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镜头停在“先改再讲”四个字上,刘好仃的手指还搭在手机屏幕边缘。他没关录像,只是轻轻把手机翻了个面,屏幕朝下扣在桌上,像给想法按了个确认键。
“现在,轮到外面看了。”他说。
小王正低头整理昨天拍的维修现场照片,听见这话抬头:“那咱们怎么说?开发布会?发公告?还是再拍个视频合集?”
“都做。”刘好仃拉开抽屉,取出一沓打印纸,是财务小李前晚整理的支出明细,每一页都贴了便签,标着“可公开”“待确认”。他抽出几页放在桌上,“但不说虚的。谁问钱去哪儿了,咱们就拿单子给人看。谁问为啥现在才修,咱们就放工人蹲在水里换管子的视频。”
行政翻着笔记本:“可万一记者问‘早干嘛去了’,咱们总不能每次都认错吧?”
“就认。”刘好仃点头,“错就是错。咱们又不是神仙,哪能事事都想到前头?但改了,也是真的改。认错不丢人,装没事才丢人。”
小王忍不住笑出声:“您这思路,跟咱们厂门口那块‘安全第一’的牌子一样直。”
“直点好。”刘好仃也笑了,“弯来绕去,自己都绕晕。咱们现在要干的,不是说服谁,是让大伙儿看清——我们在动,每一笔账、每一滴汗,都经得起看。”
他起身走到白板前,拿笔在“资金透明度”下面画了个勾:“今天起,三件事同步走。第一,支出明细分批发,每次十条,带发票截图;第二,维修进度每天拍三十秒,不剪不配乐;第三,下周开个通气会,请记者和工人代表来,咱们当面讲。”
行政皱眉:“那要是问得太狠,答不上来怎么办?”
“答不上来,就说‘回去查,明天回话’。”刘好仃把笔帽咔哒一声按上,“咱们不玩话术,但也不硬撑。真话可以慢点说,但不能瞎说。”
小王打开手机,新建了一个相册文件夹,打上名字:“每日实录·对外版”。
通气会定在周三上午十点,地点就设在厂区会议室。刘好仃特意让行政把绿植架挪开,腾出投影位置。来的人不多,本地产业报的记者、社区公众号运营员,还有六个车间推选的职工代表。
投影一亮,画面是维修组老陈在食堂后厨蹲了四十分钟的延时摄影。水管拆开,锈渣哗啦啦掉进桶里,他拿刷子一点点清接口,袖口全湿透了。视频最后定格在新管接上、试水成功的瞬间,水柱稳稳冲进水槽。
记者最先开口:“为什么之前没发现这个问题?”
刘好仃没绕:“我们做过排查,但漏了这段老管。责任在我们,不推。”
“那绿化项目暂停,是不是说明当初决策有误?”
“是。”他点头,“我们太专注种东西,忘了厂子本身也有‘病’要治。现在调优先级,不是放弃,是补课。”
职工代表老李举手:“我想问,账目真能公开到什么程度?会不会挑着发?”
财务小李接过话筒,打开平板,调出一张表格:“这是从三月一号到现在的全部支出,共三十七项。每一笔都有采购单、发票、验收人签字。如果您需要,我们可以现场打印。”
会场安静了几秒。
记者低头记了点什么,抬头问:“你们不怕这些信息被断章取义,拿来炒作吗?”
“怕。”刘好仃说,“但更怕因为怕,就不敢亮出来。真东西经得起看,假东西才怕光。”
当天下午,厂区公众号推文上线,标题是《我们慢了一步,正在追上来》。正文没写一句口号,全是图:维修前的锈管、换下的旧零件、支出明细截图、绿化延期通知单。评论区很快热闹起来。
有人留言:“今天打水,水压稳了。”
也有人嘲讽:“演得挺像,下一步是不是要拍工人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