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刘好仃静静地坐在培训室的座椅上,裤兜里的手机第二次震动起来,他却像是毫无察觉一般,没有伸手去掏。此时,培训室的灯刚刚亮起,那柔和又明亮的光线瞬间驱散了角落里的昏暗。
小李已经早早地坐在了桌边,他的手指在笔记本的边缘轻轻地敲着,一下又一下,那节奏不紧不慢,仿佛是在默默地数着秒。他的眼神时不时地扫向门口,又看看四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又好像是在思考着即将开始的会议内容。
老周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进来,他手里提着一个工具包,那工具包看起来有些陈旧,上面还有不少磨损的痕迹。他把工具包随意地搁在椅子上,拉链没拉严实,露出半截卷尺。卷尺静静地躺在那里,就像一个等待被召唤的战士,随时准备着发挥出它的作用。老周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眼神里透露出一丝坚定。
小王则是低着头,专注地翻着打印纸。他的手指在纸页间快速地滑动着,纸角被他折了又折,很快就叠成了一个小三角。他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着纸上的内容,又好像是在为即将讨论的问题做着准备。
“文件归档了。”刘好仃终于打破了这短暂的寂静,他把手从裤兜里掏了出来,顺势把手机放在了桌上,屏幕朝上。他的话语简洁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果断,“咱们不等审批,先干自己的活。”
说着,他迅速地打开电脑,手指在键盘上熟练地敲击着,新建了一个文档。他的眼神紧紧地盯着屏幕,快速地在标题栏打上了“改进方案设计”几个字。紧接着,他启动了投影仪,那明亮的光线瞬间投射在墙壁上,三行字跳了出来:问题—根因—动作。
“头一件,滤网。”刘好仃一边说着,一边点击开了第一项。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忧虑,仿佛这个滤网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很久,“堵了五次,每次都是水渣积得太多,加上没人按时清。这情况要是不解决,设备的运行肯定会受到影响。”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解决办法分两步:每周强制清理,排进班表;再加个前置过滤网,设备科那边下周能报备。”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打着,将这个解决方案输入到了文档里。
小王听到这里,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抬起头,一脸担忧地说:“清理可以排,但过滤网要改管路,得停机两小时。咱们的生产任务这么紧,停机两小时可不是小事啊。”
“那就放在夜班交接后。”老周接过话茬,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清完滤网顺手装,不影响白班的工作。而且夜班交接的时候,设备本身也需要一些检查和维护,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进行。”
小李却不这么认为,他插进来,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可排班表一动,镀膜线的节奏全得调。咱们的生产流程是一个整体,一个环节变动,其他环节都会受到影响,这可不是轻易能调整的。”
“那你说怎么办?”老周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满,“等水漫到电机上再调?到那时候,损失可就不止停机两小时了。我们得未雨绸缪,不能等问题严重了才去解决。”
刘好仃静静地听着他们的争论,没有打断。他思考了片刻,然后在“动作”栏补了一句:“第一阶段:两周内启动清理排班;第二阶段:协调设备科施工。”他一边说着,一边调整着文档的格式,让内容更加清晰。
“第二件,液温波动。”刘好仃调出了小张的手写记录扫描件。那扫描件上的字迹有些潦草,但却记录着每一个重要的数据和情况。他指着屏幕说道:“传感器反应慢,人记得快,但记了没人看。咱们得把本子上的字,变成系统能认的信号。”
坐在后排的小张听到自己的名字,身子往前倾了点,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他一直都在关注着液温波动的问题,也在自己的记录本上记录了很多详细的情况,希望能够为解决问题出一份力。
“建个流程,”刘好仃继续说道,“每天的手写日志拍照上传,指定时间收,系统自动提醒。再设个阈值,超过±0.15℃,手机就推通知。这样我们就能及时掌握液温的变化情况,避免因为液温波动而影响生产。”
小张轻声问:“能推到我手机吗?”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但又充满了期待。
“能。”刘好仃点了点头,给予了他肯定的回答,“但得走安全通道,不能直接连生产网。生产网的安全性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通知而影响到整个生产系统的安全。”
小张低头记下,笔尖在本子角落写了“安全通道”四个字,后面画了个方框,像是准备画个界面。他的眼神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个流程运行起来的样子。
第三项是配电房防鼠。刘好仃点开维修日志截图,那截图上清晰地显示着配电房的一些问题。他皱着眉头说道:“护网锈了,排水坡度不对,水一积,虫子来,老鼠就跟着来了。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配电房很容易受到鼠害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咱们得换不锈钢护网,地面重做坡度,外包施工,咱们监督。”
老周“嗯”了一声,说道:“护网尺寸我量过,图纸在包里。我已经做了详细的测量和记录,到时候可以按照图纸来进行施工。”说着,他从工具包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图纸,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尺寸和数据。
小李还是卡在资源上,他一脸苦恼地说:“这三个事,人力、时间、预算都挤一块,真能同时推?咱们的资源有限,如果同时推进这三个项目,恐怕很难保证每个项目都能顺利进行。”
“不同时。”刘好仃说道,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冷静和理智,“我们分阶段。滤网清理现在就能干,不用等钱;液温上传流程测试,小张下周试两周;防鼠工程等外包队排期,老周盯着。这样我们就可以合理地分配资源,确保每个项目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小切口,深推进。不是一口气全改,是改一件,落一件。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个问题都解决好。”
