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阳光落在维修角的挂钩上,金属钩身不再空荡。一个深蓝色的塑料文件盒被挂了上去,盒面贴着一张手写标签:“创新档案·3月”。刘好仃走过去,从兜里掏出两张纸,轻轻塞进盒中——是小陈和老李的申报表复印件。
他没说话,转身走向控制台。身后,小林正把新打印的《B线夹具调试指引(V1.0)》钉在操作区墙面,阿珍则蹲在台账展板前,在“转化进度”一栏画了个绿色对勾。
“第一个进SOP了。”她说。
刘好仃点点头:“从今天起,这活儿不是‘谁顺手改的’,是‘该这么干’。”
晨会铃响时,他召集了几个人在工具间。桌上摊着三份材料:小陈的传感器调试、老李的巡检日志整合、小林的校准流程优化。每份都附着打分表、数据记录和前后对比图。
“咱们得看看,改过的,到底稳不稳。”他说,“不能今天省了三百八,明天又摔玻璃。”
评审会开了四十分钟。他们翻巡检记录,查日报数据,核对报警响应次数。最终确认:三项改进持续有效超过十五天,故障率下降均超60%。刘好仃在台账上写下:“建议纳入标准流程”。
当天下午,新版本的《车间操作手册》更新了三页。小林盯着自己名字出现在“校准规范”旁,嘀咕了一句:“我写的字,也能印成铅字了?”
“印的不是字,是方法。”刘好仃把手册递到下一班组,“谁按这个做,都能省时间。”
可新东西落地,总有人摇头。B线夜班组长老周翻着手册,皱眉:“多一步拍照留证,多花两分钟,值当吗?”
“值不值,看结果。”刘好仃调出大屏数据,“上周日班用新流程,夹具异常提前发现三次,没一块废品。你班昨天没执行,摔了两块。”
老周不吭声了。
第二天,小陈被请去带教夜班。他站在设备前,一边演示传感器安装角度,一边说:“别拧太紧,会压坏密封圈——这是我拧坏第三个才明白的。”
一圈讲完,有人笑:“你还真有失败史。”
“有错才懂对。”小陈挠头,“我这算反向教学。”
刘好仃在本子上记下“推广记录:第一轮完成”,并在小陈的档案里加了一行:“带教贡献+1”。小林看见了,立刻举手:“那我下周能不能也去讲?我那校准流程,其实还能再压一分钟。”
“能。”刘好仃说,“讲一次,记一次。二次奖励,照算。”
消息传开后,申报表开始陆续出现。一份《传送带防滑纹清理工具改良》被重新提交,这次署了名,还附了前后对比照片。另一份《冷却阀手动开关省力装置》写着:“参考小陈项目思路,材料成本不足五十元。”
阿珍在台账新增一栏:“衍生改进”。她写得认真,像在登记一笔笔不断生息的存款。
这天中午,刘好仃路过老李工位,发现他正用红笔圈出监控画面里的传送带偏移瞬间。七处标记,分布规律。
“你看出来了?”老李抬头,“每次偏,都是左前角先蹭边。”
刘好仃盯着图看了半晌:“这不叫问题,叫模式。”
他翻出过去三个月的异常记录,和老李一起标点、连线、归类。最终画出一张偏移热力图,七种情形清晰呈现。
“这不是修修补补了。”他说,“这是能写专利的东西。”
老李愣住:“专利?我这拿笔画的草图,也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