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刘好仃把手机从充电器上拔下来,屏幕亮起,微信群消息未读数停在七条。他没点开,径直走向会议室。门把手上那副棉纱手套还在,边缘已经起了毛球,像是被谁反复抓握过。
七点整,人陆陆续续进来。小吴最后一个到,手里抱着笔记本电脑,头发乱得像刚从被窝里爬出来。他坐下时,电脑卡在桌角,差点滑下去。
“迟了两小时。”刘好仃没抬头,翻着桌上一叠打印出来的测试曲线,“但你交了。”
没人接话。材料组的老陈低头盯着自己的鞋尖,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像是在数秒。
刘好仃起身走到投影幕布前,点开一段视频。画面是冷库监控拍的,一个工人戴着厚手套,正弯腰安装护角。他试了三次才卡进去,最后一次手一抖,零件差点掉进雪堆里。整个过程用了四十七秒。
“咱们的设计,应该让他三秒搞定。”刘好仃关掉视频,“不是他动作慢,是我们没想周全。我们晚一天改,他就要多花三百六十五次四十七秒。一年下来,够他在冰库里多站三天。”
小吴低着头,手指在键盘上敲了两下,把刚发到群里的建模文件撤回,重新命名,再发一遍。
“从今天起,‘护角攻坚’群不强制六点前交。”刘好仃说,“可以晚一小时,但必须写清楚:卡在哪,要啥帮。”
他转身在白板上画了三栏:“做了啥”“卡在哪”“要啥支援”。最后一栏写完,顺手在下面加了一行小字:“支援不是求人,是让问题少走弯路。”
老陈抬起头:“我们那批T7材料,昨天下午三点做的喷砂处理,今天冷冻完又黏了。”
“几点做的?”刘好仃问。
“三点半。”
刘好仃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表格,推过去:“模具车间的排风系统,每天三点停。湿度从四十五升到七十二。你们那批正好在高湿段。”
老陈愣住:“这也能查到?”
“能查到的事,就不叫意外。”刘好仃掏出笔,在“要啥支援”栏写下:“设备科,加装除湿机,限定喷砂时段为上午八点到十一点。”他圈住,“从今天开始,每批材料附环境日志。谁漏了,下次会议站到后面去。”
会议室里有人笑了。紧绷的气氛松了一扣。
刘好仃转向结构组:“小吴,新模型跑完了吗?”
“跑完了。”小吴点开三维图,“圆弧过渡,应力降了六成。仿真没问题。”
“实物呢?”
“……有裂纹。”小吴声音低下去,“十次弯折,边缘出了一道白线。”
刘好仃没说话,从包里掏出那副棉纱手套,递给小吴:“戴上,装一遍。”
“现在?”
“现在。”
小吴戴上手套,拿起样件,对着桌边的模拟框按下去。他习惯性地用拇指从外侧发力,一撬——咔。动作干脆,但刘好仃盯着样件边缘,轻轻摇头。
“你仿真时怎么设的受力方向?”
“内压,垂直向下。”
“工人不会那么做。”刘好仃拿过样件,“他们冷得手僵,都是斜着往上顶,借力。你模型方向反了。”
小吴愣住,回头看向电脑,手指飞快调出参数界面。
“改模型。”刘好仃说,“按实际操作来。再加个导角,零点三毫米,缓坡过渡。”
“可重量又要上去了。”
“轻重要,但不断更重要。”刘好仃把样件放在桌上,“咱们不是做工艺品,是做护角。它得扛住人手抖、手套滑、心急火燎的时候。”
小吴点头,重新建模。会议暂停了十五分钟,他埋头改图,额头上沁出一层细汗。
刘好仃走到生产组王姐身边:“模具厂那边,窗口还稳吗?”
“刚来消息。”王姐皱眉,“上游加急单,可能把咱们的停机时间压到六小时。”
“六小时够吗?”
“够,但不能出错。预热、注塑、冷却、首检,一步卡不住,全盘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