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晨会铃声刚落,刘好仃已经站在财务科门口,手里捏着几张纸,边角被汗微微浸软。他没敲门,直接推开了。小陈的夹具改造申请表夹在中间,上面还贴着一张手写便签:“483元,含两副定制卡槽与传感器支架。”
财务科老周抬头,看见是他,眉头一皱:“又来?上回那个‘草案’我们可没盖章。”
“不为盖章。”刘好仃把三样东西轻轻放上桌面:破损统计表、巡检记录、申请表。“就为堵个洞。”
老周翻了两页,冷笑:“你们车间自己搞的基金,我们哪有科目接?预算外支出,连厂长都批不了。”
“不是支出,是止损。”刘好仃指着第一张表,“三个月碎了87块玻璃,值4260。换个卡槽,483。省下的钱,够买六回。”
屋里静了两秒。隔壁打印机“咔”地吐出一张单据,像在打节拍。
老周合上文件,语气松了半分:“可流程呢?你这算哪一科?生产?维修?还是……创新?”
“先别分类。”刘好仃把申请表往前推了推,“就当预支维修费。真没效果,我从下月工资里扣。”
老周盯着他看了几秒,终于抽出一支红笔,在表上画了个圈:“试运行?行。但只批这一笔,不形成先例。”
“就这一笔,够开头了。”刘好仃收起表格,转身出门,脚步比进来时轻了一截。
两天后,一辆快递三轮车停在车间后门。小林和阿珍一起卸下个长条箱,泡沫角磕破了一块,露出里面银灰色的仪器。机身印着“数字式表面应力检测仪”,说明书还缠着塑料膜。
“这玩意儿能进库吗?”小林小声问。
“不能。”刘好仃接过箱子,拍了拍灰,“设备科说没走招标,不给入库。”
阿珍皱眉:“那放哪?放外面被人当废铁搬走。”
“不入库,也能用。”刘好仃蹲下,打开箱盖,取出保修单和出厂编号,递给小林,“拍张照,打印出来。”
小林照做。刘好仃在纸上写下:临时技术资产登记表。用途一栏填得清楚——“用于B线夹具应力分布测试,试用期30天,数据归车间创新档案”。末尾加了一句:“若无效,自行拆回。”
他拎着这张纸,直奔设备科。
老张看完,摇头:“你这算借?还是试?没名头的东西,出了事谁担?”
“我担。”刘好仃把纸翻过来,“不占编制,不入账,坏了算我私人赔。测出问题,省下的钱,咱们一起报。”
老张盯着那句“自行拆回”,忽然笑了:“你这是钻空子啊。”
“空子能用,说明缝还通。”刘好仃不动声色,“真堵死了,咱们连缝都看不见。”
老张沉默片刻,拿起章,盖了个“临时准用”。
“编号001。”他顺手写在标签上,贴在仪器侧面,“就当咱们车间头一回‘研发’。”
刘好仃没笑,但眼角动了动。他抱着仪器往回走,阳光斜照在银壳上,反出一道细亮的光,像刀锋划过地面。
从那天起,B线维修角多了一块小白板,钉在小陈常蹲的墙角。标题是手写体:“微创新日报·第1天”。
第一行写着:
投入:夹具传感器调试,耗时2.5工时,材料费86元。
节省:当日玻璃破损减少5块,折合245元。
第二天,更新:
投入:应力仪校准,耗电12度,工时1.8。
节省:发现C点应力超限,提前加固,避免潜在报废7块。
第三天,阿珍把日报拍下来,发进厂内“生产协同群”。标题统一格式:“微创新日报·第X天”。
没人回复。
第五天,有人留言:“你们这表,比技术部上季度创新汇报还实诚。”
第七天,群里冒出一句:“B线最近稳得奇怪,原来是你们在偷偷改东西?”
小林乐了,转头喊:“刘师傅,有人夸咱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