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刘好仃深吸一口气,缓缓推开办公室那扇略显沉重的门,仿佛推开了一道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他的步伐显得有些疲惫,似乎背负着千斤重担。
一进门,他便如释重负般地将夹在腋下的记号笔盒随手放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这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突兀,但他似乎并未在意。
他走到窗边,凝视着窗外二号线的老泵。那台老泵依旧在不知疲倦地转动着,发出的声音也与往常无异。然而,刘好仃心中的那根弦却稍稍松弛了一些。
昨天,白板上L2-PUMP-07后面的问号还高悬着,仿佛一个未解之谜,让他彻夜难眠。但今天,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去擦掉那个问号,而是先打开电脑,等待系统加载的过程中,顺手拨通了一个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微颤抖的声音:“刘工,您好……”
刘好仃直接问道:“小张,公众号和400热线的数据导出来了吗?我要看最近七天,谁提了自家设备,都提了些什么。”
电话那头的小张似乎有些紧张,声音有些发颤地回答道:“刘工,刚刚整理完……您说的那几类关键词,全都冒头了。‘怕停产’‘修不起’‘担不起责’,光是‘半夜电话响’这个关键词,就出现了二十七次……”
“打印出来。”他说完挂了,盯着屏幕等跳转。后台数据刷新出来那一刻,他往后靠了靠椅子。咨询量涨了三倍,不是虚的。更关键的是,82%的新增来电,开口第一句不是问价格,而是讲自家机器的病史。有人甚至主动报了设备编号,说“这玩意儿再坏一次,我饭碗就碎了”。
他把图表打印三份,一份贴在车间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另外两份夹进文件夹,拎着去了早会。
林晓彤到得早,正低头改推文标题。小李抱着笔记本进来,一进门就嚷:“刘工,销售部老王说今天早上接了六个试用申请,全是主动打来的!以前得追着客户跑,现在他们追着我们问‘那个问题卡还有没有’。”
刘好仃没接话,把文件夹往桌上一放,示意林晓彤放录音。
音响里传出一个中年男声,语气有点闷:“你们那个问题卡……我贴办公室三天了。前天夜里梦见风机倒了,醒来直接给维修组打电话,让他们去查。昨天,终于敢报修三号窑风机。”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小李挠了挠耳朵:“这比签意向书还狠。”
“签了字,是点头。”刘好仃站起来,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A3纸,贴在会议室墙上,“现在,是开口。”
他拿起记号笔,在纸上写下五个大字:**客户真话墙**。
接着,他一条条念出来,林晓彤在旁边贴便利贴:
“我最怕的是半夜电话响。”
“这泵要是倒了,我这月奖金全扣。”
“不是不信你们系统,是厂里没人敢提停机。”
“上回停产赔了四十多万,老板说再出事,让我走人。”
“设备不说话,可我知道它快不行了。”
“我们不是不想修,是修一次停三天,订单交不出。”
“你们问‘最怕哪台设备’,我愣了十分钟,太多了,说不过来。”
每贴一条,屋里就静一分。贴到第六条时,小李低声说:“这哪是客户反馈,这是在交心。”
“对。”刘好仃指着第七条,“以前我们追着留资,现在他们主动说真话。这不是数据涨了,是心防破了。”
有人嘀咕:“可签单才是硬道理,光听人诉苦,能转化多少?”
刘好仃没反驳,只问:“你们还记得上回展会,那个电厂主管?他回电话了。说把问题卡贴控制室门口,让每个班组长都写答案。昨天晨会,他们讨论了四十分钟,最后决定给二号机组做全面体检。”
他顿了顿:“签意向,是走流程。写答案,是动念头。念头一动,事就成了八分。”
小李忽然笑出声:“这么说,我们干的不是推广,是心理辅导?”
“差不多。”刘好仃也笑了,“人家不怕机器坏,怕的是坏了之后那一堆事。我们不卖预警,我们帮人把‘迟早要来的那天’提前想明白。”
林晓彤看着墙上的真话,轻声说:“其实……我们也有一台这样的设备。”
所有人都转头看她。
她没多说,只指了指文件夹里那张白板照片——L2-PUMP-07,十八年,十三次维修,后面那个问号还没擦。
刘好仃沉默了几秒,起身走到墙边,从“客户真话墙”上撕下第七条,走到白板前,把那句话贴在L2-PUMP-07旁边:
“你们系统能预警,可我们厂没人敢提停机。”
他拿起记号笔,在设备编号下面写了一行字:“**列入高风险清单,首台试点监测。**”
“技术组今天就去加传感器,48小时连续采集。不是等它出事,是告诉它——我们听见了。”
小李愣了:“真动啊?这泵还能撑,换一台得批预算……”
“客户都敢报修了。”刘好仃合上记号笔帽,“我们自己反倒不敢动?推广不是卖出去就完事。我们让人家面对恐惧,自己也得先站出来。”
林晓彤低头记了什么,忽然抬头:“那……要不要也让车间每个人写一张问题卡?”
刘好仃看了她一眼,点点头:“发下去。明天早会收。不看写了啥,看谁敢交。”
小李嘀咕:“这下可热闹了,估计有人写‘最怕刘工哪天突然不骂人’。”
屋里笑起来。刘好仃没笑,走到窗边,望着二号线方向。老泵还在转,声音平稳,像没心没肺地活着。
他转身,拿起白板笔,在L2-PUMP-07的编号上画了个圈。
然后写下一行新字:
“它没咳。”
笔尖停在最后一个字上,墨迹慢慢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