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刘好仃把文件夹放在培训室的长桌上,封面朝下。小周进来时差点撞上他,手里拎着两台摄像机,说是行政部临时调来的,电池只充了七成。
“能用就行。”刘好仃拧开一瓶矿泉水,喝了一口,瓶身被捏出一道褶。他把打印稿推过去,“今天先把‘沉默的坚守’做成视频,试播用。”
小周翻了翻稿子,眉头皱起来:“这段……真不加音乐?四十多秒没人说话,播出去怕是像卡了。”
“卡了就卡了。”刘好仃打开电脑,调出那段47秒的录音波形图,平得像条拉直的工装裤缝线,“他三年来都没卡,我们别替他热闹。”
小王这时候推门进来,手里拿着U盘:“我做了个轻音乐版本,前奏用钢琴,慢慢淡入,情绪能托住——”
“不要托。”刘好仃打断他,“我们要的不是情绪被带着走,是让人自己走进去。他听系统,我们听他。谁也别替谁说话。”
小王张了张嘴,最后把U盘收了回去:“那……片尾总得有点动静吧?完全静音,观众以为出故障。”
刘好仃点了点鼠标,从素材库拖出一段音频:远处风穿过厂区冷却塔的嗡鸣,夹着玻璃退火时细微的“咔”声,像冰面裂开一道看不见的缝。
“就这个。”他说,“不加修饰,只混一点空间感。让他在的地方,能听见。”
小周盯着波形图看了会儿,忽然笑了:“你这是让机器替人呼吸啊。”
“本来就是。”刘好仃把动态时间轴导进去——那一排红点,每周三凌晨2:15,整整齐齐,像心跳刻度,“他比谁都准时。比打卡机准,比闹钟准,比我们这些开会迟到的准。”
视频合成到凌晨一点十七分。刘好仃没走,坐在培训室后排,把片子从头放了一遍。灯光关了,屏幕亮着,那47秒的静,压得人不敢咳嗽。到最后,风声起,红点闪,字幕浮现:“他从不说话。但他比谁都早到。”
他站起来,关了电脑,顺手把矿泉水瓶捏扁,塞进袋子里。
第二天上午九点,试播会准时开始。老李提前半小时来,发现投影仪接口松了,折腾半天才连上。小王带了两盒降噪耳机,说万一静音段落太长,怕有人尴尬。
“尴尬就尴尬。”刘好仃把U盘插进主机,“真实的东西,本来就不舒服。”
人陆陆续续来了,大多是行政和质检的,生产部的多数还在岗。老李有点急:“夜班的都交接完了,没人听这玩意儿。”
刘好仃看了眼表,十点零三分。他掏出手机,给小张发了条消息。
十分钟后,小张回话:交接时间调了,夜班提前半小时,但中控室有人留守。
“那就够了。”刘好仃说。
他让小周把视频上传到内部系统,路径设成加密,标题写着:“仅供2:15登录者查看”。
“什么意思?”小王问。
“意思就是,有些人不用邀请。”刘好仃合上电脑,“他要是想看,自然会点开。不想看,也不勉强。”
下午三点,行政部李主任找上门,手里拿着文化墙设计稿。
“这版不行。”他指着“沉默的坚守”那页,“47秒没人说话?公众哪有这耐心。建议剪成15秒,加点解说词,再配上领导讲话画面,权威感就上来了。”
刘好仃没接稿子:“三年零八个月,197次登录,每次47秒。这不是数据,是习惯。”
“习惯也不能播这么长啊。”李主任叹气,“我们又不是做艺术展。”
“可他就是在做一件很安静的事。”刘好仃翻开系统日志,“你看,每次系统更新,他都是第一个测试的人。不留言,不评分,就登录一下,按键,走人。像打卡,也像问候。”
李主任摇头:“太素了,没爆点。”
“他本身就是爆点。”刘好仃说,“只是炸得轻。”
最后双方妥协:视频原样发布,文化墙只放一句话:“他从不说话。但他比谁都早到。”旁边贴个二维码,链接完整版。
施工队下午来贴墙。刘好仃在现场看着,见工人把二维码贴反了,反面朝外,扫不了。
“我重贴吧。”工人拿起铲子。
“算了。”刘好仃拦住他,“留着。”
“扫不了啊。”
“有些人,得绕到背面才愿意看。”刘好仃拍了拍墙,“绕过去的,才是真想看的。”
傍晚六点十七分,内部系统弹出一条日志提醒:视频被完整播放一次,Ip地址来自厂区中控室,时间——凌晨2:15。
刘好仃正坐在培训室改字幕,看到通知,手指顿了一下。他没点开详情,也没截图,只在文档末尾加了一行备注:“有人看了。他没点赞,但没快进。”
小周路过时瞥见这句,笑出声:“你还真当他是观众啊。”
“本来就是。”刘好仃关掉文档,“我们写给谁听?不就是给那些从不说话的人听的吗。”
第二天早上,社交媒体预热启动。第一条推文只有五个字:“他从不说话。”配图是那张夜班灯的照片,远处一排灯亮着,像没闭上的眼睛。
评论区很快有人问:“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