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所以得有人推。”小王说。
“成立两个组。”刘好仃宣布,“一组拟规则框架,小王牵头;一组每月复盘案例,老周负责。咱们不搞一言堂,也不搞随性来。双轨推进,边走边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周点头:“复盘我来行,但得有素材。建议把每次跨国协作的关键节点都记下来,像咱们的实战日志。”
“已经建了库。”刘好仃打开文件夹,“每条案例归类,等试行期结束,就知道哪条规则真管用。”
小王翻着笔记,忽然抬头:“那规则写出来,要不要翻译?或者做成图示?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长篇大论。”
“好问题。”刘好仃说,“规则文本要简,配套要有例子。比如‘承诺明确化’,就附三封邮件对比:过去怎么写,现在怎么写,客户怎么回。”
老陈喝了口凉茶:“可万一客户还是不回呢?”
“那就查原因。”刘好仃说,“是没看见?是看不懂?还是觉得被冒犯?每一条卡点,都是咱们的改进点。”
老周笑了:“你这是把每次翻车,都当教学视频用啊。”
“对。”刘好仃也笑了,“摔得疼,才记得住。咱们不避错,错是老师。”
小王低头看笔记,红笔圈住的“可视化”旁,已经密密麻麻写了好几行设想:共享日历、状态标签、自动提醒、协作看板……
他忽然抬头:“刘师傅,能不能在系统里加个‘文化提示灯’?比如发邮件前,弹个框:‘您即将发送给沙特客户,建议避免使用“立即”“马上”类词汇’。”
刘好仃眼睛一亮:“这主意妙。不是管人,是帮人。”
老陈没说话,但保温杯盖拧松了。
会议结束前,刘好仃把那张标签纸收回来,轻轻夹进日志本。他翻到扉页,那里有一行旧字,墨色已淡,但清晰可见:“火候不到,玻璃不透。”
他合上本子,站起身。
“今天定的,只是开头。”他说,“桥还没修完,但路,咱们看清了。”
众人起身收拾东西,小王把笔记本塞进包里,红笔还夹在“可视化”那一页。
老周走到门口,回头问:“下周四的分享会,真让大伙儿都上台讲?不怕有人讲砸了?”
刘好仃站在白板前,手指轻轻擦过“双轨框架”四个字。
“讲砸了,”他说,“才说明我们还在学。”
他转身走向门边,工装口袋里的纸轻轻动了一下。
培训室的灯熄了,只有投影仪的指示灯还亮着,红点像一颗没闭上的眼睛。
小王走出楼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他掏出来,是群消息。
刘好仃发了一条:“试行规则文档已建,请今晚前确认分工。”
下面,小王点了“收到”。
他抬头看天,云层裂开一道缝,月光落下来,照在厂区的玻璃幕墙上,反出一片柔和的光。
他没再看手机,把包往上提了提,走向公交站。
风从厂区穿堂而过,吹起公告栏上那张“文化差异案例分享会”的通知,纸角翻飞,像一只即将起飞的鸟。
刘好仃站在质检台前,手里拿着一片新出的玻璃。
他对着光看了看,无瑕,透亮。
然后轻轻放上传送带。
传送带转得不快,也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