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我录了视频。”小王掏出手机,“扫码就能看,还有字幕,普通话带广普翻译。”
刘好仃打开手机相册,找到那段视频。画面里是小王的手,动作利落,声音清脆:“注意啊,导热脂别涂太厚,绿豆大小就够了,多了反而影响散热。”
他把手机放下:“流程简单,人才能稳。越复杂的活儿,越得让笨办法也能干成。”
老黄还是没松口:“可真到大批量换,谁保证每个都这么细?万一有人图快,少涂一层脂,或者螺丝没对角拧,热传不出去,照样出事。”
“那就让标准再傻一点。”刘好仃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套新工具:一个带刻度的点胶针管,一个限力螺丝刀,还有一张带定位孔的铝片模板。
“这是……”小王凑过来。
“防呆套装。”刘好仃把模板扣在芯片上,“铝片只能从这儿放,多一毫米都塞不进。胶管定量出脂,挤一次正好。螺丝刀扭到劲儿就卡住,不能再拧。”
老黄拿起来试了试,模板严丝合缝,胶管出脂均匀,螺丝刀“咔”一声停住。
“这下,闭着眼都能装对。”他说。
“就是要闭着眼也能装对。”刘好仃把三样东西摆在一起,“技术不是越复杂越好,是越不容易错越好。”
小李把最终报告打印出来,封面是对比图,标题是“V2样机七十二小时稳定性评估”。她翻到第二页,性能提升数据加了粗,底下备注一行小字:“所有改进均基于现有材料与人力,无新增设备投入。”
“这报告拿出去,谁都没话说。”她说。
刘好仃在会议室摆了五把椅子,中间放投影。他把报告投到墙上,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说到散热效率时,老黄插了句:“要是厂里真推,第一批换哪条线?”
“不急。”刘好仃说,“先让数据说话。咱们不靠嘴,靠灯。”
散会后,小李把报告存进共享文件夹,命名“V2-终版-可归档”。她顺手把仿真模型也打包,拖进同一个目录。
老黄抱着五台样机回测试区,一台台断电,贴上“已完成评估”标签。他把第一台放回架子,忽然发现外壳边缘有点反光。
他拿起来细看,是导热脂从缝隙里渗出一点,在灯下泛着微光。他用指甲轻轻刮了刮,脂体没干,弹性很好。
“还活着。”他嘟囔了一句。
小王在整理装配台,把点胶针管收进盒子,限力螺丝刀擦干净,模板叠好。他抬头看见刘好仃站在窗边,手里捏着一块旧导热垫。
“还留着?”他问。
“留着。”刘好仃把垫子放进抽屉,“提醒自己,路是修出来的,不是换出来的。”
下午三点,五台样机的数据全部归档。小李把U盘拔下来,贴上标签,放进文件盒。老黄在维修日志上写下:“V2样机测试完成,性能稳定,建议进入下一阶段。”
刘好仃最后检查了一遍测试台,关掉电源,摘下白板上的“V2实装”纸条,折好塞进口袋。他转身要走,又停下来,拿起记号笔,在白板空白处写了一行字:
“灯不急,人不慌,活才能稳。”
写完,他盖上笔帽,走出门。
车间外,阳光正斜照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一片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