小李没再说话,低头在本子上划了三条线,分别标上“现在可动”“两周内试”“待协调”。他的眼神里多了一份坚定,似乎已经明白了刘好仃的思路。
刘好仃接着打开另一份表格,他的手指在表格上滑动着,然后说道:“光改不行,还得知道改得对不对。咱们得定几个看得见的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清楚地了解改进的效果,知道我们的努力是否得到了回报。”
他投出一张对比图,那是小张之前做的“人工早发现47小时”那张。他指着对比图说道:“以前我们看得早,现在要让改得有效,也能被看见。我们要通过具体的数据来证明我们的改进是有意义的。”
“滤网清理,目标是故障停机次数降一半,拿前三个月当基准。”刘好仃说道。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期待,希望这个目标能够实现。
老周嘀咕道:“清个滤网,也要求数?”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解,似乎觉得这样的要求有些苛刻。
“不是求数,是求证。”刘好仃解释道,“你清了,机器没停,大家才信这活没白干。我们要用数据来证明我们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改进工作中来。”
“液温预警呢?”小王问。他一直都在关注着液温预警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
“人工记录上传后,系统提醒要在24小时内响应。不能记了就扔抽屉里。”刘好仃说道,“我们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响应机制,确保每一个预警信息都能得到及时的处理。”
“那防鼠呢?老鼠又不会打卡。”小王开玩笑地说道,试图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
“三个月内,零鼠迹报告。”刘好仃严肃地说道,“巡检单继续填,但填‘无异常’。我们要通过实际的效果来证明我们的防鼠措施是有效的。”
老周盯着屏幕看了会儿,忽然说:“要是真三个月没老鼠,那张‘鼠迹单’是不是该撤了?”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疑惑,似乎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不撤。”刘好仃摇了摇头,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坚定,“改成‘已闭环’,红笔划掉,贴公告栏上。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知道,问题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走的。这样可以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小王笑了下:“留着当纪念?”他的笑容里带着一丝调侃。
“留着当镜子。”刘好仃说道,“我们要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不断地改进我们的工作。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小李翻着笔记,又提出来:“方案是有了,可谁干?没责任人,最后还是落空。如果没有明确的责任人,大家可能会互相推诿,导致方案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刘好仃没答,他翻开自己的巡检本,翻到一页背面,上面有行小字:“传感器校准周期可否缩短?待查。”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感慨,这行小字让他想起了很多过往的事情。
“这是老周写的。”他把本子转过去,“咱们的活,从‘谁写了字’的人开始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让每个人都参与到改进工作中来。”
老周愣了下,接过本子,看了看那行小字,然后点了点头。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认可,似乎明白了刘好仃的意图。
“防鼠工程,老周牵头监督。”刘好仃说道。他知道老周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技术能力,能够胜任这个任务。
老周没推,只说:“护网材质得定好,别又用薄铁皮。上次就是用了薄铁皮,没多久就锈了,根本起不到防鼠的作用。”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严肃,强调了护网材质的重要性。
“液温日志上传,小张测试。”刘好仃看向后排。他对小张的能力有着一定的信任,相信小张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小张“啊”了一声,反应过来,赶紧点头:“我……我可以每天传。我会认真地做好测试工作,确保流程能够顺利运行。”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滤网排班,小李协调。”刘好仃说,“你最熟生产节奏。你对生产流程非常熟悉,由你来协调滤网排班,相信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案。”
小李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后只说:“行,我排。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协调好滤网排班,确保不影响生产进度。”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
“我负责跟设备科、外包队对接。”刘好仃合上电脑,“咱们不靠命令推,靠事推人。我们要通过实际的工作来推动事情的发展,让大家看到我们的努力和成果。”
方案草稿打完,刘好仃让小王统稿。小王坐在电脑前,认真地整理着文档,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地敲击着,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十分钟后,PDF发到群里,标题是《一线改进方案V1.0》。小王看着文档发送成功的提示,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使命。
打印页一张张出来,小张接过一叠,翻到封面,想了想,在右下角用铅笔加了行小字:“基于一线预警反馈单V1”。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思考,似乎觉得这样能够让方案更加完善。
刘好仃走过去,看了一眼,没说话,拿起红笔,在标题上方写了三个字:“试行版”。他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谨慎,他知道这个方案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先试。”他说,“有问题就改。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方案更加完善。”
