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刘好仃从四线检测区出来,手里的本子多了三张折得整整齐齐的纸条。他没急着回办公室,站在走廊拐角把它们一张张摊开,对着灯光看了看。字迹潦草,但意思清楚:一个问“报警后要不要开会”,一个写“签字算不算加班”,还有一个画了个问号,旁边标着“谁来定?”
他把纸条夹回本子,推门进屋时小李正趴在平板上划拉数据,老张坐在对面,嘴里嚼着口香糖,眉头拧成个疙瘩。
“早班讲完了?”小李抬头。
“讲完了。”刘好仃把本子拍在桌上,“人听着,心没落定。”
老张吐出糖渣:“我就说,光放视频没用。他们不是不信系统,是怕系统来了,日子更难熬。”
小李调出表格:“五天,十七个班组,一百三十九条反馈。我刚按问题类型分了类,发现不是听不懂,是担心不一样。”
“哪儿不一样?”老张问。
“早班怕耽误时间,中班怕担责,夜班怕添活。”刘好仃接过话,“同一套话,有人当解药,有人当催命符。”
小李愣了下:“那咱们是不是得……分着讲?”
“不是‘是不是’,是‘早就该’。”刘好仃抽出笔,在桌面画了三条线,“早班的人赶节奏,你跟他说‘十分钟定论,不停产’,他耳朵就竖起来;中班的天天签字,你得让他知道,系统不替他拍板,只是提个醒;夜班累得眼皮打架,你跟他说‘试用期报警不算考核’,他才肯睁眼看你。”
老张点点头:“有点意思。可小李那边材料就一套,临时改,来得及吗?”
小李手指一顿:“我是怕乱。三个版本,万一说岔了,客户回头对不上,算谁的?”
“没人会拿宣传册当合同。”刘好仃笑了,“咱们又不是卖保险。客户要的是安心,不是条款。”
“可管理层呢?”小李压低声音,“车间主任昨儿还问,为啥老让咱们单独搞动作。”
“那就把‘单独’变成‘试点’。”刘好仃翻开本子,翻到“核心顾虑”那页,“你把数据整理成三组,我来写三套话术。不是改政策,是换说法。就像同一碗药,苦的,裹点糖,谁喝都一样,但小孩肯喝,大人也省事。”
老张咧嘴:“你还真当自己是大夫了。”
“不当大夫,也得看明白病根。”刘好仃把本子推过去,“你俩想想,早班那群人,最怕啥?”
小李脱口而出:“效率!他们班产量压得最狠,停一分钟都心疼。”
“那就主打‘省时间’。”刘好仃提笔写下,“案例就用二班那次,微裂报警,三人会审,十分钟出结果,没停线,没返工。数据摆出来,比讲一百句‘智能’都管用。”
老张接上:“中班那拨人,最在乎签字权。你得让他们知道,系统喊人,不等于定性。最后拍板的,还是他们自己。”
“对。”刘好仃点头,“话术里加一句:‘报警不等于问题,签字才算责任。’让他们把心放回肚子里。”
小李皱眉:“夜班呢?他们连话都懒得说。”
“不是懒得说,是累得不想信。”刘好仃翻开最新一条记录,“三班小王留言:‘半夜报警,谁爬起来看?’——他们不怕系统出声,怕出声就得干活。”
“那就承诺‘试用期不考核’。”老张一拍桌子,“再配上#138号实录,让他们看看,报警一次,十分钟搞定,不加班,不扣分。”
“就这么定。”刘好仃把三行字写在纸上,分别标上“早班包”“中班包”“夜班包”,“小李做材料,老张挑案例,我来统稿。今天下班前,出初版。”
小李看了眼时间:“三个版本,六小时?”
“不用全新做。”刘好仃笑,“拆,不是重来。就像炒菜,同一锅料,早班给辣的提神,中班给咸的下饭,夜班给温的暖胃——味道不同,饭还是那碗饭。”
老张哼了声:“你还挺会比方。”
“不会比方,只会干活。”刘好仃把纸推过去,“你俩先弄着,我去趟车间,看他们交接。”
他走后,小李盯着那三张标签发愣:“真分三套?”
“你不信他?”老张头也不抬,“他在这厂干了三十年,哪回不是把最难说话的班次给捋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