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刘好仃把U盘从电脑上拔下来时,金属接口有点发烫。他翻过来看了眼序列号,老习惯,像是确认这玩意儿还能用。小李正低头敲键盘,屏幕上的日志还在滚动,一条条测试记录像流水账似的往上爬。
“那五十二张图,得理一理。”刘好仃把U盘放桌上,没刻意放谁面前,但意思谁都懂。
老张坐在角落那张铁架椅上,脚边是他的旧工具箱,搪瓷缸子搁在箱盖上,水早就凉了。他抬头:“还理?不是稳了吗?”
“稳是暂时的。”刘好仃走过去,手指在桌面上划了道线,“昨天双轨跑通了,是好事。可同一个图,三次输入,两次报一次漏,这不叫稳,这叫碰运气。”
小李停下敲击,转头:“你是说……它自己都不确定?”
“对。”刘好仃点头,“人看东西,哪怕光线差,也能认出是老熟人。可它现在像记性不好的新手,见了面点头,下回又装不认识。”
老张皱眉:“图本身就不清,它认不出也正常。咱们又不是给博物馆修画,非得把每一丝裂纹都抠出来?”
“问题就在这儿。”刘好仃拉开椅子坐下,“咱们不是修画,是防爆。一块玻璃,看着没事,三天后自爆,炸了机器,伤了人,谁负责?”
空气静了两秒。
小李轻声说:“我把三轮测试的日志全导出来,按光照、清晰度、缺陷类型分了个表。”
“分得好。”刘好仃伸手,“放大看。”
屏幕切换,一张张图按类别排列,旁边是判定结果和响应时间。红色标记的“判定不一致”案例被自动高亮,一共十一张。刘好仃盯着那张边缘发暗的报废图——就是昨天反复测试的那张“自爆片”。
“把它拆开。”他说。
小李点开模型中间层的特征图。第一遍输入,边缘区域神经元激活明显,红热区域集中;第二遍,激活强度稍弱;第三遍,几乎没反应。
“它不是看不见,是‘懒得看’。”刘好仃指着第三帧,“同样的图,同样的处理流程,输出却不一样。说明它对这类特征没形成固定记忆,学得不扎实。”
老张凑近:“那咋办?多喂几遍?”
“光喂没用。”刘好仃摇头,“得让它记住。就像教小孩认字,不能光念一遍,得写十遍,抄二十遍,直到手熟。”
小李突然说:“我筛了一下,这十一张不一致的图,七张都是边缘微裂混着杂质或气泡。它一碰这种组合,就开始犹豫。”
“不是犹豫。”刘好仃纠正,“是没标准。它不知道该听谁的——是信边缘的模糊影子,还是信中间的亮斑?”
老张摸了摸下巴:“要不,咱们干脆把这类图单拎出来,定个优先级?比如,有裂纹嫌疑的,一律标红?”
“不行。”刘好仃立刻否了,“一刀切更危险。真要是气泡,标成裂纹,整批货都得报废,成本谁扛?”
“那你说怎么办?”
刘好仃没答,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
“咱们现在的问题,分三层。”他边写边说,“第一层,算力浪费——三通道融合重复计算,这我们已经发现了,能改。”
小李点头:“脚本我已经优化了,下次测试只跑侧光增强,省一半算力。”
“第二层,”刘好仃继续写,“特征提取不稳定。同一个缺陷,三次输入,三次反应不一样。这不是算法坏了,是训练不够,它还没‘认熟’。”
老张盯着白板:“所以得补课?”
“对。补专项训练。”刘好仃圈住“边缘微裂”四个字,“咱们得给它开小灶,专练这一类。让它看一百张、两百张,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小李眼睛一亮:“我可以从历史报废库里挑出所有边缘可疑的图,重新标注,做成‘强化训练集’。”
“干。”刘好仃点头,“越模糊越好,越难认越好。咱们不挑软柿子捏。”
“那第三层呢?”老张问。
刘好仃顿了顿,笔尖停在半空。
“第三层,是判定逻辑太单薄。”他写下最后一行,“现在是双轨并行,原始图和增强图都报警才算数。听着保险,可万一哪天两个都‘犯迷糊’,一起漏判呢?”
小李皱眉:“不至于吧?”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刘好仃收起笔,“咱们得给它加个‘保险丝’——比如,引入时间维度。”
“啥意思?”
“同一张图,连续输入三次,两次报警就判定有缺陷。”刘好仃解释,“不靠单次结果,靠多数决。就像投票。”
老张琢磨了一下:“听着是稳了,可效率呢?一张图跑三遍,产线等得起吗?”
“现在不用。”刘好仃说,“这是测试阶段的‘安全锁’。等它自己稳了,再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