文件装订好,六份整整齐齐摆在桌上。刘好仃把一份递给老周,一份给小李,一份给小王,小张那份递过去时,顺手点了点封面上的铅笔字。
“记得留底。”他说。他担心在后续的修改过程中,会丢失一些重要的信息,所以要求大家留底。
小王拿着文件,忽然问:“这版要是批不下来呢?”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害怕自己的努力会白费。
“批不批是上面的事。”刘好仃说,“干不干,是咱们的事。我们不能因为担心审批不通过就不去做,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他走到公告栏前,把“高湿季巡检清单”往旁边挪了挪,腾出位置。小李跟上来,把《一线改进方案V1.0》钉在正中间。那钉子敲进墙的声音,仿佛是敲响了战斗的号角。
钉子敲进墙,第二下时,走廊的风从尽头吹来,公告栏上的纸哗地抖了一下。那轻微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这个方案即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复写纸底联静静躺着,铅笔小船的船头翘着,像是被风推着,正要离岸。那小小的铅笔小船仿佛象征着他们的改进方案,即将扬帆起航,驶向未知的远方。
刘好仃转身要走,小张忽然举起手里的手机。他的眼神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那个……”他说着,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着,“我刚建了个微信群,叫‘滤网&液温&防鼠推进组’。”
刘好仃停下脚步,他的眼神里露出一丝赞赏。他知道这个微信群的建立,能够让大家更加方便地沟通和协作。
“我拉你们了。”小张点开屏幕,“群公告写了:每天八点,上传记录,回复提醒。我们要确保每个人都能及时地汇报工作进展,及时解决问题。”
随着小张的介绍,大家都纷纷拿出手机,加入了微信群。那一刻,一种团结和协作的氛围在培训室里弥漫开来。大家都明白,这场改进工作才刚刚开始,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迎接成功。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就来到了工厂。他先去了配电房,查看了一下护网锈蚀的情况。那护网锈迹斑斑,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破洞,根本起不到防鼠的作用。他皱了皱眉头,心中更加坚定了要尽快更换护网的决心。
接着,他又去了设备区域,找到了小李。小李正在和几个工人商量滤网排班的事情。他们围在一起,手里拿着排班表,认真地讨论着每一个细节。
“排得怎么样了?”刘好仃问道。
小李抬起头,看到刘好仃,连忙说道:“差不多了,就是有些细节还需要再调整一下。夜班交接后清理滤网,时间上有点紧张,我们需要合理安排人员,确保清理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刘好仃点了点头,说道:“一定要确保不影响白班的生产。滤网清理工作很重要,这是减少故障停机的关键一步。”
离开设备区域后,刘好仃来到了小张的工位。小张正坐在电脑前,认真地测试着液温日志上传流程。他的眼神紧紧地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地敲击着,记录着每一个数据。
“进展如何?”刘好仃问道。
小张转过头,兴奋地说道:“进展还挺顺利的,目前测试的几次都成功了。不过,我还想再测试几次,确保流程的稳定性。”
刘好仃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很好,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液温预警对于我们的生产非常重要,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老周每天都去施工现场,监督不锈钢护网的更换和地面坡度的重做。他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施工环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小李也顺利地完成了滤网排班的调整。他提前和工人们进行了沟通,说明了滤网清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时间安排。工人们也都表示理解和支持,纷纷表示会按时完成清理任务。
小张的液温日志上传流程测试也接近尾声。他对流程进行了多次优化,确保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动提醒,并且通知能够准确地推送到相关人员的手机上。
然而,在改进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一天,老周在施工现场发现,外包队使用的护网材质并不符合要求。那护网看起来很薄,质量明显不过关。老周立刻找到了外包队的负责人,要求他们更换合格的护网。
“这护网怎么质量这么差?这不是糊弄人吗?”老周生气地说道。
外包队负责人连忙解释道:“老周啊,我们也想用好的护网,但是成本太高了。你们给的预算有限,我们只能选这种相对便宜一点的。”
老周皱了皱眉头,说道:“预算有限也不能偷工减料啊。这护网关系到配电房的安全,万一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你们必须更换合格的护网,否则这个工程我们没法验收。”
外包队负责人犹豫了一下,说道:“老周,你再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想想办法。”
老周点了点头,说道:“行,但是一定要尽快。这个工程不能再拖延了。”
与此同时,小李在协调滤网清理排班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有几个工人对夜班交接后清理滤网的工作安排不太满意,他们觉得这样会影响自己的休息时间。
小李耐心地和他们沟通,说道:“大家也知道滤网清理工作的重要性,如果不及时清理,设备很容易出现故障,到时候影响的就不仅仅是休息时间了,还可能影响我们的工资收入。我们只是稍微调整一下时间,大家克服一下困难,这也是为了我们整个团队的利益。”
工人们听了小李的话,渐渐地理解了,纷纷表示会按照排班安排进行清理工作。
小张在测试液温日志上传流程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有时候,因为网络信号不稳定,照片上传会出现延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和技术部门进行了沟通,一起研究解决方案。
“我们要想办法提高上传的稳定性,不能因为网络问题影响到工作的进行。”小张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