的。我们不让你背稿,是让你的话,变成别人的账本。”
小李立刻打开电脑,调出模板,边改边念:“小厂版——‘每百片少误判三次,节省工时费三十五元,按年产量算,省下一台空调外机钱’。”
班组长笑出声:“这比说良率提升2.3%管用多了。”
“大厂版呢?”刘好仃问。
“这里。”小李切换页面,“‘连续21天无重大漏检,系统预警与人工复核一致率达91.3%,符合ISO9001过程控制要求’。再配上咱们的检测日志截图,够硬。”
“经销商版呢?”
“这个更直接。”小李点开第三页,“‘近两周客户反馈零震纹投诉,预估减少售后赔付约八千元’。再加一句老黄的原声——‘这片子要是出去了,人家肯定找上门’。”
班组长拍了下桌子:“这话说得,比合同还吓人。”
刘好仃点点头:“就这三套。明天早会,咱们先内部过一遍。谁接待谁用哪套,不准混。”
小李突然想起什么:“要不要在看板上也分个类?扫码的人,能自动匹配?”
“技术上还做不到。”刘好仃摇头,“但我们可以让所有人,都看到最想看的数字。”
他转身走到电脑前,指着屏幕上跳动的良率曲线:“现在看板只显示‘合格率98.7%’,谁看得出这背后省了多少钱?”
“我加个模块。”小李说,“‘今日累计节省成本’,实时更新。”
“行。”刘好仃点头,“按咱们厂的平均成本模型算,每片玻璃两块八,废一片,加上工时、返工、运输,至少赔五块六。这个数,得打上去。”
班组长掏出计算器按了几下:“昨天空白班,良品多出三十七片。”
“那就是两百零七块两毛。”小李飞快输入公式,“系统可以自动抓数据,每小时更新一次。”
“不光是数字。”老黄忽然开口,“加一句人话。”
三人都转头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