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清晨的阳光柔和而温暖,它像一个温柔的母亲,轻轻地抚摸着大地。阳光斜斜地穿过公告栏,那张A4纸的边角在微风中微微颤动,仿佛是一个被唤醒的精灵,正跃跃欲试地想要挣脱束缚。
红笔写的那两行字——“我们的话,能传出去了?”“回个音也算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是用鲜血写成的一般,让人不禁心头一紧。
刘好仃站在公告栏前,静静地凝视着那两行字,他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只有那双眼睛,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他就这样站了几秒钟,既没有说话,也没有拍照,只是默默地伸出手,将那张A4纸的边角用胶带重新压紧,然后顺手摸了一下工具袋里的登记本。
做完这些,刘好仃转身朝着车间走去,他的脚步比平时快了半拍,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他去处理。
当他走到更衣室外的走廊时,他突然停下了脚步,仿佛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迅速拉开工具袋的拉链,从里面掏出一个笔记本。然而,就在他打开笔记本的瞬间,一股淡淡的蓝墨水味扑鼻而来,那是他之前不小心洒在上面的。
刘好仃并没有在意这些,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笔记本的新一页上。只见那页纸上,有一片小小的蓝色污渍,就像一片小小的云朵,静静地漂浮在白色的纸面上。
刘好仃微微一笑,他拿起笔,在那片“云朵”旁边写下了几个字:“筹备组,名单初拟。”他的字写得不大,但每一笔每一划都显得格外稳重,仿佛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落下的。
写完这几个字后,刘好仃将笔记本放回工具袋,然后掏出手机,拨通了小林的电话。电话那头很快传来小林的声音:“喂,刘师傅,有什么事吗?”
刘好仃简洁地说道:“今天八点,叫阿珍和老周,到三楼小会议室。不写通知,口头召集。”说完,他挂断了电话,继续朝着车间走去,他的步伐依然坚定而有力。
电话那头愣了一下:“现在就开始?”
“现在。”他说完,挂了电话,把登记本塞回去时,指尖碰到了一页折角的纸——是南粤那边签完合同后,那位女主管随手写下的号码,背面还印着一句建议:“午休室风扇太吵,能不能换个静音的?”
他记下了。
八点整,小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小林提着笔记本电脑,阿珍抱着相机包,老周手里攥着一叠排班表,三人坐定,面面相觑。
没人说话。
刘好仃最后一个进来,手里只有一支笔和那本磨毛了边的登记本。他没坐主位,把本子往桌上一放,翻开附件那页,《基层声音交换守则》四个字手写得有点歪,但清楚。
“不是宣传任务。”他开口,“也不是上面派下来的检查。是咱们自己,要把记本子的事,变成两家厂一起做的事。”
小林眨了眨眼:“所以……咱们要成立个小组?”
“已经成立了。”刘好仃从口袋里抽出一张手写纸,上面是四行字,字迹工整:
小林:对接南粤宣传科,每周收一次建议汇总表;
阿珍:管理本厂建议平台数据,做初步分类;
老周:协调试点车间班组长,确保建议采集不干扰生产;
我:统合进度,每月与南粤安全主管视频碰头。
他把纸推到桌子中央:“每人一份,先按这个走。有不合适的地方,下周再调。”
阿珍低头看着那张纸:“就这么简单?”
“越简单越好。”刘好仃说,“咱们不是搞项目汇报,是让工人提的每一句话,都有个回音。”
老周翻了翻排班表:“那我得跟几个班组长先通个气,别让他们觉得这是额外任务。”
“就当是加了个打卡环节。”刘好仃笑了笑,“每天收十条建议,记下来,转出去,完事。不评比,不考核,不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