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这个过了。”他把报告放在桌角,“唯一完全达标的。”
他拿起二维码的表,眉头微皱:“识别率达标,但耐久性有隐患。问题不在扫不扫得上,而在能不能一直扫得上。”
最后是低温组。三轮测试,最高成功率94.1%,仍差0.9个百分点。
“没过。”他说,“但找到了病根。不是设备不行,不是材料不行,是节奏没踩对。”
老周挠挠后脑勺:“所以……我们现在算成功还是失败?”
刘好仃合上笔记本,换了一支蓝笔,在白板上写下三条结论:
① 荧光丝稳定性通过验证;
② 二维码识别功能达标,但耐久性需进一步评估;
③ 低温易拆性未达标,主因疑似材料回弹延迟。
写完,他把笔帽咔地扣上。
“今天不开庆功会,也不开追责会。”他说,“我们只做一件事——搞清楚它为什么不行。”
小李举手:“那下一步是不是该调整工艺参数?”
“不。”刘好仃摇头,“下一步是继续验证。不是改,是挖。”
小王试探地问:“可客户那边……”
“客户要的是能用的东西,不是看起来能用的数据。”刘好仃打断他,“我们之前太想‘过’了,反而忘了问:它在哪一刻开始不行?为什么是那一刻?”
他走到窗边,拉开百叶帘。晨光斜切进来,照在白板上的折线图上,那些失败的点连成一条微微起伏的脉搏。
“以前我们盯着终点线跑,现在要学会看脚印。”他说,“哪个脚印歪了,哪一步绊了,都得记下来。”
小吴突然抬头:“那……这些数据,以后都这么存?”
“每一张纸,每一个数,都留着。”刘好仃转身,指了指角落的文件柜,“贴标签,编号,谁做的,什么时候做的,出了什么问题,怎么标记的,全对得上。十年后有人问,咱们也能翻出来。”
老周嘀咕:“至于这么较真吗?”
“至于。”刘好仃声音不高,“咱们做的不是样品,是以后千千万万个护角的命。它裂在哪一秒,就得有人知道为什么。”
会议室安静下来。
小王低头看着自己那份修改过的表格,慢慢把它撕成两半,塞进碎纸机。
刘好仃看了眼墙上的钟:“十一点半。午饭后,把所有原始日志再核一遍。错一个标点,整页重打。”
小吴苦笑:“打印机刚修好。”
“那就别卡。”刘好仃笑了笑,“它比我们更怕压力。”
午休铃响了,没人动。
刘好仃拿起搪瓷杯,吹了吹并不存在的热气:“去吧,吃完回来,咱们接着看它怎么不行。”
小李最后一个起身,临走前回头看了眼白板。那三条结论静静躺在那里,像三道未解的题。
他忽然觉得,比起“达标”,“为什么不行”反而让人更踏实一点。
饭盒摆在桌上,刘好仃没动筷子。他盯着白板,拿起蓝笔,在“回弹时间”旁边补了一行小字:
“测恢复曲线,不是测极限强度。”
然后他放下笔,夹起一块土豆放进嘴里。
牙齿刚咬下去,门被推开,小吴抱着一叠新打印的表格冲进来。
“刘师傅!第三轮低温测试的静置数据刚导出来——”
他话没说完,一张纸从边缘滑落,飘到半空。
刘好仃抬头,看见那页纸正缓缓翻转,露出背面密密麻麻的“环境-操作-结果-标记”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