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差3毫秒,撞上了。”
“但有17毫秒的空窗。”王浩放大时间轴,“只要把喷涂校准塞进声发射的监测间隙,就能错开。”
“动态资源分配?”林晓彤反应过来,“让两个系统轮班用通道?”
“对。就像两个人共用一条网线,一个下载时另一个发消息,不抢带宽。”
刘好仃盯着时序图看了十秒,点头:“可行。那就定下来——声发射优先,喷涂见缝插针。”
“那验证呢?”林晓彤问。
“明天八点,上全负荷。”刘好仃拿起笔,在计划表上圈出时间,“127%超负荷工况,双变量同步测。”
王浩皱眉:“时间太紧,设备调试加参数录入,最少也得12小时。”
“那就现在开始。”刘好仃把计划表折好,塞进物流箱的夹层。箱体侧面,“梯度涂层”四个字被空调吹出的湿气糊得有点模糊。
林晓彤忽然抬头:“印度团队说,他们后天就要看初版结果。”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
王浩看了眼倒计时屏:“72小时?”
“不够?”刘好仃问。
“够,”王浩深吸一口气,“但得连轴转。”
“那就转。”刘好仃走到观察窗前,测试舱的灯已经亮起,内部温度缓缓爬升。他掏出那块烧黑的电路板,掰成三截,分别放在三份任务单上。
“这截归声发射组,这截归梯度配比组,”他指着最后一块,“这截,留给没出问题的部分。”
林晓彤笑了:“你是想说,对照组也得拼命?”
“不,”刘好仃把三块板子并拢,“我是说,问题和没问题是同一块板子。裂了,不等于废了。”
王浩拿起任务单,转身走向设备间。林晓彤打开终端,开始编写动态分配算法。财务总监站在门口,没走,也没说话,只是默默把“生存经济学”四个字用记号笔重新描了一遍。
十二点零五分,测试舱启动声响起,低沉而稳定。墙上的倒计时牌开始跳动:71:59:58。
刘好仃靠在观察窗上,玻璃映出他的影子,也映出物流箱里那块烧黑的电路板。边缘的焦痕在冷光下微微发烫,像一块不肯凉透的余烬。
他伸手摸了摸实验服口袋,物流单还在。
窗外,深圳的天刚蒙蒙亮,第一班公交车碾过湿漉漉的路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测试舱的温度升到了三十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