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刘好仃把小王递来的简报翻到第二页,纸角被他拇指压出一道浅浅的折痕。他没急着说话,而是把老李前天留下的那张智能窗膜厂负责人名片轻轻推到桌中央。
“先说这个电话。”他抬头,“打,还是不打?”
小王刚坐下,听见问题立刻挺直腰:“当然打啊,人家都主动问防爆测试了,说明有兴趣。”
老李抱着手臂靠在墙边:“可我们连人家做啥产品都不知道。万一只是来取经的,咱们一激动,把底牌亮出去,回头人家拿去仿了,怎么办?”
刘好仃没接话,起身走到白板前。上面还留着昨天写下的那行字:“哪些领域,正等着一块好玻璃。”他在“等”字上画了个圈,又在旁边补了一句:“等的不是我们打电话,是我们的准备够不够。”
小王眨眨眼:“您的意思是……先搞清楚他们到底想干啥?”
“对。”刘好仃点头,“合作不是见了面就握手,是看两条路能不能接上。咱们得先知道,他们在修什么桥,缺不缺我们这块石头。”
老李哼了一声:“说得轻巧,怎么查?总不能派谁蹲人家厂门口数货车吧?”
“不用。”刘好仃转身打开抽屉,拿出一张边角卷起的参展证,“记得这个吗?去年智能家居展,我跟一个做智能调光系统的工程师聊过十分钟。他说他们最难搞的是材料强度——变色快的不耐撞,耐撞的不变色。咱们的F1工艺,刚好卡在这个缝里。”
小王眼睛一亮:“所以您是想……顺这条线摸回去?”
“不光是这条。”刘好仃把参展证翻过来,在背面写下“F1工艺→智能座舱”,字迹工整得像车间记录表,“我昨晚翻了所有旧资料,发现这几年,但凡带‘智能’‘轻量化’‘一体化’的发布会,八成都提到了安全玻璃。这不是巧合,是趋势在敲门。”
老李挠挠头:“可我们没人懂这些新词儿啊。”
“那就学。”刘好仃把笔递过去,“你不是常跟供应商吃饭吗?下次吃饭,别光聊价格,问问他们最近给哪些新客户供货,有没有人打听咱们的技术参数。”
小王立刻接话:“我可以盯行业论坛!昨天那个车载智能窗视频,我已经扒出拍摄场地是深圳国际创新材料中心,他们合作的实验室公开过一份测试报告,里面提到‘基材需承受1.5焦耳冲击且不影响电控响应’——这不就是咱们的热弯夹胶标准吗?”
刘好仃点点头,在本子上记下“材料中心”四个字。
“所以现在不是有没有机会的问题。”他合上本子,“是怎么看清楚机会长什么样。”
他宣布:“从今天起,‘跨界观察小组’正式开工。小王负责技术映射,把咱们的工艺能力列成清单,再去找外面的产品需求对号入座;老李负责外围打听,重点摸清那家窗膜厂的底细;我来统筹,每周五下午碰头。”
老李还有点犹豫:“可咱们这么查来查去,万一人家根本没想合作呢?”
“那也值得。”刘好仃说,“搞清楚别人不需要,也是一种结果。最怕的是,机会来了,我们还以为是路过。”
小王低头翻简报,忽然“咦”了一声。
“怎么?”
“我刚整理完首期《生态链动态简报》,本来列了二十多个可能方向,后来按您说的‘三筛法’过了一遍——技术相关性、市场成长性、合作可行性——筛到最后,只剩五个。”
“哪五个?”
“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高端建筑、医疗设备、可穿戴设备。”小王念得干脆,“每一个领域,都有产品明确需要高强度透明材料。比如新能源车的全景天窗,既要轻,又要抗砸;智能家居的透明交互墙,得能调光还得防爆;还有手术室的观察窗,要求无菌、耐高温、抗冲击——咱们的复合工艺,全都能上。”
刘好仃听完,没急着夸,反而问:“哪个最急?”
小王指了指其中一条:“新能源汽车。我标注了那个疑似用F1工艺的智能天窗案例,附注写着‘供应链未公开,但测试标准与我厂一致’。”
老李凑过去看:“这能当证据?”
“不能。”小王摇头,“但能当线索。就像您说的,得先看见路,才知道往哪走。”
刘好仃沉默几秒,走到文件柜前,抽出一叠展会名片盒。他一张张翻着,手指停在一张印着“星曜智窗科技”的卡片上。
“这家。”他说,“去年展会上,他们工程师问我,能不能做‘可变色+防爆’一体化玻璃。我当时说工艺可行,但没后续。”
小王赶紧记下:“要不要联系?”
“先不急。”刘好仃把名片夹回本子,“先让老李去探探风。”
老李一愣:“怎么探?”
“你不是认识做胶膜的老陈吗?他是他们上游供应商。”刘好仃说,“找个由头,问问最近订单有没有变化,有没有新项目在跑。别提我们,就当闲聊。”